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高血压病

林海瑞

<p class="ql-block">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本病发病发病率高,与年龄、职业、家族史有一定关系,临床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眩晕是其主症之一。</p><p class="ql-block">1.病因:(1)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因素:目前普遍认为多与基因遗传有关,有明确的家族病史;年龄因素:年龄较大的人群容易患此病;生活习惯因素:过咸饮食、大量饮酒、长期吸烟等均导致本病的发作;(2)继发性高血压:肾脏病变、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变均引起高血压。</p><p class="ql-block">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主要由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等导致肝肾功能失调所致;其病位在肝肾,又可互为标本。</p><p class="ql-block">2.临床症状:</p><p class="ql-block">(1) 头痛头晕:是典型症状之一,一般出现在劳累后、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昏眩欲仆。</p><p class="ql-block">(2)烦躁、心悸:平时多会出现急躁、易激动等现象,还会伴随心悸、心慌的出现。</p><p class="ql-block">(3)失眠:主要表现为多梦、易醒、入睡困难等,这主要与大脑功能紊乱有关。</p><p class="ql-block">(4)肢体麻木:可能会导致手指、脚趾麻木等,影响患者运动,严重者会出现半身不遂等。</p><p class="ql-block">3.埋线治疗:取穴:血压点、足三里、心俞、曲池,配穴:肝俞、肾俞、太冲;操作:用注浅法:血压点、曲池、足三里、心俞、肝俞、肾俞埋入2_0线2cm,太冲埋入1cm,心俞、肝俞向脊柱方向斜刺,其他穴位直刺。</p><p class="ql-block">4.治疗体会:中医认为本病多属肝阳偏盛,肝肾阴虚,阴阳两虚;西医则认为本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全身性慢性血管性疾病,易造成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埋在穴位里,以起到长时间刺激穴位的目的,通过穴位刺激,使阴阳平衡,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得以恢复,周身动脉血管痉挛得以解除,则血压自然恢复正常。选用血压点、心俞来疏通经脉,从而使血压平稳,经临床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高血压病以轻度患者效果较好,尤以舒张压偏高者效果较好,一般不用服其他降低药物即可治慈,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应结合药物治疗方可控制血压。首先血压点,在C6旁2寸处,属C6脊神经节段,科学证明,C6神经节段与高血压关系密切,所以血压点为降压要点,曲池、足三里、太冲对实证有平肝熄风的作用,对肝阳上亢引起高血压病有治疗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