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两皇帝 天人共辉煌

边兴民

<p class="ql-block">  庚子年岁末,因事去西安,抽空到乾县,畅游了乾陵景区,目睹了乾陵地形地貌,聆听了导游小姐的乾陵介绍,购买并阅读了武则天和乾陵的小册子,走访了当地居民关于武则天的典故和轶事,圆了多年游乾陵探究竟的好奇心愿,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弘道元年(683年),武则天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乾陵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后乾陵工程继续进行。神龙二年(706年),武则天葬入乾陵。</p><p class="ql-block"> 乾陵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景区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他的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从埋葬者的身份来说,他们既是一对夫妻,又是两朝皇帝,一个“李唐”,一个“武周”,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夫妻两朝皇帝陵。</p> <p class="ql-block">  武则天(624—705),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yue)次女,母亲为隋朝皇室遂宁公杨达之女,祖籍并州文水县(山西省文水县)。</p><p class="ql-block"> 武士彟从事木材生意。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多次在武家留住。后李渊起兵反隋,武家资助钱粮衣物。唐朝建立后,武士彟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十二岁时,武士彟病逝,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及武元爽等落井下石,对其母失礼,武则天随母亲从荆州搬回长安。 </p><p class="ql-block">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洛阳,听说武则天仪容举止美丽端庄便召其入宫,封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p><p class="ql-block">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按惯例武则天应与嫔妃们一同入感业寺为尼,但她与唐高宗李治藕断丝连。永徽元年(650年)五月,李治入感业寺进香,与武则天互诉衷肠。王皇后为了打击萧淑妃,求李治将武则天纳进宫中,李治应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服丧期满,武则天入宫,生下长子李弘,并于次年五月升为二品昭仪。</p><p class="ql-block"> 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王皇后看望并逗弄公主玩耍之后,武则天乘机将其女儿掐死,盖上被子掩饰。恰好李治来到,武则天假装看孩子,发现女儿已亡便嚎啕大哭。身边人皆说:“皇后刚刚来过。”王皇后解释不清,李治产生了“废王立武”的念头。次年六月,后宫传王皇后与其母柳氏行厌胜术,李治大怒,将柳氏赶出皇宫。欲封武则天为一品宸妃,宰相韩瑗等反对。长孙无忌等元老大臣把持朝政,李治“废王立武”受挫。</p><p class="ql-block"> 中书舍人李义府支持“废王立武”,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积极响应,功臣李勣说“此乃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李治颁诏:以“阴谋下毒”罪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武则天立为皇后。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贬出京师。</p><p class="ql-block">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武则天代理朝政。二人政见不合产生裂痕,武则天险些被废。龙朔元年(661年),武则天请禁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演滑稽戏艺人),李治采纳。麟德元年(664年),宰相上官仪起草废武诏书,武则天软硬兼施,废后未成。</p><p class="ql-block"> 李治时国力昌盛,武则天窜掇李治封禅泰山。按例皇帝初献,公卿亚献。武则天说:“封禅为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李治答应。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武后率内外命妇,前往泰山,随行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使节。车乘连绵数百里,声势浩大,场面壮观。</p><p class="ql-block"> 乾封二年(667年),李治病重,太子李弘监国。咸亨三年(672年),武则天命人根据自己的形象在洛阳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p><p class="ql-block"> 上元元年(674年),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武则天建言十二事,李治下诏颁行。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规定“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奖;“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惩罚。