<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枫丹白露(法文Fontaine bleau)”由“fontainebelleeau”演变而来,“fontaine bell eau”的法文原义为“美丽的泉水”。枫丹白露虽然是音译成的中文名字,但是和香榭丽舍大街一样,是翻译史上难得的神来之笔。按朱自清先生的解释:“枫丹源于秋色瑟缩, 枫叶红彤, 白露则指日光奔腾, 露水莹莹”。这个译名会让人不自觉地陷入无尽的美丽遐想,思海里有树影的摇曳,有清秋的薄露,有季节的转换,有时光的永恒……笔者也曾经翻译过法文作品,觉得朱自清先生译为“枫丹白露”</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inherit;">,中文半文半意淡雅大方,简洁而不乏文字功力,为这座宫殿增添了无比的诗意;而徐志摩的“芳丹薄罗”则让人觉得七分脂粉、三分轻薄。不过,无</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论它是徐志摩笔下的“芳丹薄罗”,还是朱自清纸上的“枫丹白露”,它永远指的都是一个地方,一个和它的名字一样迷人的地方。</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枫丹白露宫是法国三个主要王宫之一(另两座是凡尔赛宫和卢浮宫),它</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巴黎郊外65公里,塞纳河左岸的枫丹白露镇,枫丹白露是法国历史的一个缩影。有人说:“你要啃一本枯燥的法国历史书,不如到枫丹白露来走一遭。”从中世纪的卡佩王朝到1870年第二帝国灭亡,几百年间经过法国历代王朝的改造扩建,被拿破仑称赞为“名副其实的皇家居所,辉煌世纪的华丽宫殿”,是法国古典建筑的杰作之一。</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巴黎市区前往枫丹白露,最方便就是到里昂火车站乘坐郊区火车到达枫丹白露镇下车。</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上午七点就从安纳西乘坐高铁到达巴黎的里昂火车站。在站内在乘坐护手电梯到下一层,寻找标着粉色的R的指示牌,这条线就是去 枫丹白露 的,跟着指示箭头一路走就能到候车大厅。可以看到出发(Départs)的显示屏,还是找带粉色R标记的车次,看清出发时间和最右边的站台号。前往枫丹白露火车一般20分钟左右一趟,沿途停靠三站,在Fontainebleau-Avon站下车。</p> <p class="ql-block"> 站台上的的这列双层火车就是R线的火车,没有人检票!火车到点停,到点开,自己上车就行。火车到达Fontainebleau-Avon站8.85欧元,车程大约45分钟,我们试用欧洲通票,不需要另外购票。从里昂火车站上车到枫丹白露站下车,没有看见一个火车工作人员,既没有机器检票,也没有人工检票。上车以后,车上电子屏幕有停靠站点信息,但没有报站。</p> <p class="ql-block"> 枫丹白露站( Fontainebleau-Avon)非常小,类似国内的县城小站,也没有任何检票通道,我们就出了火车站 。出站后,就看到非常明显的橘黄色画着城堡的指示牌。乘坐公交车到达枫丹白露城堡只要十五分钟。车站上也有非常显眼的城堡标示,除了法文和英文,还有中文标识。最后在Château 站下车。但为了欣赏枫丹白露小镇的风采,我还是放弃乘坐公交车,选择步行前往枫丹白露宫。</p> <p class="ql-block"> 步行三十分钟后,这座倍受拿破仑喜爱的行宫便展现在面前。枫丹白露宫凝缩了中世纪以后八百年法国历代王朝的历史。它始建于1137年,是由当时的国王路易六世下令建造的。<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路易六世在位期间颇有作为,他多次出征,摧毁了大批封建贵族的城堡,并大力发展城市联盟,使得法国日渐繁荣,国力空前强盛。路易六世在位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公元1137年,他决定在北部马恩省的枫丹白露镇为自己修建一座华丽恢弘的行宫。然而同年,路易六世就去世了。路易六世的死并没有影响到行宫的修建,在后世历代君主的改建、扩建、装饰、修缮之下,枫丹白露宫愈加富丽堂皇。</span>经历代整建和装修,最终成为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式建筑群落。16世纪,文艺复兴风靡于欧洲。1530年,刚从意大利征战回来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为文艺复兴艺术所倾倒,请来一批艺术家和能工巧匠,</span>大规模地改建枫丹白露宫。意大利著名画家罗索和普里马蒂乔主持宫殿内部装饰,法国画家古尚、卡隆及雕塑家古戎等人参与设计。重新扩建整修后的枫丹白露宫将文艺复兴的风格和法国的传统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充满了意大利建筑的韵味,这种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被称为“枫丹白露派”。在此后的几百年间,亨利二世、亨利四世、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都先后在这里住过,王室的婚丧大典、会客、狩猎都常在枫丹白露宫举行。