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献给高炮第62师606团1972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鞍山 籍战友的回忆(二)</b></p> <p class="ql-block">来自鞍山的新兵捷足先蹬,率先到达部队並训练、生活多日,算是吃了训练小灶。没过几日,来自南方江苏无锡的新兵和来自辽宁营口的新兵相续纷至沓来。习惯于生活在南方湿润温暖气候的江苏无锡兵,对东北隆冬季的天寒地冻畏惧极致,身感对寒冷天气不太适应。习惯于食用南方的两季稻(俗称的线米)的他们,对东北盛产的高粱米为主色的二米饭不适胃口!对部队生活不太习惯,而随着时间身体将会逐步地调整过来,适应东北寒冷的冬天从而尽快地适应部队的生活。江苏无锡的新兵和辽宁营口的新兵分别编制为新兵二连新兵三连和新兵四连,各自的新兵连在人员的建制上,都比来自辽宁鞍山的新兵一连人数多,算得上是加强连了,一个满圆建制的新兵营就此组建完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全营开会连队亮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拉歌势气首长满意。</span></p> <p class="ql-block">廿四节气,虽己隆冬至,今天是多日不见的好天气,阳光洒向大地,温暖驱赶着寒冷,觉得习习的暖风向我们拂面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饭后哨声响起,各排排长带队跑步来到集合地。翁连长简洁明了地说:"今天新兵营首次召开军政训练动员大会,我们要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以良好的军人作风展示新兵一连的精神面貌……"随着翁连长发出的口令,新兵一连以四路纵队齐步行进。军人礼堂前的台阶上站满团机关各级首长,他们对这次新兵营军政训练动员大会极为重视,早早地来到这里,举目瞭望从不同方向而来的各个新兵连。面容严肃、站姿端正、军容整齐,以良好的军人素质展现在眼前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翁连长前后一瞥,发现队伍不太整齐,步伐有些零乱,踩不到口令点上。他果断及时叫停队伍,此时此刻我们心照不宣都明白下步应该怎么去做。在我们队伍左右伴随着有二连、三连、还有四连,他们都以四路纵队喊着口令行进,虽然看似队伍整齐步调一致,但是略显得他们在气质上、在精神上略低一筹。随着翁连长口令发出,我们昂首挺胸憋足了劲儿强有力的口号声气贯长虹,以铿锵有力的步伐展示一代军人的气质!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被我们吸引过来,步伐也被我们带乱。站在军人礼堂台阶上的团机关各级首长笑容早早地挂在嘴边,这是满意的笑容,他们把笑容送给了新兵一连。一向很严肃的教导员李士方(生前哈尔滨公安局),平常很难看到他的笑容,今天他笑得酣畅,也把目光投向新兵一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全营新兵在军人礼堂首次召开军政训练动员大会,新兵一连以整齐的步伐和良好的军人形象,颇得团机关各级首长的一致好评,令各兄弟连队刮目相看。团机关各级首长也把初次良好的印象刻在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入军人礼堂内四个新兵连分片而座,大会还没有开始,各连队都推上了一名拉歌员比歌声赛势气,不甘示弱。我们新兵一连在人数上略为弱势,在歌声中处于不利,但是我们有强项,那就是拉歌员吴刚,他不但有文艺的天赋,而且身体魁梧匀称,他充分展示个人的天赋生情并茂极富有感染力。在他的调动和指挥下,新兵一连一点也不逊色其它兄弟连队,势气旺盛、歌声嘹亮,助燃了会场热烈的气氛。主席台上就坐的团机关各级首长,把目光转向了台下的新兵一连。对新兵一连良好的表现表示赞赏!同时称赞新兵一连拉歌员的组织指挥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老部队老营房老礼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铁血铸军魂</span></p> <p class="ql-block">新兵营军政训练动员大会,一场轰轰烈烈的练兵序幕渐渐拉开,我们即将全身投入到三个月新兵营训练之中。通过军政训练动员大会,我们深深认识到当兵入伍肩负保卫国家的使命,要提高军政素质才能以临战的状态完成新兵训练课目,方能担当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会上我们全神贯注聆听首长介绍高炮第62师师战史,仿佛一幅幅火与血的战斗画面浮现在眼前,那一张张图片犹如史诗乐章在岁月的长廊中诵赋。那鲜红的军旗那闪光的军微,是老一代军人以勇敢献身的精神铸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箭指蓝天、威震敌胆、保家卫国、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使我们为之感动!壮山河、卫和平、血染军旗的故事令我们潸然泪下!