</p><p class="ql-block"> 上元二年,李治风眩症日重,欲让武则天摄政,宰相郝处俊谏阻。武则天召集文人修书,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密令学士朝廷奏议,分割宰相权力。同年,太子李弘病逝,立李贤为太子。调露二年,李贤因谋逆罪废为庶人,流放巴州。遂改立李显为太子。</p><p class="ql-block"> 永淳二年(683年)十二月,李治驾崩遗诏:太子李显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p><p class="ql-block">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李显拟任韦皇后父为侍中,裴炎力谏,李显怒曰:“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武则天以此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改立四子李旦为帝。武则天临朝称制,改元光宅,改东都洛阳为神都,赐宫城为太初宫。徐敬业等在扬州举兵反武,武命左玉钤、李孝逸率兵征讨,徐敬业等兵败自杀。</p><p class="ql-block"> 垂拱二年(686年),武则天制铜匦置洛阳宫城前接纳表疏,广开告密之门,所告之事符合旨意可破格升官,非实亦不问罪。同时任用索元礼、来俊臣等严官酷吏,大臣入狱能出来者百无一二。随着举报之风兴起,朝廷恐怖,大臣恐惧。武则天相继斩杀南安王李颖等十二人,鞭杀故太子李贤两个儿子,唐朝宗室杀戮过半,幸存者流放岭南。</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谋取李唐社稷,翦除唐朝宗室,引起诸王不安,欲举兵反抗。琅邪王李冲于垂拱四年(688年)在博州举兵,越王李贞在豫州策应。武则天派兵讨伐,李冲败亡,李贞自杀。武则天命周兴严加审讯,逼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自杀。</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令薛怀义建明堂,铸大像,于明堂北建五层高天堂。武承嗣使人凿白石为文:“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称出于洛水,自然天成。武则天大喜,自加尊号“圣母神皇”。</p><p class="ql-block"> 载初元年(690年),侍御史傅游艺率众来洛阳,请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未准。百官及帝室宗亲、远近百姓计六万余人请愿,睿宗李旦亦请赐姓武氏,武则天准。九月九日,武则天亲临则天门,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尊号“圣神皇帝”。睿宗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p><p class="ql-block"> 天授二年(691年),法明等撰《大云经》,尊武则天为弥勒佛化身。武则天命两京各置大云寺一所,藏《大云经》,并将佛教地位提至道教之上。</p><p class="ql-block"> 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命王孝杰与阿史那忠出征西北,大破吐善,收复龟兹、疏勒、于阗、碎叶等安西四镇,设安西都护府。群臣反对,武则天坚持增兵,西北从此安定,再无叛乱。</p><p class="ql-block"> 次年,武则天听信谗言,杀皇嗣李旦妃子刘氏、窦氏,降封皇孙李成器、恒王李成义为郡王。 </p><p class="ql-block"> 长寿三年(694年),武三思请以铜铁铸天枢,立于端门外,以歌颂武皇功德。武则天亲题:大周万国颂德天枢。</p><p class="ql-block"> 证圣元年(695年)正月十六日,薛怀义纵火烧天、明二堂,武则天下诏重建。腊月,武则天登嵩山,封神岳,大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p><p class="ql-block"> 万岁登封元年(696年)三月,明堂落成。五月,营州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造反,武则天派曹仁节征讨,全军覆没。再派武攸宜、王孝杰讨伐,大败而归。次年,武则天铸九鼎,依照各自方位列于明堂。派武懿宗、娄师德等率兵讨伐孙万荣,孙万荣被杀,余党降突厥。来俊臣欲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诬李旦、李显谋反。诸王与太平公主揭发其罪行,下狱处以极刑。武则天知其共愤,历数其罪状,没收其家财。</p><p class="ql-block"> 圣历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太子位,宰相狄仁杰建言劝阻,武则天秘密把李显接回洛阳。吉顼、张易之、张昌宗求立李显为储君,李旦亦请逊位于李显,武则天决定立李显为皇太子。</p><p class="ql-block"> 张易之、张昌宗年少姿美,常傅朱粉、穿着华丽。武承嗣、武三思等争相追捧。暮年武则天疾病缠身不能上朝,将二张作耳目。二张渐干政,陷宰相魏元忠,与大臣结怨,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紧张,永泰公主与武延基、李重润等私议二张被处死。</p><p class="ql-block">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张易之、张昌宗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密议,佯称二张谋反,率禁军入宫政变,杀二张,围集仙殿,逼武则天退位。武则天逊位于李显,徙居上阳宫。李显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朝结束。二月,唐朝复辟,复称神都为东都。