<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有的国王在此长住,有的仅把它作为打猎的行宫。王室的婚丧大典也常在这里举行。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七世都曾下榻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 然而好景不长,17世纪凡尔赛宫的修建让枫丹白露宫日渐失宠,宫殿被岁月夺走了姿容,日趋破败,曾经华丽的居室因为久未住人而暗淡蒙尘。到了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新政府为了筹措经费而将枫丹白露宫内的陈设逐一变卖。就在这时,它幸运地遇到了拿破仑·波拿巴。1804年,拿破仑称帝,开始重建宫殿,包括中国馆在内的很多建筑都是拿破仑时代修建的。宫殿重修后,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奔赴枫丹白露宫为拿破仑加冕。然而拿破仑的临幸并没有让枫丹白露宫摆脱一波三折的命运,仅在10年后的1814年,拿破仑就在这里签署了退位诏书,随即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此后的岁月里,枫丹白露宫风雨变幻,历经磨难:法国第二帝国在这里退出历史舞台;希特勒在这里摆过庆功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这里设过军事总部,直到1965年才撤出。自此,枫丹白露宫才真正摆脱了历史风云的漩涡,以历史博物馆的姿态走入了尘世。</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经过历代君主的不断扩建修缮,现在的枫丹白露宫的主体建筑包括一座主塔、六座王宫、五个院落</span>以及四座代表四个时代特色的花园。但建筑外部仍保留着传统的法国哥特式风格。 目前开放参观的主要有马蹄楼、弗朗索瓦长廊、小教堂、宝座殿、舞会厅、黛安长廊、拿破仑的客厅,以及皇帝皇后们的卧室、书房、套房、客厅等等,还专门辟有一个拿破仑一世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从建筑上讲, 枫丹白露宫内部集中了宫殿、城堡、教堂、回廊、剧院等等, 外围集中了广场、石桥、木桥、喷泉、雕塑、人工湖、人工渠、英国式花园、法国式花园等等;枫丹白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复杂的建筑装饰群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与一般宫殿不同的是,枫丹白露宫坐落在170平方公里的森林中,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枫丹白露宫及其花园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枫丹白露意为“美泉”,当地泉水清冽,12世纪路易七世在泉边修建了城堡,供打猎休息使用,这就是后来的枫丹白露宫的初始阶段。枫丹白露宫建筑群由古堡、宫殿、院落和园林组成,其中常年开放的馆舍有三间文艺复兴大厅,皇帝寝宫及拿破仑博物馆。从建筑艺术上看,枫丹白露可以说是法国古典建筑的杰作之一。枫丹白露宫始建于1137年,主要用于历代帝王居住、野餐和临时打猎的行宫,这一点有些像中国的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到了枫丹白露宫,首先看到的是【荣誉之门】,也就是白马庭院的正门,拿破仑在与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中取得胜利,凯旋归来时正是从此门进入枫丹白露宫,因此被称为荣誉之门,荣誉之门两旁装饰着拿破仑徽章,作为继波旁王朝之后的一个伟大王朝,拿破仑帝国的徽章上是一只金灿灿的蜜蜂,为什么要挑选蜜蜂作为帝国的象征呢?一种说法是拿破仑建立帝国之后为了寻找自己王朝的象征,特意招来一些法国设计师进行讨论,一些人提议以大象为象征,因为它强大无所畏惧,但是拿破仑嫌大象的形象过于笨头笨脑因此不予采纳。</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步入荣誉之门,便是方石铺地的白马庭院,长152米宽112米,以四片方型草地分隔。草地的四角都有修成圆锥形的灌木,典型法国园林的装饰。</span> 由于这个庭院建成时曾耸立着罗马皇帝骑白马的雕像,因此被称为白马庭院,这座马蹄形阶梯兴建于1634年,造型别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曲线优美。不但做为宫殿的主要入口,阶梯下的拱门还可以供马车经过,是非常巧妙的设计。当我们来到白马庭院西面,站在马蹄形台阶上,环视四周四片方形草地,绿草茵茵,组成一个规整的田字形,面前的白马大道笔直地伸向荣誉之门,顿觉豁然开朗,北面地弗朗索瓦一世配殿与南端的路易十五配殿分列两旁,就连最不会感叹的人,这时候恐怕也要不自觉的脱口而出,好一座气派的皇家庭院。</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建筑的中央有一形状似马蹄形的台阶,是路易十三时期由法国建筑师Jean Androuet du Cerceau根据文艺复兴风格设计的。1814年,</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在马蹄形楼梯台阶上,拿破仑同追随他十多年的近卫军举行了庄严的告别仪式。