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山鹰之国

田雨

<h1><b>前言</b></h1><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旅行路线是旅行社安排,早餐后,从黑山共和国的波德戈里察市乘车赴阿尔巴尼亚城市克鲁亚,时间是2019年7月6日三天。</p><p class="ql-block"> 克鲁亚城是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b>斯坎德培</b>的出生地,气候凉爽,风景迷人,海拔4000多英尺,阿尔巴尼亚著名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克鲁亚古城最著名的是克鲁亚古城堡,该城堡始建于公元 5—6世纪,在东南陡峭的山坡依山而建,是阿历史上最有名的城堡之一。</p><p class="ql-block"> 古城堡旁边坐落着斯坎德培博物馆,馆体依托险峻的高山而建,构成克鲁亚城独特的一景,宛如一座纪念碑,让阿人永远记住这个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 山城里有一条古集市街,两旁皆为木造平房,路面由光滑的小石头铺成,商品主要是古董文物、地毯之类,是典型的阿族传统风格(如果幸运的话,您在这里还可以淘到和中国五、六十年代有关的杂志或书籍)。</p><p class="ql-block"> 从这里行车26公里前往阿尔巴尼亚首府地拉那,参观众多的城市建筑及街道风貌,参观前领导人恩维尔.霍查曾经的住所。</p><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山地占去国土的三分之二,农作物并不充足。属喀斯特地貌,资源并不富饶。行车所到之处,民众住房居多,难见辉煌的建筑群。夏季气候干燥炎热。</p><p class="ql-block"> 由于历史上,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同属社会主义,中国对阿援助多,俩国交往也就多,尽管现在阿已经全面实行资本主义,但是几代人受共同思想的教育与共同经历的社会主义建设,你会发现这里的人的意识与我们的思维有相仿之处,城市建筑也感觉似曾见过。总之,有熟悉的感觉,不像到了欧洲其它国家那种完全陌生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人对中国到来的客人是十分友好,随处可以感受。</p> <h5>阿尔巴尼亚行程图,从黑山共和国进,出到马其顿(走马观花的行程)</h5> <h5>阿尔巴尼亚是个山地之国</h5> <h5>靠近亚得里亚海的风光</h5> <h5>阿尔巴尼亚亚得里亚海海滨风光</h5> <h1><b>第一部分、阿尔巴尼亚简介</b></h1><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是一个山地之国,物产算不上丰富,历史上不是欧洲、亚洲霸权统治者青睐之地,没有太多灿烂辉煌的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马其顿,东北是塞尔维亚,北接黑山共和国。</p><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是伊利里亚人,14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几个封建制公国,1415年起被奥斯曼帝国统治近500年,1912年独立,1928年建立阿尔巴尼亚王国,1946年1月11日,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1976年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东欧剧变后,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p><p class="ql-block"> 国土总面积为28748平方公里(河北省面积188000平方公里、河北省的六分之一,北京市16410平方公里、比北京大三分之二),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3/4。西部沿海为平原,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东部为迪纳拉山脉南延部分,一般海拔1000-2000米,最高峰耶泽尔察山,海拔2694米。山间多河谷盆地。山脉西侧是海拔200-1000米的丘陵。</p><p class="ql-block"> 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4摄氏度,最高达41.5摄氏度;最冷为一月份,平均气温7摄氏度,最低达零下10摄氏度。</p><p class="ql-block"> 1994年阿尔巴尼亚全国共分为12个省,36个区。</p><p class="ql-block"> 主要城市有:培拉特、萨兰达、吉诺卡斯特和都拉斯。</p><p class="ql-block"><br></p> <h5>阿尔巴尼亚山地之国城镇沿山坡而建</h5> <h5>房屋是石头砖木结构,山区房屋外墙多是白色</h5> <h5>地拉那城市景观</h5> <h5>地拉那城市景观</h5> <h1><b>第二部分、首都地拉那</b></h1> 地拉那位于伊什米河畔,距亚得里亚海岸27公里。人口76.4万(2011年)。境内多山,地中海气候。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第一大城市和主要工业中心。<div> 市中心有斯坎德培广场,广场附近有清真寺(1819年建成)、索古王朝的王宫、民族解放战争博物馆、俄罗斯式建筑文化宫和国立地拉那大学。</div> <h1><b>1、地拉那的城市景观</b></h1> <h5>地拉那市容景观</h5> <h5>地拉那广场附近街道建筑</h5> <h5>地拉那城市标志</h5> <h5>街道的花园雕塑</h5> <h5>阿尔巴尼亚街头宣传栏</h5> <h5>法庭门口-打卡地标</h5> <h5>政府大街左右是政府办公大楼</h5> <h5>原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总书记恩维尔.