腊月十六日,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遗诏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二年(706年)五月,武则天与李治合葬乾陵。</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不平凡的一生,在治国理政上她功勋卓著:</p><p class="ql-block"> 1、她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她把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逐出朝廷,赶下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地位的终结,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她积极扶植庶族地主官僚阶层,从庶族地主中招揽、培养人才,破格任用,巩固统治基础:她完善了科举制度,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扩大了文武官员选拔范围。</p><p class="ql-block"> 2、她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提拔贤才。对贪赃枉法的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对于政绩突出、廉洁自律的贤才则破格提拔重用。她赏罚严明,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众英贤争为其用。</p><p class="ql-block"> 3、她广开言路,注意纳谏。设铜匦(小箱子)鼓励群臣上书言事。对直言敢谏者十分敬重,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不予追究。在她统治时期,直言敢谏蔚然成风,对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 4、他任用酷吏,铁腕执法。为巩固政权,武则天采用严酷手段,毒杀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称帝第二年,用酷吏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万岁通天二年又杀了酷吏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p><p class="ql-block"> 5、经济上,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在建言十二事中,她建议“劝农桑,薄赋役”。考核官员以发展农业生产为重要标准,对“田畴开辟,家有余粮”者奖;对“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罚。为推广先进生产经验和技术,她召集专家编撰《兆人本业记》下发到农家,对发展农业生产振兴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6、她执政时期,社会安定,百业兴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长足的发展。户口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这样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p><p class="ql-block"> 7、她重视文化建设,召集周茂思、范履冰等人编纂《要览》《字海》《乐书要录》等。其中,《字海》收录了武则天首创的则天文字,《乐书要录》是唐代具有很高史料和学术价值的乐律文献,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8、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强大帝国的战力和尊严。她执政15年,与西域、北方、东北等周边各国的大小战争时起时伏,以胜居多,维护了大唐帝国的疆域和尊严。</p><p class="ql-block"> 9、她能诗能文,擅长书法,精于乐舞。她智略文史,颇有诗才。著《垂拱集》《金轮集》《臣轨》,《全唐诗》收录其诗46首,《全唐文》录其文4卷。她精于书法,擅长飞白书和行草书,“升仙太子碑文”被历代书法家视为书法艺术珍品。她酷爱诗歌乐舞,创作大量雅乐作品,《天授乐》、《长寿乐》、《鸟歌万岁乐》、《圣寿乐》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她精心打造宫廷乐队,“武皇十万宫廷乐舞”史上罕见,对唐代音乐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如何评价武则天,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唐朝前期,儒家思想还没占据统治地位,对武则天的评价比较客观公正,能充分肯定她在治国理政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思想逐步占领统治地位和舆论阵地,对武则天的评价由正面逐步走向反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武氏进行了严厉批判;程朱理学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导致对武则天的评价标准发生了根本转变;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达到了登峰造极和极尽污蔑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代帝王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看其是否解决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否推动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是否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武则天做了许多好事,功大于过,不愧为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好皇帝,正向毛泽东主席所说: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p><p