此时,已没有人记得,当年拿破仑迎接皇后约瑟芬入宫时,庭院里御林军白马队列阵欢迎,场面是何等的壮观! 当拿破仑走出来时,排列整齐的士兵举枪敬礼,他发表了极富感情的告别讲话: “我的老卫兵们, 我来向你们说永别了! 继续为法国效劳吧! ” 说着,拿破仑拥抱了近卫军队长, 亲吻了法国国旗。拿破仑和卫兵们一起哽咽起来,热泪盈眶。尔后,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了出去,坐上了早已等候在门口的马车。车队在近卫军“皇帝万岁”的口号声中缓缓离去。 从这天起,白马广场有了另一个名字:告别广场。 一代英雄黯然退出世界舞台,枫丹白露宫近八百年的法国宫廷历史也随之落幕。拿破仑在流放之时还念念不忘他的枫丹白露宫,他说那里是最理想的国王寓所,一座划时代的建筑。</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我们来到白马庭院西面,站在马蹄形台阶上,环视四周四片方形草地,绿草茵茵,组成一个规整的田字形,面前的白马大道笔直地伸向荣誉之门,顿觉豁然开朗,北面地弗朗索瓦一世配殿与南端的路易十五配殿分列两旁,就连最不会感叹的人,这时候恐怕也要不自觉的脱口而出,好一座气派的皇家庭院。</span></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已经在网上预定好巴黎博物馆通票了,所以就不需要到售票处直接去进入拿破仑一世博物馆。拿破仑热爱黄色,第一任皇后约瑟芬偏爱玫瑰,所以宫内装潢的整体色调都以黄色、玫瑰红为主。</p> <p class="ql-block"> 拿破仑一世纪念馆内设置有八个房间,分别是:服装厅~金器厅~饰品厅~拿破仑厅~王后厅~王子厅以及王子武器厅。众所周知拿破仑是一位军事天才,他从一位籍籍无名的科学家小子,经过努力被任命为炮兵上尉,南征北战,封地称王,最后称霸欧洲。实际上除了军事家外,他还是一位政治家、数学家,他在位期间所颁布的《拿破仑法典》,每一条都要亲自研究批准,拿破仑法典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民法典,并成为此后欧洲各国立法的依据,另外他对科学及科学家的鼓励政,策也使得拿破仑时代,成为法国历史上科学成就最丰富的时代之一,虽然未能免除英雄悲歌的结局,最后孤独的死在一个小岛上,但这并未掩盖拿破仑本人的光辉,他是一代又一代青年,追逐崇拜的偶像,是与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齐名的拿破仑大帝。</p> <p class="ql-block"> 这个房间是拿破仑厅,也被称为退位厅。1813年<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4月11日,法军元帅麦克唐纳拿着与英俄普奥联军达成的条约文本来到枫丹白露。他走进房间,发现拿破仑正坐在壁炉前的一张小扶手椅上,赤脚蹬着拖鞋,两肘搁在膝上,双手捧着头,一动也不动,似乎在全神贯注地思考。他对麦克唐纳的进入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当他好似从过分劳累的酣睡中惊醒,转向麦克唐纳时,其憔悴的面容令人大吃一惊,他接过条约读了一遍,未加评论便签了字。这就是著名的《枫丹白露条约》。为了酬报麦克唐纳的效忠,拿破仑赠给他一把在埃及得到的马刀,然后,两人紧紧拥抱,含泪告别。今天我</span>看到拿破仑签署投降协议的房间和桌子,想象三百年前那个让整个欧洲都颤抖的人是如何低下他高傲的头颅的。这个叱咤欧洲风云的人物,就这样放下笔,长叹一声,黯然离开。</p> <p class="ql-block"> 右侧是拿破仑行军时的帐篷,据说在非战争时期,拿破仑为了保持自己的紧张感和警惕性,也经常会在行军帐篷里休息。</p> <p class="ql-block"> 在下方的左边,一个英国碟子上刻画了滑铁卢战役的场景。表现了拿破仑的敌人,热情地庆祝这场决定性战争的胜利。战胜方英俄奥普联军把他流放到在南大西洋尽头的圣赫勒拿岛。也正是在这座岛上,拿破仑渡过了自己的余生。</p> <p class="ql-block"> 这幅肖像画【退位后的皇帝站在圣赫勒拿岛的礁石上】,是由法国画家“让·巴蒂斯·热鲁兹”,在拿破仑去世三年后画的,这幅画与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经典语句相互呼应:“雄鹰啊!可以在悬崖边的一块岩石上,面朝太阳安家,直到死亡。站在岩石上,整个世界尽收眼底。”独自站立在礁石上,画面左上方,他的星光还微弱的闪烁着光芒,胜利之星让位。拿破仑从此成为了一个传奇英雄。</p> <p class="ql-block"> 服装厅陈设比较简单,主要陈设拿破仑各个时期的礼服和配剑,左侧是拿破仑生前的礼服,能让您感受到皇家的奢侈和华丽,转向右侧看拿破仑一世和其皇后约瑟芬的画像,就让人感叹再辉煌的时光也会流逝,再伟大的人物也会老去,两幅画像中间的桌子上,是拿破仑生前的摆设,桌上有一幅鎏金雕塑,是胜利女神手扶地球仪的造型。再向地板瞄一眼,也许你所站的地方,就是当年拿破仑在举行典礼前更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穿过服装厅进入另一扇门,就进入金器厅,金器厅主要陈列着拿破仑一家,生前所用的餐具,餐具用黄金制成,墙上张挂着描绘的是枫丹白露森林的风景油画。</p> <p class="ql-block"> 头戴大毡帽,身穿灰色大衣,腿部修身黄色格子长裤,脚踏军靴,肩披红色披风,这是拿破仑最经典的形象。