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揽胜之皇城相府

周德峰

<p class="ql-block">  在太行山南端,有一个阳城县,属山西省的晋城市。这个县的县域唐代以前叫“濩泽”。古书《集韵》说:“濩”,音获,形容房檐下水流的样子,这个字与“泽”组成地名,说明此地有水泽。濩泽历史久远,《墨子》中有舜“渔于濩泽”的记载,说的是上古帝王“舜”曾在这里钓过鱼;西周时,周穆王驾八骏西巡天下,逾太行,至濩泽,“休于濩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说这里有桑林,周天子曾在这里观赏、休息、宴饮,可见之《穆天子传》的记载。唐以后县名改为阳城,意思是太行山南面的城池。在这古县北面30余里处,完好保存着一座始建于明鼎盛于清的城堡式官宦建筑,现通称是“皇城相府”。在经历漫长岁月的风雨洗礼后,依然彰显着自身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皇城相府”这个名一听便是“俗”,肯定不是文人骚客的手笔,多半是取自百姓的口头俚语。皇城建在帝都,里面住的是皇帝老儿和伺候他的人,那会跑到这山高皇帝远的僻壤野坳。“相府”跟着皇上,皇上在哪他在哪,更是不会到深山。</p> <p class="ql-block">  原来的地名叫“中道庄”,还有个清朝康熙皇帝题的官名叫“午亭山村”。午亭是陈廷敬的号,陈是辅佐康熙几十年的一位近臣,官位做到宰相,深得皇上宠信,陈道明演的电视剧《康熙大帝》里有描写他的故事。这里是他的老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气派,当官的气派。</p> <p class="ql-block">  老远就能看到高高的两道城楼。前面的楼顶覆盖着象征皇家的黄色琉璃瓦,是陈廷敬的儿子为夸耀浩荡的皇恩而建的“御书楼”,楼内陈设着康熙亲题的"午亭山村"匾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对联,据说是当年的实物。</p> <p class="ql-block">  后面是挂着“相府”匾额的入口,在“天恩世德”的匾额下有“中道庄”三字。</p> <p class="ql-block">  进得城堡,就见一栋大牌坊高高矗立,上面刻着陈廷敬及其家族因皇帝恩宠所获得的官衔。</p> <p class="ql-block">  正中的“冢宰总宪”四个字,是竖牌坊时陈廷敬两个官职的别称,“冢宰”是指吏部尚书,“总宪”是指左都御史。这两个官都权力极大,前者管理全国的官吏,相当于现在的中组部长;后者在今天就是最高检的检察长,还兼管着收集社会动态向皇帝密报的职责。陈廷敬当官有方,后来的官位比牌坊上写的还多还大。</p> <p class="ql-block">  整个中道庄,或叫午亭山村,现在流行的叫法是皇城相府,</p> <p class="ql-block">  依山而建,随坡就势,楼台亭阁乌压压一片,建筑的面积有3.6万平米。(网图)</p> <p class="ql-block">  一个大官,哪怕他当到了宰相,能在老家建起640多间、面积如此广大、洋洋大观气势非凡的房舍,也只有在皇帝老儿的治下并得到皇帝老儿的恩宠才能办到。</p> <p class="ql-block">  城堡四周是城墙围护,</p> <p class="ql-block">  拐角处都建有亭阁,</p> <p class="ql-block">  城碟口挂起灯笼,</p> <p class="ql-block">  还竖起龙样图纹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  这些灯笼旗帜等等,都是为开展旅游设置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城墙上向下俯瞰,</p> <p class="ql-block">  可以清楚观赏里面的大小院落,</p> <p class="ql-block">  都修缮的新崭崭的。</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陈廷敬的后人现处何方,先前居住在里面的是中道庄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政府把村民都迁了出来,择址另建,这里面经过修缮成了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  那个新的中道庄,顺势改名为皇城村,离城堡没几里地,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十大文明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城堡分内城外城,内城是陈家的先人所建,时间在明代崇祯年间,主要是为了躲避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p> <p class="ql-block">  外城是陈廷敬建的,光宗耀祖炫耀帝恩该是他建设本意。