铁血铸就了高炮第62师的军魂!让我们铭记辉煌传承发扬,让我们这一代军人高高举起高炮第62师军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五0年十二月至一九五一年一月,为保障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组建6个炮兵师。其中高炮第六十二师于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一日组建,系由四野第四十八军一四二师师部大部,四二五团大部(欠一营)四二六团团部,四野高炮一团三营及锦州炮兵第五训练基地部分人员编成,在辽宁锦州改装并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第六十二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五一年三月十五日,奉命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炮第六十二师並入朝参战,隶属于志愿军司令部炮兵指挥所指挥。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三日,高炮第六十二师奉命恢复原番号并归属沈阳军区建制,隶属军区炮兵司令部领导,于同年八月和十月分两批回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轻的中国高射炮兵,在朝鲜期间英勇作战在保卫钢铁运输线粉碎美、李军队绞杀战的战斗,实施机动作战和反登陆作战,及掩护夏季反击作战中取得了胜利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轻的中国高射炮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同世界最强美国空军较量。令西方国家不敢相信!正是这年轻的中国高射炮兵,用愤怒的炮弹把天空打得通红,一架架敌机折断翅膀,所谓的具有空中优势、空中霸王神话被一一打破。让那些西方人持怀疑的目光,见一见年轻的中国高射炮兵的威武霸气!让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所谓的"感恩节饮马鸭绿江,回家过圣诞……"的狂言变成了痴人说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入朝作战部队</p> <p class="ql-block"> 年轻的高射炮兵箭指蓝天</p><p class="ql-block"> 保卫钢铁运输线</p> <p class="ql-block">入朝作战授予荣誉称号部队个人</p> <p class="ql-block">朝鲜战争美国为首入侵者以失败而告终,战争狂人在世界的舞台上失去了光环。他们不甘心失败,于是发动战争的引擎入侵越南,用贪婪、嗜血、狂轰乱炸、生灵涂炭,使得大地在摇晃,山河在破碎,中国疆域受威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奉中央军委命令,炮兵第六十二师(欠六0六团)于一九六七年一月入越作战,(抗美援越)改称第六十二支队,录属广州军区领导指挥(建制仍归沈阳军区)。一九六七年六月三十日奉中央军委命令,高炮第六十二师于同年八月十九日从越南回国归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高射炮兵在抗美援越期间,在战争的烽火中无畏艰险、无畏牺牲……在被烧焦的废墟中爬起来直直腰抖抖身,把一发发愤怒的炮弹推进滚烫炮堂。年轻的战场医务兵赴汤蹈火,在战火硝烟中抢救战友。一位年仅19岁的战友被弹片击中躺在血泊中,她奋力抱起战友鲜血己染红了她的衣裳,当被大声的呼唤时,他仅用于最后的力气睁开双眼,望着祖国的方向嘴角微微动了动,此时她似乎明白他要说:"我要回家……把我带回祖国!"19岁,多么好的战士,多么好的青春年华,却永远定格在了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场医务兵没有更好的措施把他从死神中抢救出来,而深深自责。眼角的泪水滴答滴答落在战友的脸颊,愤怒的火焰在胸中燃烧,呐喊声在山谷中回荡,我要在烧焦的土地上奔跑,我要把每一发炮弹化做复仇的利箭,对准空中的敌机开炮!开炮!一发发炮弹划破天空100架敌机在高炮第62师的炮口下,托着长长的黑烟坠入山谷随后传来的是声声爆炸声,79架敌机托着受伤的机身仓皇逃之,17名敌飞行员举起双手乖乖成为了俘虏。抗美援越高炮第62师打出了国威以英雄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创造了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师有84名指战员鲜血洒在抗美援越的战场,83名指战员长眠在异国他乡平均年龄23.1岁,430名指战员英勇负伤,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支战绩辉煌的部队和那些逝去的英雄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诗篇。