拿破仑厅展示的正是他的这身装备,进入厅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在各种影视剧中都有出现的,拿破仑的灰色大衣,这件灰色大衣是拿破仑近卫猎骑兵的上校军服,也许有人要问,拿破仑作为法兰西帝国皇帝,为什么还要穿上校军服?我认为有两点原因:首先拿破仑发迹的时候他的军衔正是上校,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崛起;其次,拿破仑很喜欢这件灰色大衣。</p> <p class="ql-block"> 饰品厅是用来放皇帝和皇后身上的装饰品的,主要陈列约瑟芬皇后的项链,以及拿破仑各个时期的勋章。站在饰品展柜前细细观详,也许曾经的约瑟芬皇后就是戴着这些项链中的某一条,参加了拿破仑的加冕典礼,并出席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各种活动,而展柜底层的勋章,则显示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一世那显赫的军功,</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些勋章,仿佛能想象到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完胜反法同盟军的雄风。针对这个展柜中项链和勋章的组合,我们也可以说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女人都是时尚的,只不过和男人不同,女人的时尚永远是服装和珠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武器厅展示的就是拿破仑生前最喜爱的武器,在这个房间里,可以看到一个军事天才对武器的那种之谜,腰刀、佩剑、步枪应有尽有。</span></p> <p class="ql-block"> 皇后厅展示的是拿破仑的第一任皇后约瑟芬的物品,这个厅展品不多,但是物品都很精致,尤其是一把咖啡壶,上面绘制的圣经故事图案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展厅正面墙上是约瑟芬皇后的画像,她站在自己的王后座位前,右手扶着椅子的扶手,头微微向左转,一副母仪天下的气象。<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795年,27岁的拿破仑刚刚升任内防军司令,一下子从一个出身贫寒、其貌不扬的骑士,成为众人巴结的对象。正在志得意满之时,这位腼腆、很少接触女人的年轻军官邂逅了风情万种的迷人寡妇约瑟芬。她苗条的身材、高贵的举止,还有那棕色的肌肤,让他的心里燃起了熊熊烈火。一场近乎疯狂的迷恋就此开始。 不久,在朋友的公证下,两人签署了结婚协议书,已经33岁的约瑟芬特意把自己的年龄改小了5岁,而拿破仑则绅士地把自己的年龄夸大了1岁。至于婚礼,他们并不需要。他将满腔的爱意倾注在结婚戒指上,意味深长地刻上了“命运”两个字。 婚后第三天,拿破仑被提升为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开始了他征战欧洲的步伐。在途经的11个驻地,他给约瑟芬写回11封激情澎湃的情书。在数次大战中,他甚至大声疾呼:“为了法兰西,为了约瑟芬,冲啊!”。 雾月政变后,枫丹白露成了拿破仑的总督府。此时的枫丹白露宫早已露破败之相,豪华家具也都被劫掠一空。 1804年,已经登上权力顶峰的拿破仑,将枫丹白露宫列为自己的第一皇宫。他要在这里接见前来为自己加冕的教皇庇护七世。大批的家具从巴黎运来,众多宫厅开始重新装修,最多的时候,搞内部装修的工匠多达800人。 从此,约瑟芬正式成为法国和枫丹白露宫的女主人。这座古老的宫殿,也因此打上了她的烙印。</span></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6号厅的主人是玛丽.路易斯,法兰西第二位皇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奥地利大公的公主。拿破仑与约瑟芬离婚后,1810年从奥地利迎娶了年轻的玛丽.路易丝。新皇后不负众望,婚后不到一年,小王子就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诞生了。弗朗索瓦.约瑟夫.夏尔.波拿巴是拿破仑一世唯一的儿子,出世后即被封作“罗马王”,法兰西第一帝国皇位的继承人。</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王子厅展示的就是罗马王的物品,他出世后即被拿破仑封作罗马王,成为拿破仑一世法兰西第一帝国皇位的继承人,拿破仑一世失败后,罗马王被其母亲带到帕尔马,后来又被送到维也纳他的外祖父,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奥地利国王弗朗茨二世那里,他的封号也先后被改为帕尔马亲王和赖希施塔德公爵。</span></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拿破仑二世的摇篮是这里最耀眼的东东,精致的摇篮由著名橱柜匠人雅各布•迪斯马特尔打造,用红豆杉、榆木和镀金青铜制成,拿破仑希望将无上的荣耀都给予罗马王--拿破仑二世。但出生时万众瞩目、无比荣耀的小王子,一生为命运所羁绊,年仅21岁就离开了人世。