class="ql-block"> 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武则天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受历史和社会的局限,她的封建君主思想比较严重:他信奉迷信,好大喜功;任用酷吏,排除异己;生活糜烂,放纵男宠等行为均应遭到摒弃。</p> <p class="ql-block">进入乾陵景区</p> <p class="ql-block">  在导游小姐引导下,我们把视线转到乾陵。站在梁山主峰向南瞭望,不难发现乾陵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乾陵所在的梁山是由三座山峰所组成,巍峨的梁山主峰成为陵丘,梁山山脊成为神道,梁山南面的两座山峰成为陵园的天然门户。神奇的是,当您从东边遥望时,乾陵的身影犹如一位美丽的女士静卧在天地之间,北峰最高,为睡美人的头;南两峰较低,为睡美人的胸。人们形象的说,武则天头枕梁山,脚蹬渭水,体现了中华文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山体,女皇武则天又埋葬于此,不少人感叹说,在中国的帝王陵墓中,唯有乾陵可以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并驾齐驱。乾陵独创了多个中国第一:</p><p class="ql-block"> 1、历代皇陵之冠。乾陵修建于盛唐时期,从公元684年动工,经历武则天、中宗、睿宗三朝皇帝,历时57年。陵园地面建筑仿唐长安城格局,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陵园内原有城垣两重,内城占地230万平方米,外城“周80里”。乾陵是唯一有双重城垣的陵墓,反映了中国古代都城的整体格局。陵园占地100余公顷,规模宏大,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石雕高大浑厚,堪称“历代皇陵之冠”。</p><p class="ql-block"> 2、依山为陵的典范。如果说唐太宗的昭陵开创了“依山为陵”的先例,那么乾陵就是依山为陵的典范。乾陵修建时间长达57年,创建了围绕山峰安置陵寝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效果,奠定了唐代“依山为陵”葬制的基本模式,它包括内外两重城墙、一座陵寝、一对天然阙台、一条笔直宽阔的神道、对称排列的成组石雕和群雕,整个设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成为后代帝陵尤其是明、清帝陵修建的偶象。著名作家陈忠实说:“只有当您站在汉武帝刘彻陵前时,才能感受到一代帝王的沉雄大气;当您站在乾陵通视司马神道时,才能体会到女皇的伟大。”</p><p class="ql-block"> 3、恢弘的石雕艺术博物馆。乾陵原有地表石刻一百多件,分布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外,其中113件集中在南朱雀门外神道两侧,由南向北依次对称排列,有石柱(华表)、翼马、鸵鸟、仗马和牵马人、直阁将军、无字碑、述圣纪碑、六十一蕃臣像和石狮。它们以陈设位置的高低层次和数量差异,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陵园最庞大的石雕群,代表了唐代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和石雕艺术,所以乾陵被冠以“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4、灿烂夜空的巨大星团。千百年来,乾陵的主人武则天,人们对她褒贬不一,给人留下太多的遗憾。诸如:她如何从唐太宗的才人变成唐高宗的皇后?她又如何在一个男性统治的世界里成为声威赫赫一代女皇?她的大周王朝如日中天,为何又及身而止,不顺理成章传给武氏后人?她推翻了李唐王朝,建立了武周政权,为什么李唐的子孙视她为自己的皇帝,对她尊奉有加呢?她留下的无字碑为何空无一字?……武则天为李治所修建的乾陵,为何将李治的《述圣纪碑》立在神道西侧,而自己的《无字碑》立在神道东边?唐代帝陵均已被盗,为何唯独乾陵保存完好?乾陵“六十一蕃臣”再现了唐朝的外交盛况,为何他们都没了头?……这一系列谜团,留给世人无限的猜测和想象!</p> <p class="ql-block">  游览乾陵景区,就从梁山南二峰的天然双阙起步,向南张望,一条笔直的司马神道向南延伸,消失在茫茫视线中;往北眺望,宽阔的司马神道两侧,依次对称排列着两列石雕群像。端立首位的是1对高达8米有余的八棱柱石华表,这是帝王陵墓的标志,其造型昭示着生命长存的理念和古代先民对人类生殖行为的崇拜。接着是一对昂首挺胸、浑圆壮观的石刻翼马,马身两翼雕以卷云纹,似有腾飞之势。翼马之北是1对优美的高浮雕鸵鸟,是唐王朝同西域人民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象征。紧接鸵鸟的是5对配有驭手的石仗马和10对高4米左右的石翁仲(直阁将军)。</p><p class="ql-block"> 陵园内城的四门之外,还蹲踞着4对8尊高大雄伟的石狮,以朱雀门外的最为雄伟。这对石狮昂首挺胸,巨头披鬃,瞋目阔口,两足前伸,身躯后蹲,凛然挺拔如泰山。置石狮于陵前,增加了陵园的神圣和威严气势。</p><p class="ql-block"> 六十一蕃臣像,乾陵朱雀门外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石人是唐王朝属下的少数民族官员和邻国王子、使节,在唐高宗李治入葬时参加葬礼的场景,武则天为炫耀大唐威势,将他们的雕像立于陵前。