军旗是烈士的鲜血染红,以铮铮铁骨的精神铸就高炮第62师的军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炮第62师从战争的硝烟中孕育而生,在战火中成长壮大。而伴随着两次出国作战,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一个年轻的中国高射炮部队,蜕变成让美国空军闻风色变的地面守卫者!闻风丧胆的长空利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军人有朝一日站在高炮62师的师战馆中,庄严地向军旗敬礼!肃然起敬缅怀英烈!续读师战史继承发扬!因为它是高炮第62师的军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捧起复仇的炮弹装入滚烫炮堂</p><p class="ql-block"> 开炮!开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军政训练如火如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模拟实战严格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军政训练动员大会之后,全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军政训练热潮。有了第一次的紧急集合的经历,新兵一连的战友们私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如何缩短紧急集合所用的时间?关键问题出现在打背包上,如果掌握了要领和熟练度,不就提高了打背包的速度吗?于是,正逢星期日,除了有的战友忙于个人事情外,更多的战友在练习打背包。从实战出发模拟夜晚用毛巾蒙住双眼,身边的战友既扮演紧急集合的吹哨人,又充当看时间的排长。反复练习提高熟练度,掌握要领提高速度,你下去我登场互相换位,那认真的劲可见一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印友贺战友比我们略年长,考虑问题较为细腻。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何不向隔院的老兵拜访、学习、取经、借鉴?怎么才能提高打背包的速度?由于有了几天与老兵的接触,彼此有了一些印象,印有贺壮着胆子到老兵连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此番没有白去,取得快速打背包的经验。他毫不保留地在班里展示,一传十很快在新兵连传开了,吸引了许多战友前去学习。这种快捷打背包方法易学、易会、方便、简单,被一部分战友很快掌握。新兵的行为举动也很快的传到了翁连长的耳朵,他为新兵们认真学习的劲而赞许的;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紧急集合方案正在他头脑中酝酿而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俗称:"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这天夜晚,我们都在熟睡中,紧急集合的哨声忽然骤响,一声紧一声,催促着心里有些发慌。有的战友似乎比较稳定,看起来胸有成竹,黑暗中觉察不到他们慌慌张张,看来他们掌握了快速打背包的方法。吴雅文排长站在月光下,手电筒的光聚焦在手表上,仔细的看着流逝的分分秒秒,全排列队完毕用了3分钟时。啊!3分钟进步很快,一下缩短了2分多钟真是可喜可贺!月光下吴雅文排长严肃的脸上出现了笑容,说话语气也变得温和了。看来快速打背包法,在紧急集合中初次尝试奏效。在队列中我们用胳膊互相碰撞以示祝贺!心里沾沾自喜:以后紧急集合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因为我们有致胜的法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事实上我们高兴的有些太早了,忽然间,吴雅文排长语气加重:"接到上级命令新兵一连在光头山以北规定的位置、规定的时间内,配合其它部队完成地域布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话音刚落各排在翁连长的率领下,向目标区域跑步前进。此时我们心里左边锣右边鼓七上八下,也不知道快速打背包法能不能经得起考验?心里没底呀!刚跑出不远还没觉得怎么样,翁连长比我们年长一截,但是跑起步来八面威风,一点也不逊色比他小很多的我们。当围着光头山跑了大半圈时,队伍就开始变形了,显得杂乱无序。借着月光咋一看吓了一跳,有的背包散开了,有的战友怀里还抱着散开的背包。哎呦!一路上背包总较劲,气喘吁吁的我们体能在迅速的下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围着光头山跑完一圈时,腿越来越沉重体力渐渐不支,脸上的汗水打湿了衣襟。有的战友渐渐地脱离了队伍而越来越远!当跑回到营房再一看前队看不见队尾。问题就出现在背包上,它束缚了我们的双腿,它消耗了我们太多的体能。教训是深刻的快速打背包法,运用在紧急集合中它能暂时奏效,能大大的缩短时间。