</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虽然他英年早逝,生前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他的死却让另一个人做了一番大事业,就是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因为正是罗马王的去世,才让拿破仑三世动了继承拿破仑遗志再造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心愿。最后还真的让他干成了,这就是他建立了后来的法兰西第二帝国。</p><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图看上去有些调皮的孩子名叫拿破仑•路易•波拿巴,牵着他的是母亲奥坦丝•博阿尔内,皇后约瑟芬与前夫的女儿,而这个孩子的父亲则是拿破仑一世的弟弟,荷兰国王路易•波拿巴。多年后,这个孩子的弟弟成为又一个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那便是拿破仑三世!</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对中国人来说感情最复杂的,是其中国馆内收藏的圆明园文物。在西方博物馆中,枫宫收藏的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中国馆位于荣誉庭院东南角加布里埃尔大楼阁一层, 是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立的。为法军统帅孟托邦献给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王后的战利品。</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里收藏着许多从圆明园掠夺来的中国明清时期的绘画、金玉首饰、牙雕、瓷器、玉雕、金银首饰等,件件都是巧夺天工的无价之宝,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逾3万件。中国馆的门外是一座来自汉口的龙王庙塔。大厅正面是镶嵌珠宝的奇椅、屏风、宫扇,在其左侧依墙是两个大多宝阁柜。透过玻璃可见其中陈列着用珊瑚、田黄石、白玉等雕刻的摆件,传世的青铜器,精美的御窑贡瓷,清帝夏天戴的皇冠。游过圆明园的人看到的是断壁残垣,如果想知道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可以到枫丹白露的中国馆看看,这里的藏品可都是从圆明园运来的。</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7, 247, 247); font-size: 15px; color: rgb(62, 62, 62);"> </span><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7, 247, 247); font-size: 18px; color: rgb(62, 62, 62);">这里陈列着西藏镀金镶嵌绿松石舍利塔,陈列着18-19世纪的景泰蓝、瓷器、白玉、水晶等等,令人不禁深感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对黄金罐是清政府送给拿破仑一世的国礼,瓶体玲珑,线条圆润,成双成对,吉祥如意。</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b>法国设计师将圆明园景泰蓝香炉倒转并镀上金,固定了四个灯架,制作成景泰蓝吊灯。吊灯与下方的香炉成为奇葩的组合,烛光将景泰蓝炉盖映照得色彩斑斓。天花板上是三块乾隆时期的缂丝唐卡,表现了藏传佛教的内容。</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出中国馆就进入三位一体礼拜堂,跟巴黎西堤岛的圣礼拜堂一样分成两层,上层仅供王室使用,下层是其他宫廷大臣。<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圣三一教堂最早是圣路易在十三世纪开始兴建的。弗朗索瓦一世对它进行了改建,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时期又对小教堂进行了布置和装修。这座王宫里的教堂无论从祭坛到圣像还是拱顶的雕塑和绘画都是法国历代出类拔萃的艺术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拱顶和两侧墙壁的壁画都是宗教题材,中央穹顶绘画描绘了人类的救赎,从上帝的出现到诺亚方舟到天使报喜。而旁边较小的画描绘了圣母玛利亚,犹大的国王,和宣告基督复临的族长。教堂两侧窗户之间的灰泥框架中的绘画则描绘了基督的一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大理石圣坛是意大利雕塑家Francesco Bordoni于1635年所作,两旁的大理石雕像分别是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span></p> <p class="ql-block"> 如同其他王室教堂,教堂的二楼是国王和家人专用的,有一个单独的入口。这个小教堂也是很多历史事件的见证:法国国王<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7, 247, 247); font-size: 18px; color: rgb(62, 62, 62);">路易十五在这里成婚,后来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拿破仑三世在这里受洗……在这华美空间中,层层历史纵横交叠。