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 ”,与我同样爱好的本家姐姐向我“ 隆重 ”推出她最近发掘出的一处三亚乡村风光地 “ 鸭仔塘村 ” ,让我非常开心,立马驱车前去一睹究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在职时工作性质的关系,比较关注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每年来三亚都会就近走访这里的村、镇。几年下来,三亚周边比较有特色的乡、镇已经走了十几个。</p> <p class="ql-block">地图上看,鸭仔塘村地处三亚崖州区靠近南山景区(三亚天涯区另有一处同名的鸭仔塘社区),驱车过去四十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GPS导航径直到了立有铭石的鸭仔塘村口,再往前行几百米便是南山景区的后门。</p> <p class="ql-block">进村子的道路太窄,决定下车步行,也方便近距离地了解村容、村貌。</p> <p class="ql-block"> 三亚对疫情的防控措施在这小山村里也有体现,只能容得下一辆汽车行驶的村路正在做消杀操作。</p> <p class="ql-block"> 从村里的民居看得出,村民们生活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多层洋房、私家汽车,有的是没加任何装饰的清水墙和零乱的院套。村路上没有行人,偶见骑电动车口里嚼着槟榔的年青人。</p> <p class="ql-block">海南农村里的最主要的特点,几乎每户人家都建有一座土地庙,这也符合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的意义所在。</p> <p class="ql-block">这座池塘应该是鸭仔塘村的地标,可能是干旱所致,池塘的水面瘦的不足两亩地面积。</p> <p class="ql-block">山根处是一条小河,河水也是近乎于干涸,从河边的公示牌上得知小河名字叫鸭仔塘溪。</p> <p class="ql-block"> 眼前一道巨大的沙坝横截了道路,堰塞了溪流。</p> <p class="ql-block">翻过沙坝,豁然开朗,大海、怪石、南山大佛!</p> <p class="ql-block"> 如此美景是三亚婚纱照摄影的上选,岸边人工搭建了若干婚纱照旁衬的道具。</p> <p class="ql-block">什么时候溪河边上的草地上赶来了一群牛,牛儿在吃草,几只白鹭蹲守在牛群边,抽冷子啄食牛身上的寄生虫,各得其乐。</p> <p class="ql-block">从外观看,这群牛是海南特有的小黄牛,主要是肉牛、不是役牛,海南小黄牛牛肉非常嫩美,特别容易烹饪。</p> <p class="ql-block"> 溪边是看牛的村民,我凑上去与他搭讪,没成想这位老乡十分健谈,让我大喜过望,不用我询问,老乡滔滔滔不绝讲给我听鸭仔塘村的故事。有点小遗憾的是老乡讲话有口音,需要努力辨清;我讲话他也好像听懂个七、八分。</p> <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前鸭仔塘溪是一条大河,海上来的船可以溯流而上至内地。后来,鸭仔塘溪上游人们道道拦截取水,致使水量越来越小,直至河道里的水流被海沙堰塞。只有每年到了雨季,如果南山上下来的水量足够大的时候才能冲开沙坝与大海贯通。郭沫若曾经到过鸭仔塘村,看过鸭仔塘溪的入海口,非常关注如何能保持溪水常年畅通入海。</p> <p class="ql-block"> 要告辞时老乡问我们是哪里人,我告诉他是从哈尔滨来的。老乡兴奋地说,村里几年前来过个哈尔滨人,带着老婆和小孩在村子里住了一年多,他还经常和村民一起驾小船到海里抓鱼,回来大家一起喝酒。老乡一再强调,那个哈尔滨人姓刘,老刘。同时没忘记希望我们再来鸭仔塘!</p> <p class="ql-block"> 再见,鸭仔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