</p> <p class="ql-block">  外城的各项建筑比内城更加华美精致,</p> <p class="ql-block">  处处彰显着陈廷敬的宰相气派。</p> <p class="ql-block">  陈廷敬从政半个多世纪,始终辅佐康熙皇帝,当过礼部的左侍郎,也就是副部长,当过吏、户、工、刑四个部的尚书,也就是部长。</p> <p class="ql-block">  清代朝廷设有六个部,除了兵部,其余五个部他都掌管过,还“总理南书房”,是“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清王朝的宰相,可谓位高权重。</p> <p class="ql-block">  陈廷敬为康熙王朝出了大力,皇帝对他倚为股肱,赏赐他建这么气派的宅邸,也就不奇怪了。</p> <p class="ql-block">  实际上,除了父母去世他要守孝三年等不得不回家住外,他常年住在京城,最后病死在相位,这里他没住多少年。</p> <p class="ql-block">  内城主要是供陈氏家族居住和日常经营的,多半像个地主庄园。</p> <p class="ql-block">  最高处有两排窑洞式的小房,紧贴城墙而建,想来这该是庄丁垛夫之类出大力干重活的“下人”住所。现在说是“屯兵洞”,有138间之多,能住数百人。无事年月,屯那么多兵做啥?城堡里有无数的杂活重活要做,做就得有人,有人就得有住处,我想我猜测的“下人住所”差不大离。若逢战乱,凭着做宰相的权势,调动军队前来守卫也未尚不可。</p> <p class="ql-block">  内城里有个“河山楼”,楼高十丈,砖石砌成,门窗严实,底下有地窖,掘水井,藏粮食,还备有石磨石碾等生活用具,有地道通向外界,是躲避战乱的避难所。</p> <p class="ql-block">  山河楼建成不久就遇战乱,800多人就躲在楼里。</p> <p class="ql-block">  乱兵围楼五天,力攻不克,无奈而退。当然了,要是现在,一门炮就能把它轰塌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城堡的里各色房屋都建的非常考究。</p> <p class="ql-block">  屋脊上的细部雕刻有各种花卉,</p> <p class="ql-block">  还有各种动物。</p> <p class="ql-block">  房顶上攒起一个戴着帽冠的四角亭。</p> <p class="ql-block">  门楣上有从古书中摘录的字词,</p> <p class="ql-block">  如“励志”“达德”等等,</p> <p class="ql-block">  古人也是很讲究这些启智“鸡汤”的。</p> <p class="ql-block">  房屋众多所形成的道路,高低上下宽窄不一曲里拐弯,</p> <p class="ql-block">  难以搞清东南西北,生人进来没指引的话肯定迷路。</p> <p class="ql-block">  透过城窗,可以看到远处的楼阁。</p> <p class="ql-block">  黄色琉璃瓦覆盖的紫红院落是道教的宫观。</p> <p class="ql-block">  整个庄园城堡的建设,应该说实现了陈廷敬“壁耀奎光”的用心的。</p> <p class="ql-block">  陈廷敬晚年“致仕”,也就是退休之后,仍被康熙帝留用,“入阁视事”。</p> <p class="ql-block">  其主要精力是在另一位大学士张廷玉死后担任唯一的“总阅官”,编纂大型字书《康熙字典》。</p> <p class="ql-block">  这段故事被旅游部门编成戏剧,每日在午亭山村前面的广场演出,那些演员都很专业,很得旅游观众的“青睐”,观者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  实际上这些戏剧情节都是假的,《康熙字典》编成之时陈廷敬早已作古。演出中陈廷敬献书、皇帝装模作样地翻阅、然后赐以匾额等等情节,都是为取悦现今的旅游者而编的。但陈为《康熙字典》做的贡献,是读书人有目共睹的。</p> <p class="ql-block">  唯一靠点谱的,是康熙为庄园题名“午亭山村”,可那是在京城的事,并未发生在山村。只要旅游的人喜欢,这点事编出来,演出来,大家看了一派高兴就好。</p> <p class="ql-block">  陈廷敬比康熙皇帝年长16岁,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故于京城。康熙十分痛惜这位股肱之臣的离去,给了他极大地哀荣,派专臣送他回老家,留下了“皇城相府”的一连串故事,成为今人游览观赏的好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