</span></p> <p class="ql-block"> 推开这扇雕刻精致的门,就是枫丹白露宫久负盛名的弗朗索瓦一世长廊,当时是为了连接新旧两座宫殿而建。热衷艺术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请来了多名意大利艺术家,将此长廊雕琢地金碧辉煌,因而这里仍保留有浓郁的文艺复新时期风格,第一代枫丹白露画派也来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 1528年,弗朗索瓦一世对枫丹白露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他请来意大利画家罗索和普利马蒂乔,法国画家古尚、卡隆及雕塑家古戎等人参与了设计建造,融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和法国传统艺术,形成了“枫丹白露派”。而弗朗索瓦一世长廊就是最辉煌的艺术成果,它长64米,高6米,宽6米,天花板和护墙板用胡桃木做成,和雕塑壁画组合出一种全新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弗朗索瓦一世长廊,建于1544年,长64米,宽6米,高6米。它的下半部贴有一圈2米高的金黄色细木雕刻作护壁,上半部以明快的仿大理石人物浮雕烘托着一幅幅带有文艺复兴风格的精美壁画,使壁画更为突出,立体感更强。整条长廊显得既辉煌又典雅。内部装修精美,天花板和护墙板均用胡桃木做成。护墙板上的墙面被门和壁柱划分成几块,每块中间都是一幅很大的画。周围有塑成婴儿、花环等形式的浮雕,这些浮雕除白色外,有些涂以彩色或金色。天花板由横梁划分成几个部分,上面饰以精美图案。</span></p> <p class="ql-block"> 细木护壁、石膏浮雕和壁画相结合的装饰艺术,形成了枫丹白露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 长廊内交叉排列的窄条硬木地板,光可鉴人。两侧墙壁精致的胡桃木护墙板上镶着国王名首字母F与蝾螈图案交替闪耀,蝾螈是弗朗索瓦一世的动物标志,象征着人类顽强的生命力。</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长廊的内部墙体是意大利艺术家的杰作,由胡桃木雕制镶板覆盖,配以长凳和法国兵器、国王的数字及其蝾螈徽章。</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长廊的内部墙体是意大利艺术家的杰作,由胡桃木雕制镶板覆盖,配以长凳和法国兵器、国王的数字及其蝾螈徽章。</h3><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弗朗索瓦一世长廊栩栩如生的仿大理石浮雕,有希腊唯美主义的风格,注重表情与细部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长廊有颂扬弗朗索瓦一世的壁画。</h3><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弗朗索瓦一世长廊因为大师级的工匠和工艺,堪称枫丹白露第一长廊。 大理石雕饰框衬托出一幅幅场景壁画,精致吊灯与别致的天花造型令整个长廊新颖富丽,情趣盎然。</h3><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紧靠长廊的一边就是皇帝侍卫室,精美的壁炉半身像为亨利四世。亨利四世是法国胡格诺教徒,被立为波旁王朝第一位国王时颁布了《南特赦令》,宣布给胡格诺教徒以合法的地位。两尊人物像、框饰等,来自亨利二世的旧寝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去过凡尔赛宫的人会觉得这里有些眼熟,因为那里著名的镜廊就是受了弗朗索瓦一世长廊的启发而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 紧邻弗朗索瓦长廊的是宫殿的舞会大厅,这里呈长宽30米是对称的结构,并有六个拱门相对,拱门的上半部分被油画和浮雕覆盖,下部则是胡桃木护墙,天花板上都是藻井雕饰,很有华美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舞会大厅始建于弗朗索瓦一世时期,用由意大利艺术家普里·马蒂斯构思创作的50幅油画和8组壁画装饰,著名的有《美惠三女神在上帝面前起舞》绘画。大厅的藻井,图案丰富,十分华丽。</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舞会大厅的墙面、柱廊和廊拱腹面均饰以壁画,展现出希腊罗马神话的人物和场景。</h3><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细部表现高贵典雅,生动细腻。</h3><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舞会大厅有着如同教堂的高大穹顶,它的格子天顶来自意大利教堂的灵感,密密麻麻的格子里有很多人像。</p> <p class="ql-block"> 舞厅里的巨大窗户面向椭圆的内庭院,可以隔着玻璃拍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弗朗索瓦一世为情妇埃坦普公爵夫人所特建的房间,是最有夸张艺术氛围和性别特征的房间。