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应天府”,是六朝古都。南京古城墙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桓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它在钟灵蕴秀的南京山水间蜿蜒盘桓达36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它已入选世界记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可谓继中国秦长城后的又一世界奇观!</p><p class="ql-block">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战火纷飞,红巾军首领朱元璋看中了金陵的山川地利、富庶民强,他于1356年攻占了元朝的集庆路(南京),取“应天受命”之意改名“应天府”。1366年朱元璋接受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略,也就是巩固根据地防守,准备充足的粮草,不先称王,避开群雄矛头,集蓄力量,意图霸业!为了“建泰山不拔之基 ,为万世无穷之计”,朱元璋下令在南唐建康城南、西面城墙的基础上,动用江南五省20多万人力、物力扩建,历经20年修建成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河,北带玄武湖,囊括历代都城于其中的明城墙。现存明城墙全长36公里,共有13个城门,其中最大的就是聚宝门(现今中华门),规模巨大、气势宏伟,为当时我国第一大城桓,也是世界第一大城桓。</p><p class="ql-block"> 中华门(聚宝门)雄姿</p> <p class="ql-block"> 中华门,明朝时称“聚宝门” ,是明朝都城的正南门,是南京明朝内城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代瓮城城堡。“中华门”三字为1931年中华民国领袖蒋介石亲笔书写。</p><p class="ql-block"> 南京东有钟山,西有石头山,北有长江天堑,唯有正南面是一片开阔地,中华门成为重点防守之关卡。中华门城堡南北长129米,宽118米,占地16512平方米。它有三个主城门、三道瓮城,两条马道组成,高大的内城将三道瓮城连在一起,形成“目”字形封闭格局。中华门城堡每道瓮城都有一门一闸,门为双扇铁皮包裹的木质大门,非常坚固。城门的门洞内设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p><p class="ql-block"> 瓮是一种容器,口小肚大,中华门城堡就如同这样。在大刀长矛冷兵器时代,高墙深垒能将敌人坚拒城外,而当攻城战打响,万一敌方攻破城门涌入城内 ,守城的士兵就放下瓮城城门的千斤闸,切断敌人退路 将敌人困在瓮城之中。然后藏兵洞中伏兵四出,从马道迅速登上城墙,守兵可以居高临下攻击,或万箭齐发,或滚木擂石齐下,令攻入的敌人无处逃生,歼敌于封死的瓮城之中,犹如“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如第一道瓮城不慎失守,还有第二道、第三道瓮城,终将攻入的敌军全军覆灭。</p> <p class="ql-block"> 走上中华门城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弓弩、滚木、发石机等古代守城武器,虽然现在已经远离了刀光剑影,但这些武器现在看到仍让我们不寒而栗、望而生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高高的城墙上,远处高楼大厦比肩接蹱,附近明朝时期的佛教中心大报恩寺高高耸立,城下的护城河——秦淮河波光粼粼,像一条飘带蜿蜒流向远方。秦淮河两岸自古就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 ,文人荟萃、商贾云集,有“十里秦淮”“江南佳丽地”的美誉。一段城墙一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心情愉悦。</p> <p class="ql-block"> 这是明朝朝阳门 ,是明朝南京明城墙十三座城门之一,因其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所以称朝阳门。此门为单孔劵门,门卫外还有一道瓮城。此门是瓮城连接城内宫城与城外明孝陵的通道。民国时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功绩改名为“中山门”。</p> <p class="ql-block"> 南京古城墙玄武门到解放门段。这里三面环山,中间是玄武湖,是南京城墙中风景最美的一段。城墙外挨着明朝皇家园林玄武湖、紫金山,内侧不远处是南京城繁华的商业中心 。走在城墙上 ,山水城林风光无限,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玄武门到解放门古城墙夜景。台城在大红灯笼的映照下更是如梦似幻、美轮美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