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邮盂城驿

张伟(乐在方寸间)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江苏省高邮市盂城驿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span>盂城驿历史极为悠久,早在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就在此筑高台,设邮亭,将此地命名为高邮,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把自己的名字与邮传联系在一起的唯其高邮。</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盂城驿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如今开辟为中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盂城是高邮的别称,取宋代高邮籍词人秦少游“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诗句而名。</p> <p class="ql-block">  驿站原规模宏大,除驿站本身的牌楼、照壁、鼓楼、厅房、库房、廊房、马房等外,临里运河堤有迎饯宾客的皇华厅,驿内有秦邮公馆,驿北有驿丞宅等房屋。</p> <p class="ql-block"> 皇华厅又称正厅,为五开间明代建筑,其功能为传室政令的场所,驿站管理中心。中三间屏门止方悬挂“皇华厅”匾额,下方为“明、高邮州城图”,两侧悬挂“消息通灵会心不远,置邮传令盛德留行”的联。</p> <p class="ql-block">  鼓楼为十字脊重两层的古建筑,是驿站值更守夜,站岗望,传鼓报的制高点,亦是今天盂城驿的形象标志物。</p> <p class="ql-block">  由于历经战火、水灾等破坏,现尚有息厅、敞厅、后厅、秦邮公馆门楼、驿丞宅及监房等建筑;驿站东南有驿马饮水地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盂城驿是明代的遗存,是在元代秦淮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朱元璋称帝后,在明洪武九年(1376),令翰林学士考古订正全国俚俗不雅之驿名,秦淮驿改名为盂城驿。</p> <p class="ql-block"> 驿站是古代官办飞报军情,递送仪客、运输军需的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血脉”。</p> <p class="ql-block">  盂城驿现设有主题邮局,出售各种集邮品与旅游纪念品,并免费为集邮者加盖纪念邮戳,同时开展各种邮政业务。</p> <p class="ql-block"> 明代驿站功能有二: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招待所或宾馆。凡持有“驿关”的官员,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p> <p class="ql-block"> 高邮是国内唯一因邮建城、因邮而名的城市。高邮市拥有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驿、从此高邮因“邮”而生,因“邮”而兴,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p> <p class="ql-block"> 没有运河,就没有盂城驿,这是肯定的。驿站在 高邮 城南。当年的旅人,走的也是这样的路线:沿运河南 下或北上,到了 高邮 城,把船泊在南门码头,翻过大堤,前往盂城驿投宿。</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盂城驿,给曾经的 高邮 带来了繁华与发展。大运河的兴衰,驿站的兴衰见证了 高邮 的岁月与变化。相信随着连淮扬镇铁路开通, 高邮 又会进入一个发展时期,繁荣热闹的 高邮 又会展现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高邮人文荟萃,宋至清代,有进士177人、举人428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婉约派词宗秦观和文学家孙觉,南宋诗词家陈造,明代右丞相汪广洋、散曲家王磐和著名诗词家张延,明清之际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祖籍高邮),清代海内无匹的训诂学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和数学家李惇,均是代表人物。张廷仁、葛耀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烈士。文化部原副部长徐平羽、古生物学家孙云铸、棉花专家孙恩麟、蚕桑专家赵鸿基、黑热病防治专家孙志戎、历史学家王绳祖、教育家沈亦珍、著名作家汪曾祺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p><p class="ql-block"> 客籍名人,古代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韩世忠、岳飞、陆游、杨万里、文天祥、萨都剌、王士祯、康熙帝、郑板桥、乾隆帝、魏源、张謇等,在高邮留下了政绩、论著、墨宝或佳话;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鼎丞、陶勇、惠浴宇等威震高邮城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原国家主席刘少奇于1958年到高邮视察;原国务院总理李鹏、朱镕基分别于1994年、2000年到武安乡视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