从临战实战出发,模拟、拉练显然是行不通的,这不是提高训练的务实做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1972年12月13日三三二七部队(606团)新兵连鞍山籍部分战友左起依次:石锦义、曲维克、赵洪斌、苏刚、宋永胜、周长江、王德凯、曲维克、吴刚……</p> <p class="ql-block">翁连长是团侦察股长,由于工作的性质养成了良好的军人形象,军事素质在团里也屈手可数,严格要求部队的同时,自己也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他善于思考纵观全局,发现问题能总结一套解决的办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在新兵训练上蛮有一套,针对新兵的特点制定、灵活性、适应性、模拟性等来提高新兵的军政素质。大到新兵军政训练,小到吃喝拉撒,甚至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了如指掌。他总能让你无准备和麻痹大意之时,出奇不意想出一些花花点子,你别说这花花点子还都与提高新兵军政素质有关。在贯彻上级严格训练的指令下,精心策划、灵活多变组织指挥新兵训练。认真学习队列条令、内务条令、纪律条令、严格要求规范动作,所以在翁连长组织指挥和严格训练下,我们的军政素质提高很快。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排长林炬福;贯彻连里提高新兵的军政素质,要体现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那真是一丝不苟。平时我们很少能看到他的笑容,给人一种比较严肃的印象,让人琢磨不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排七班长王德玉;在组织班里队列训练中,把自己掌握的要领毫不保留地贯穿在训练之中,着实认真的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要领反复地训练。其它班己经休息了,他所带的七班总是延后几分钟。在休息日或平日训练休息时,他总能抽点时间把全班拉出去,熟悉动作、规范要领、提高全班队列整体水平。时间一长,我们的休息时间就被压缩了,别的班休息、我们班训练。心里不舒服不高兴深藏在心里也不敢表露出来,也知道这是提高我们队列水平。也没什么!从工厂入伍的兄长们休息时私下有些议论、有些抱怨,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一种坦率的表现形式。其实我们都有同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兵营首次举行队列会操,得到了团机关各级首长的积极响应,驻足在操场周围观摩。看到这么多穿着四个兜的首长们近在咫尺,难免我们心里有些紧张。平时多训练多流汗,今天正是检验我们训练成果,何不妨把我们最佳的一面展示出来加以证明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严师出高徒!我们平日多训练多流汗,事实上没有白白的付出,二排代表新兵一连、排的建制参加队列会操,获得全营优胜排。二排七班代表新兵一连、班的建制参加队列会操,获得全营优胜班。新兵一连在最后全营、连建制的会操中获得优胜连,取得如此的好成绩,都是平时严格训练的结果,都是汗水的结晶。在全营总结会上新兵一连全体官兵,颇得了团机关各级首长的好评与肯定,受到了营首长的表彰和加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兵连一排一班前排左起依次:齐志福、副班长李文学、带兵班长盛利宽、刘宝才、王庚香、邹广信、曲维克、周长江、宋永胜、周宝玉、宁吉伟、李维恒、闰国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拉练路上真情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筑战友情</span></p><p class="ql-block">队列训练从站姿到齐步走、正步走……一天训练下来,大头鞋里的鞋垫己经被汗水浸湿,正逢周未高明文把浸湿的鞋垫放在床铺下地火龙墙边。几天来的队列训练身体也都很疲惫了,熄灯哨响过我们都很快入睡了,在静静的室内传出是醒眠中有节奏的呼吸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只有那小北风吹动着地面的枯草,发出沙沙的响声。东方泛起鱼肚白黑夜正欲隐去,温柔的晨光正慢慢的透射门窗映入室内。星期日我们最喜欢的一天,这一天让我们放松身体,去享受一个星期最美好的一天,在熟睡中享受假日的安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忽然哨声响起,这哨声打破了宁静的清晨,这哨声把房间震得是乎有些摇晃。大家在睡梦中惊醒,满脸惊悚,满脸疑问,不知是不是我们听错了?今天是星期日啊!正在分辨中,班长提示大家:这是紧急集合的哨声。(紧急集合、早操、熄灯……哨声节奏有区别)此时我们正在朦胧中也没有分辨出来!