</span></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矩形和椭圆形壁画交替展现亚历山大的爱情故事,椭圆形壁画都有身材修长的仿大理石女人雕像围绕,突显了房间特有的性感特征。</h3><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圣路易大厅位于宫殿主塔的二楼中心位置,是整个宫殿中特别雍容华贵的房间。</h3><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灵动鲜活的浮雕,繁复造型的水晶吊灯,色彩庄重的油画,镶金堆银的墙饰,烘托出皇家用房的华贵气势。</h3><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亨利四世骑马的浮雕由著名雕塑大师马修.雅克特于1600年创作。</h3><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这个房间以前是国王寝宫,路易十三、路易十四都在这里住过,而拿破仑把寝宫改建成御座大厅。御座安放在殿室一侧铺着红地毯的三级台阶上,上面罩有红丝绒面子宝蓝里子的华盖帐幔,两支标有字母N的黄铜鹰形权杖位列两侧。门墙则皆以白色镶金为底,整个殿室的基色为红蓝白,显得庄重而华美</span>。1808年拿破仑一世将这个国王的寝宫改造成御座厅,举行觐见仪式或是宣誓典礼。只见御座放置在猩红色丝绒御座台上,座椅上绣着金色的蜜蜂,两边立柱上则是展翅的鹰,帷幔从屋顶上的大皇冠垂下来,将座椅罩起。厅内整个墙壁和天花板用黃、红、绿色调的金叶粉饰,地板上覆盖着画毯,大吊灯璀璨夺目,装饰效果集数百年之大成,对欧洲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房间里的家具有的是路易十六时期遗留下来的,还有的是拿破仑特意定做的同样风格的家具,摆设几乎没有变动,是法国唯一保留原状的御座厅。</p> <p class="ql-block"> 拿破仑也在这里迎娶新皇后玛丽·路易丝,那一年他与新皇后来这里被普遍认为是那个时代最风光的一次出行。而最悲壮的是他在这里宣布退位。应该说,这座大厅上演了拿破仑最精彩的人生和历史大戏,也记下了他的辉煌与不朽,这里也始终流传着拿破仑最传奇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御座大厅旁边就是路易十五时期建成的国王议事大厅,在拿破仑时期这个大厅不但是会议室,而且出于方便的考虑也用来举办一些官方仪式,如召见外国使节。</p> <p class="ql-block"> 自亨利四世至路易十六,所有的君主都在国王寝宫就寝,而拿破仑一世登基后重新装饰,拿破仑卧室的风格和约瑟芬皇后的卧室风格还是很搭配的,都是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基调。既有御座殿的威严华贵,又有气质不凡的全新色彩。</p> <p class="ql-block"> 皇后寝宫,曾是从16世纪的玛丽·德·梅迪奇到1870年的欧仁妮皇后的就寝之处。现在的房间是拿破仑一世时期的约瑟芬皇后在位时期的装饰 (1805-1807)。</p> <p class="ql-block"> 教皇套房中的寝宫,墙上都是价值连城的挂毯。曾经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寝宫。后来,梵蒂冈教皇曾两次入住这个套房,第一次是教皇庇护七世应邀从罗马前往枫丹白露为拿破仑一世登基主持加冕礼,第二次是1812年到1814年间被拿破仑一世囚禁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 教皇套间的陈设也非常华美,除了有《大流士的帐篷》等布织名画外,水晶吊灯、鎏金天花板、名贵挂毯应有尽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7, 247, 247); font-size: 18px; color: rgb(62, 62, 62);"> 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六与他的王后玛丽·安托万内特曾拥有世上最奢华的家具。在枫丹白露宫中,玛丽王后于1786年重新装饰了一个小客厅,更为宫里增设了不少华美的家具杰作。但她还来不及住在这里,就被革命者抓捕,并在1792年上了断头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 碟子长廊具有非常强烈的艺术氛围,里面的多幅油画真切地反映了枫丹白露宫内所发生的场景,包含着荣耀、欢乐与悲伤,其中最著名的是《1606年路易十三世的圣洗礼》、《1765年路易十五的儿子皇太子之死》、《拿破仑和教皇庇护七世在枫丹白露森林会面》等几幅。</span></p> <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欢的戴安娜长廊长80米宽7米是城堡里面最长的走廊。1858年拿破仑三世将其改建为图书馆,存放有近16000部来自旧拿破仑一世图书馆的藏书。入口处两对大理石廊柱支撑起高大的空间,气势恢宏。它让我想起布拉格的斯特拉霍夫图书馆。遗憾的是游客只能从这个方向看到图书馆的全貌,没办法进入每一个图书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拱形天花板的彩绘由安布罗斯·杜布瓦和他的工作室在1605年绘制。拱顶和墙壁被分成若干隔间,展现美丽的狄安娜神话故事和拿破仑时期的丰功伟绩。