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百年,红色日历(之二十)

繆新亚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十回:开天辟地炸惊雷,红色征程里程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21年(民国十年)7月23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天,正值农历大暑,这一天的上海湿热交蒸 ,酷热难挡。下午7点左右,天边褪去最后一抹晚霞,</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马路上暑气蒸腾,热浪滚滚,行人不多。</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法租界贝勒路望志路口的一幢石库门房子,不断有人推门进入——这是辛亥先贤李书城的寓所——此时他正携家眷在莫干山避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偌大二楼二底的房子成了李汉俊的天下,他朋友本来就多,进进出出,穿西装的,穿长衫的,家里其它人悉听李书城的关照:“你们不要去管他(李汉俊) ,随他去。”这天,来的人有点多,有十几个人,还有点杂:操着各地的口音,还有2个外国人。</span></p> <p class="ql-block">殊不知,今天在这里,一个重要时刻即将到来,一场“大戏”马上要拉开大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要在这里召开。</p><p class="ql-block">晚上8点,15个人团团围着李公馆楼下一张大餐桌而坐。会场几乎没有什么布置,只是餐桌铺上了一块白色桌布,座位并不统一,有圆凳,也有椅子,也没有按座次排序的要求,先到先坐,比较宽松随意,气氛还是比较庄重严肃的。</p> <p class="ql-block">两个外国人分别是国共产的代表马林,另一位是受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派遣的尼克尔斯基。其它13个人是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部分海外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他们是来自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来自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来自上海的李汉俊、李达,来自北京的张国焘、刘二静,来自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来自广州的陈公博、包惠僧和来自日本的周佛海。</p> <p class="ql-block">这次会议,绝对算得上是一次大会,大会之“大”,不在规模,而在它的代表之广,意义之大。从代表面来讲,这大会虽然不能说是中国早期共产党人的“全家福”,但至少是中国早期共产党人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团圆”!许多该来的没来:“北李南陈”——当时领袖级的人物——李大钊、陈独秀因为各自的原因没来,张太雷、杨明斋因为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三大”没来,周恩来、赵世炎因为远在欧洲也没来……有点遗憾。但会议的意义是非凡的,笔者且用毛泽东的一句话进行概括:“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至于它的重要意义,可以写一篇大的论文,恕笔者不作展开,还是讲讲会议的概况吧。</p> <p class="ql-block">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共开了7次会议。</p><p class="ql-block">今晚的会议是第一次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第一天的会议。他们代表共产国际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马林还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情况。算是预备会,也是开幕式,主持人是来自北京的张国焘,由同样来自北京的刘仁静担任翻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接着,代表们商讨了会议的任务和议题,一致确定先由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工作,再讨论并通过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会议最后选举中央领导机构。</span></p> <p class="ql-block">会议代表李汉俊李达上海本有住处,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借住大东旅社,张国焘在上海另有住房,单独居住,陈公博带着新婚的妻子一起在大东旅社开了房。其余9人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住进大会事先安排的博文女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21年(民国十年)7月24日</span></p><p class="ql-block">举行第二次会议,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状况和工作进程,并交流了经验体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21年(民国十年)7月25、26日</span></p><p class="ql-block">这两天休会,用于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21年,7月27、28、2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三天,分别举行三次会议,集中议论此前起草的纲领和决议。讨论认真热烈,大家各抒己见,既有统一的认识,因为在某些问题存在分歧,会议未作出最后决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21年(民国十年)7月30日晚,</span>一大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具有丰富地下工作经验的马林敏锐敏锐感到情况不妙,当即宣布会议暂停。代表马上各自离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21年(民国十年)7月30日当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代表们散去之后,陈公博没有马上离去,李公馆只剩下主人李汉俊和陈公博到楼上李汉俊书房说话。果然不一会儿,楼下人声喧哗,楼下来了一干由法国巡捕和中国暗探组成的人马,还带了法兵和翻译,对李陈二人厉声盘问:李陈二人都巧妙应付,来者还是对李公馆进行一番搜查,并没有搜到任何可疑物品,当得知,此地是李书城寓所,更不敢过份,巡捕暗探只能悻悻而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21年(民国十年)7月30日夜</span></p><p class="ql-block">经过一番折腾,陈公博离开李府,出门不久,身后就有“尾巴”相随,不敢直接回到大东旅社,叫上一辆黄包车,直奔大世界,虽已入夜,但这里还是人头攒动,游人众多,陈公博,往人多处一挤,便成功摆脱。到“大东”与夫人会合。花开二枝,陈公博这枝暂且按住不表,先表另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21年(民国十年)7月30日子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老渔阳里2号“柏公馆”楼下客堂,人头济济,从会场撤退的的大部分代表先后摆脱盯梢,不约而同聚到这里,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的问题。七人八主意,最后还是李达夫人王会悟一锤定音:到嘉兴南湖租船继续开会。因为,当年王会悟曾在嘉兴读书。对南湖周边情况了如指掌,对游览南湖租船定餐等流程捻熟于胸。于是决定移会嘉兴南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普通的画舫,中共建党本没有它什么事。一场意外,一个偶然机遇,让它走到了历史的前台。这是冥冥之中偶然中的必然!</span>南湖游船变成“南湖红船”看似偶然,实为必然。</p><p class="ql-block">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虽然,革命者云集,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却是华洋杂居,人多势杂,被巡捕房盯上是大概率的事。</p><p class="ql-block">嘉兴,处于沪杭铁路的中点,京杭大运河畔,地处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地;南湖, 由运河各渠汇流而成,风景优美,四周地势低平,河港纵横,进退两便。让这个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极其重要的会议,在这里完成了它下半程的议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