满脑子都是今天是星期日,所以有的战友没有按照要求,把个人装备有条不紊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忽然间的紧急集合打乱了习惯上思维显得有些慌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视其他战友陆陆续续跑出房间,高明文放在地火龙墙边的鞋垫触手可拿,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为了不拖延全班全排的时间,把节省下来的分分秒秒让给了提高紧急集合的速度上。就这样迅速穿上大头鞋随其他战友列队,谁知?这是新兵营组织的首次紧急集合,也是首次拉出去组织的急行军,起点驻地长山镇至东沟县折返,这是营首长检验全营新兵组织配合和新兵们的综合素质。各新兵连有组织的急行军,保持着各自的队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头鞋没有鞋垫脚在空旷的鞋里随意滑动,走着走着越发感觉大头鞋里凸起的麻线,磨着脚底钻心的疼痛。在他的脚下究竟发生了什么?旁观者很难发现端倪!几公里的急行军对于正常人来说感觉都很累。何况此时的他呢?他以顽强的意志克服脚下的疼痛,坚持跟上拉练不掉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身上有负重、脚下又疼痛、时间一长,高明文身体有些吃不消满脸都是汗水。此时他被身边细心入微的王敬所察觉,他加快两步走近高明文身边低声问:你怎么了?是不是那不舒服?高明文压低声音回敬说:没有啊!王敬看到他很痛苦的样子步履蹒跚,己经看出来高明文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于是他亳不犹豫抢下高明文身上的背包。王敬高风亮节助人为乐,大家深为感动!他是为了减轻高明文身上的负重缓解疼痛啊!王敬此时此刻的善举被高明文婉然谢绝!他身上己经有了一个背包,再背一个倍增了重量,我不能把背包交给他。我要坚持!坚持!王静的关心关爱体现了战友之情战友之意!也深深打动了高明文感情的闸门,一般热流涌遍全身,不仅给他提震了精神,而且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兵连一排二班前排左起依次:金福昌、汤儒金、带兵班长刘万库、苏刚、李克、副班长刘明臣、李广武、吴刚、李继涛、王世连(己故)石铁民、栾凤呜、刘忠顺</p> <p class="ql-block">热心的王敬也被高明文顽强的意志所感染,心想我的战友你真行!真可谓:拉练路上真情在,同筑战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公里的拉练折返营房越来越近,王敬看到此时此刻高明文走起路来越发感到吃力,而且每迈出一步感觉到非常疼痛。己经与前边的战友相隔有一定距离了,王敬没有多想快步上前,搀扶着高明文一拐一瘸一拐跟着连队朝着营房行进。王敬再一看高明文脸上的汗珠滴答滴答往下掉,看到他克服困难战胜自我,以胜利者自居完成急行军。心里很是高兴脸上露出亲佩的微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班里坐在床補上,很吃力的脱下让他痛心的大头鞋,咋一看脚底下满是被鞋底磨出凸起一排排亮晶晶的水泡。班里的战友们热情极致,你去打热水、他来帮助挑开水泡,还有他把饭菜打来送到高明文身旁,你是我的兄长、他又是我小弟,生活在一个班里像似生活在一个家庭中。兄弟们送来的是温暖,家庭体会到是一种温馨。在床補上静静的休息,有事召唤一声别下地,这是战友的叮嘱、又像来自亲人的嘱咐。经过一天一宿的静养脚下的水泡有些收敛,星期一早操哨声响起,高明文以精神饱满出现在出早操的队列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过阶段性新兵连的军政训练,军政素质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正以坚实的步伐向前迈进改变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如梭、岁月如流,48年后每当回念起部队经历,总能带上你行走在追思的路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部队拉练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未完待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张健生</p><p class="ql-block">编辑:张健生</p><p class="ql-block">校对:马殿华</p><p class="ql-block">文章支持:马殿华、金广惠、张玉浩</p><p class="ql-block">信息支持:马殿华、高明文、曲维克、李文学</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曲维克、李文学、苏刚、王德凯、等</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取之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26日 (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