拿<span style="font-size: 18px;">破仑的地球仪是1810年的作品,原在巴黎的杜乐丽王宫,1816年放置于此</span>,整个图书馆马上如画龙点睛一般活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宫殿里有一幅彩色玻璃窗,是拿破仑三世的侧影肖像画。画面中整个人物造型利用阴影比例增加了立体效果,衣物的面料质感褶皱光影惟妙惟肖。尤其是自然下垂的彩绸,很像一块丝绸真的垂在那里一样,让人有触摸一下的冲动。这样的彩窗玻璃画达到了油画摄影的双重效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扇由马雷沙创作的彩色玻璃窗,曾在万国博览会展出,后由拿破仑三世购得,安装至此。</span></p> <p class="ql-block"> 枫丹白露之美,不限于宫殿之内,还在室外的花圃、水池,运河,譬如大花坛、英国花园、欧瓦乐庭院、喷泉庭院、戴安娜花园等。枫丹白露建筑群和宫苑景区之形成今日规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了历朝历代的扩建改建,巧妙的做到了拾遗补缺天衣无缝,充分展示了法国园林艺术的美。 建筑周围有面积为1.7万公顷的森林,曾经是供皇室成员狩猎的皇家苑囿。</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31, 31, 31);"> 沿着白马庭下一条幽静的长廊,可以直接通到它背后的泉庭。泉庭四四方方,中间有一座中世纪风格、造型优雅别致的喷泉,泉水清澈,泛着淡蓝的光泽。泉庭边上就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片面积为 4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泊,也称为鲤鱼池。</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31, 31, 31);">池水泛着粼粼的波光,池中鲤鱼色彩斑斓,成群结队悠悠游弋。偶有几只白天鹅贴着水面飞过,池水便会铺开圈圈涟漪,树影、建筑的倒影都在水里微微晃动着,极为雅致。</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十六世纪开始宫廷就在这里举行水上娱乐比赛,焰火表演以及各类庆祝活动。池内成群的鲤鱼同水上栖息的天鹅相映成趣,湖泊中间有一座浅黄色的小亭子,曾是国王和皇室成员用晚餐的地方。</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拿破仑和两位皇后曾经多次到这个八角亭欢宴,拿破仑三世时期,欧仁妮皇后为了避开枫丹白露宫内来来往往的人群,也经常到八角亭喝茶。</p> <p class="ql-block"> 庞大的宫殿建筑群散落在森林、湖泊中,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完美地结合成为一个清幽的环境,许多帝王都选择了在此隐退或是度过他们最后的岁月。</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span>园内的小河,幽径,小树丛以及品种繁多的树木使游人留连忘返。在花园深处树丛中有一汪美泉它正是这个皇家宫殿名字的来源。在白马庭院的右上方是小片绿色树林,也称为狄安娜花园,它的名称源于花园中狩猎女神狄安娜雕像。这座雕像完成于1684年。花园带有浓重的英国色彩,是在拿破仑一世和路易•菲利普时期完成的……</h1> <p class="ql-block"> 枫丹白露宫周围面积为1.7万公顷的森林,<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过去是王家打猎、野餐和娱乐的场所。</span>橡树、柏树、白桦、山毛榉等树木在秋日时节色彩斑斓,层林尽染。<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森林里鸟鸣阵阵,蝴蝶翩跹,常有不知名的小动物窜过,一派生机勃勃。</span></p> <p class="ql-block"> 经过改造的大型花坛,创造出辽阔的空间效果。亨利四世时挖的方形水池,视线可望到运河远处的岩石。</p> <p class="ql-block"> 站在花园中回望枫丹白露宫,好像置身于童话中一般。这里没有巴黎市区内的喧嚣,一座世外桃源就这样静静矗立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 枫丹白露宫虽然比不上凡尔赛宫的宏伟、卢浮宫的博大,但却淡雅大方,给人以静谧温馨的感觉。枫丹白露是是法国历史的见证,它是法国历史上唯一一座持续有国王居住的王室宫殿。历经34位国王,2位皇帝,波旁王朝的亨利四世、路易十三、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大革命后的拿破仑,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第二帝国的拿破仑三世,都在此居住过并留下印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枫丹白露绝对是一个让人来过之后还想再来的地方,一个能让时光交错的地方。倘若下次再来,我一定要在这里待上一整天的时间,细细的品味宫殿中每一个房间、每一条长廊、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我们所需做的,只是把心静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