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包袱中的诡辩

无尘

<p class="ql-block">最近网上流全很火的一道证明题。求证1元=1分,1元=10元。求证过程貌似天一无缝,很完美。其实这算是一种诡辩。</p><p class="ql-block">对于诡辩黑格尔是这么说的,诡辩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得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p><p class="ql-block">在中国与诡辩有关的流传至今的有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三个秀才进京赶考,途中遇到一个人称“活神仙”的算命先生,便前去求教:“我们此番能考中几个?”算命先生闭上眼睛掐算了一会儿,然后竖起一根指头。三个秀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请求说清楚一点。算命先生说:“天机不可泄露,以后你们自会明白。”后来三个秀才只考中了一个,那人特来酬谢,一见面就夸奖说:“先生料事如神,果然名不虚传。”还学着当初算命先生那样竖起一根指头说:“确实‘只中一个’。”秀才走后,算命先生的老婆问他:“你怎么算得这么灵呢?”算命先生嘿嘿一笑说:“你不懂其中的奥妙,竖一根指头,可以作出多种解释:如果三人都考中,那就是‘一律考中’;要是都没有考中,那就是‘一律落榜’;要是考中一人,那就是‘一个考中’;要是考中两人,那就是‘一人落榜’。不管事实上是哪种情况,都能证明我算的是对的。”老婆听后高兴地说:“你的鬼点子真多,我算是服了你了。</p><p class="ql-block">诡辩,在文学作品中经常用来刻画人物。鲁迅笔下的阿Q也算是诡辩高手,下地偷菜被逮个正着,还在诡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著名相声太斗马三立的相声《相面》,用诡辩使了活,做成包袱,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相面》中运用诡辩做了两包袱,我节取一段以飨读者。</p><p class="ql-block">乙 我要问弟兄几个行吗</p><p class="ql-block">甲 可以呀,我写九个字“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 。你说吧,弟兄几个全行。 </p><p class="ql-block">乙 我哥儿仨。</p><p class="ql-block"> 甲 对呀,“桃园三结义”就是哥儿仨 “孤独一枝”,你们是亲兄弟 “孤独”在一枝上。 </p><p class="ql-block">乙 我哥儿俩。 </p><p class="ql-block">甲 也对 “桃园三结义”应当哥儿仨,给“孤独”下去一枝,剩哥儿俩啦。乙 我呀,哥儿一个。</p><p class="ql-block"> 甲 也对,“桃园三结义”本应哥儿仨,可借你命中孤独就落你这么一枝。 </p><p class="ql-block">乙 我哥儿四个。</p><p class="ql-block"> 甲 也对呀, “桃园三结义”本应该哥儿仨,又“孤独”出一枝来。</p><p class="ql-block"> 乙 啊,上下“孤独”,那我哥儿五个。 </p><p class="ql-block">甲 你哥儿几个都没关系。</p><p class="ql-block"> 乙 怎么?</p><p class="ql-block">甲 你慢慢“孤独”去吧。</p><p class="ql-block"> 乙 我没事儿尽“孤独”啊。</p><p class="ql-block">相声是一门艺术,写好相声实属不易。你可以没文凭,绝不能没文化。</p><p class="ql-block"> 2021 01 26於津</p><p class="ql-block"> 无尘</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