石人像背部刻有国别、官职和姓名,字迹可辨认者有“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六十一蕃臣”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也有翻领紫袖。他们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谦恭,仿佛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这些石像都没有脑袋,传说不一:考古学认为,明嘉靖三十五年,陕西华县发生11级地震,80多万人死于地震中。乾陵距华县100多公里,可能是造成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民间传说石像的头是被百姓砍掉的。明朝初年,外国使节到乾陵参观,发现自己的祖先在这里给皇帝守陵,有损国格人格,自尊心受到伤害,便雇人趁着夜色践踏庄稼,第二天煽风点火说是石像妖孽所为,要保护庄稼就得砍掉它们的脑袋。群众信以为真,便把石像的头全砸掉了。</p> <p class="ql-block">  乾陵犹如一位美丽的女士静卧在天地之间。</p> <p class="ql-block">  站在乳峰之间向南眺望,笔直的司马神道伸向远方,消失在茫茫视线中。</p> <p class="ql-block">  站在南二乳峰中间向北仰望,宽阔的司马神道直通梁山主峰。神道两侧对称排列的华表、翼马、鸵鸟、仗马、牵马人、直阁将军等雄浑壮观。</p> <p class="ql-block">  华表,又称石望柱、石柱或谤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的标志性建筑,乾陵石柱位于二乳峰之间的司马道上,由基座、柱身、柱头三部分构成。柱高7.8米,重约40吨,基座方形,其上雕覆莲瓣;柱身呈八棱柱形,饰蔓草瑞兽纹;柱头为仰莲座承托八棱托盘,盘上置球形柱头。</p> <p class="ql-block"> 翼马</p> <p class="ql-block">  鸵鸟</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5对驭手与石仗马,分别置于司马道两侧。</p> <p class="ql-block">  石翁仲又称直阁将军,置于司马道两侧,共10对。</p> <p class="ql-block">  南朱雀门外东西阙楼。阙楼,设置于宫殿、陵园前,一般在墩台上修建亭楼,故称阙楼。为礼仪牲建筑,分为门阙和角阙。等级最高者为三出阙。乾陵内城四门外均设三出阙楼。</p> <p class="ql-block">  东阙楼</p> <p class="ql-block">  西阙楼</p> <p class="ql-block">  无字碑</p><p class="ql-block"> 无字碑北靠东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巍峨壮观,雕刻精美,为历代群碑之冠。无字碑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98.8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线刻而成腾空飞舞的巨龙,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宋金以后,有人题字于碑,元、明、清各代,逐步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1135年,《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以女真文字刻写,旁有汉字译文。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文化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述圣纪碑</p><p class="ql-block"> 述圣纪碑位于司马道西侧,北靠西阙,东与无字碑相对,是武则天亲撰、其子唐中宗李显书丹,为唐高宗歌功颂德的一通功德碑。述圣纪碑记述高宗文治武功,开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在乾陵之前,帝王的陵墓不树碑,墓内也不放墓志铭,乾陵突破了这一惯例,因此述圣纪碑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六十一蕃臣像,又称王宾像,为唐高武时期臣服于唐朝的周边部族和国家首领形象。是唐王朝和周边部族、国家人民友好的见证。初立时,石像背部皆镌刻国名、族别、官职、封爵及姓名。蕃臣石像原置64尊,现存61尊,头部均残缺。</p><p class="ql-block"> 图为东侧蕃臣像。</p> <p class="ql-block">  西侧蕃臣像</p> <p class="ql-block">  狮子原产于非洲和西亚,汉代作为异兽由西域进贡而来,是古代中国和非洲、西亚人民友好的见证。帝陵前放置石狮始于乾陵,乾陵内城四门均安置石狮。石狮蹲居于大门两侧,前肢挺立,神圣之态不可侵犯,彰显了唐王朝的强盛和威严。</p> <p class="ql-block">  唐高宗乾陵</p> <p class="ql-block">  乾陵碑</p> <p class="ql-block">  梁山主峰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通向乾陵主峰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梁脊远眺二乳峰,</p><p class="ql-block"> 云遮雾障视不清;</p><p class="ql-block"> 神道直达南天外,</p><p class="ql-block"> 欲神欲仙瑶池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仿唐乾陵地宫</p><p class="ql-block"> 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至今已1300多年。乾陵是唐代十八座帝王陵中唯一未被盗掘的皇陵。根据史书记载、经考古勘探并参考唐代陪葬墓室结构,乾陵管委会于1994年建成了“仿唐乾陵地宫”。地宫为砖土结构,全长200多米,整体呈斜坡状,分为唐代文化和墓室结构两大部分。地宫以讲述武则天生平事迹为主,向人们再现了女皇武则天驾驭群臣、一统天下的女皇风采。</p> <p class="ql-block">  唐宫乐舞</p> <p class="ql-block">  打马球比赛</p> <p class="ql-block">  召见使者</p> <p class="ql-block">  运筹帷幄</p> <p class="ql-block">  微服私访</p> <p class="ql-block">  唐宫春月</p> <p class="ql-block">  登基大典</p> <p class="ql-block">  地宫仙界</p> <p class="ql-block">  地宫仙境</p> <p class="ql-block">  地宫仙境</p> <p class="ql-block">  阴曹正堂</p> <p class="ql-block">  寝宫</p> <p class="ql-block">  乾陵博物馆建于1978年,坐落在唐永泰公主墓遗址上。馆藏文物一百余件,有色彩亮丽的唐三彩、雕刻精美的石椁线刻画以及绚丽多彩的唐墓壁画,还有做工精美、雕刻细腻的金银玉器和铜镜,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盛唐文化的精彩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永泰公主墓</p><p class="ql-block"> 永泰公主(684—701)名叫李仙蕙,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公元700年被封为永泰郡主,嫁于武则天的娘家侄孙魏王武延基。因于哥哥懿德太子李重润、丈夫武延基三人议论武则天的晚年私生活,被武则天逼令自杀,年仅17岁。当时葬于河南洛阳,中宗李显复位后,下诏追封为“永泰公主”,陪葬乾陵。</p><p class="ql-block"> 永泰公主墓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1960年至1962年发掘清理,是发掘唐代女性陪葬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属“号墓为陵”。地宫保持了原始的“土洞、砖式”结构,此墓虽然被盗,仍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1300余件,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原始唐墓地宫带给您的神秘,还可欣赏到造型精美、被定为国宝级文物的高级葬具“石椁”,尤其是有着“中国古代第一美女”之称的唐代仕女,让您从中了解唐代人的审美观点。</p> <p class="ql-block">  章怀太子墓</p><p class="ql-block"> 章怀太子李贤(655—684),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次子,675年册封为皇太子。曾屡次奉诏监国,“处事明审,为时论所称”。他曾为范晔的《后汉书》作注,在我国史学界颇有名气。因不满武则天专政,后又在太子宫私藏兵器被发现,于是,废李贤为庶人,贬至四川巴州,684年,死于巴州公馆,葬于巴州,时年31岁。唐中宗李显即位,由巴州迁回长安,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追谥为“章怀太子”,并迁其妻清河房氏与之合葬。</p><p class="ql-block"> 章怀太子墓于1971年7月至1972年2月发掘清理,此墓打开后,简直就是一座地下画廊,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被称为国宝级的《马球图》、《狩猎出行图》;还有反映唐代外交的《客使图》等等,再现了1300多年前唐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场景。还有色釉亮丽、体型高大的唐三彩,多属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懿德太子墓</p><p class="ql-block"> 懿德太子李重润(682—701),唐中宗李显的长子,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长孙。公元701年,因与妹妹永泰郡主、妹夫武延基窃议武则天晚年私生活,被武则天责令杖杀,年仅19岁。中宗李显复位后,追赠为皇太子,谥曰“懿德”。公元706年将其灵柩由洛阳迁至陕西,以帝王礼陪葬乾陵,并与宰相裴粹的亡女冥婚合葬。</p><p class="ql-block"> 懿德太子墓于1971年7月至1972年2月发掘清理,地宫全长100.8米,由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8个便房、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组成。该墓是迄今为止陕西境内已发掘唐陵陪葬墓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属“号墓为陵”。墓中很多礼制建筑属帝王等级:如地表放置华表、地宫绘制的阙楼仪仗图、列戟图等等,在此可感受到帝王陵墓带给我们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言犹未尽,随口问导游:乾陵是国内珍贵的旅游资源,当地政府是如何利用这个资源发展经济的呢?一句话打开了导游的话题,她说:我们县强力推进乾陵大景区规划建设,紧紧抓住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机遇,以“一区一园两街两镇"为重点,参照国内外旅游景区建设经验,制定了乾陵旅游景观区总体发展规划,稳步推进乾陵大景观区的建设工作。新规划将充分展示乾陵旅游品牌的新姿态、新形象。我们将着力唱响历史文化音符,努力提升历史文化品味,凸显乾陵文化特色,打造乾陵文化亮点。不出数年,一个饱含浓厚盛唐文化、彰显昔日辉煌的乾陵景观将与广大游客见面。欢迎您的再次光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