霍查住宅(斯坎德培广场附近离上图政府大街不远)</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地拉那的街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商业大街</span></p> <h5>老街道</h5> <h5>一家人</h5> <h5>地拉那的青年人</h5> <h5>地拉那的警察</h5> <h5>休闲的人群</h5> <h5>地拉那售货员对中国游客非常友好</h5> <h5>售货员忙着打招呼“再见”</h5> <h1><b>2、地拉那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广场</b></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地拉那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广场景观</span></p> <h5>地拉那斯坎德培广场</h5> <h5>国家歌剧院</h5> <h5>国家博物馆</h5> <h5>斯坎德培七月地拉那天气干热,广场洒水降温(阿尔巴尼亚是个山地国家,而且,山岗往往是喀斯特岩石,土地比较贫瘠,内陆干燥炎热)</h5><p class="ql-block"><br></p> <h5>国家博物馆</h5> <h5>冲凉的孩子</h5> <h5>广场上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塑像</h5> <h5>民族英雄斯坎德培正面塑像</h5> <h5>地拉那城市图标</h5> <h1><b>3、特梅莎东正教修道院</b></h1> <h5>地拉那特梅莎东正教修道院钟楼</h5> <h5>地拉那特梅莎东正教修道院</h5> <h5>教堂内部</h5> <h5></h5> <h5>耶稣至顶</h5> <h1><b>第三部分、阿尔巴尼亚的碉堡</b></h1> <p class="ql-block">碉堡</p><p class="ql-block"> 阿尔巴尼亚曾经是世界上人均碉堡最多的国家,有“碉堡王国”的“称誉”。</p><p class="ql-block"> 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的国家,分布着几十万座碉堡,这是独特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初,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反美反苏,与意大利、希腊、南斯拉夫等邻国也存在历史宿怨或者领土纠纷。国门之外,四望皆敌垒。</p><p class="ql-block"> “一手拿镐,一手拿枪”的口号下,全民动员建造碉堡。</p><p class="ql-block"> 在田野上,隔几百米就有一排碉堡,公路两侧、山顶山腰、房前屋后,度假沙滩上都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碉堡。</p><p class="ql-block"> 这些地堡现在是历史遗迹了,除了供游客参观,它记载了阿尔巴尼亚不可割裂的一段历史。</p> <h5>历史遗留下,现在用于旅游参观的地堡</h5> <h5>地拉那军事地堡</h5> <h5>地拉那用于旅游参观的地堡</h5> <h5>分布在田野的军事地堡一排看到三个</h5> <h5>分布在田野的军事地堡</h5> <h1><b>第四部分、阿尔巴尼亚--欧洲社会主义的明灯、中阿友好时代遗迹</b></h1> <h5>在阿尔巴尼亚看到的毛爷爷的像章(左下角是中国国旗、右是阿尔巴尼亚国旗)</h5> <h5>当年的阿尔巴尼亚访华演出票画面</h5> <h5>当年,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的米格19战斗机</h5> <h5>当年,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的米格19战斗机</h5> <h5>当年,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的米格19战斗机</h5> <h5>当年,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的米格19战斗机,现在属于历史遗迹供参观之用</h5> <h1><b>第五部分、克鲁亚古城</b></h1> <div>克鲁亚</div> 克鲁亚城是从平原通往出海口的要塞。克鲁亚古城堡始建于公元5—6世纪,在东南陡峭的山坡依山而建,是阿尔巴尼亚历史上最有名和最重要的城堡之一。<div> 它是1443-1468年,克鲁亚是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斗争中心,也是斯坎德培的家乡。</div> <h1><b>1、克鲁亚古城景观</b></h1> <h5>站在克鲁亚古城远眺</h5> <h5>从山下看克鲁亚古城</h5> <h5>残存古堡墙</h5> <h5>古城远眺(房顶长廊是古城旅游品市场)</h5> <h5>古城现代建筑依山二布局</h5> <h5>古城堡景观</h5> <h5>通往古城堡之路,千百年来路人留下印迹</h5> <h5>弹唱着过去的歌谣</h5> <h5>古城堡街道</h5> <h5>斯坎德培博物馆的原址,在12世纪时,是十字军东征的城堡</h5><h5><br></h5> <h5>与阿尔巴尼亚girl合影</h5> <h1><b>2、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博物馆</b></h1> <h5>斯坎德培博物馆建成于1982年11月1日,是阿尔巴尼亚最著名的旅游景点</h5> <h5>古堡博物馆大门</h5> <h5>门前</h5> <h5>博物馆内</h5> <h5>与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博雕塑</h5> <h5>1443-1468年,克鲁亚是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斗争中心</h5><h5>博物馆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博群雕像</h5> <h5>反应独立战争的名画</h5> <h5>名画</h5> <h5>趣影</h5> <h1><b>3、古城旅游品市场</b></h1> <h5>克鲁亚古城旅游品市场</h5> <h5>旅游商店、明信片、老年代纪念章</h5> <h5>挂毯</h5> <h5>琳琅满目</h5> <h5>地面锃亮的鹅卵石是喀斯特地貌的碳酸盐石头</h5> <h5>这里可以找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毛爷爷像章、红宝书等等老物件</h5> <h5>与阿尔巴尼亚导游来个“哈依、希特勒”</h5> <h1><b><i>旅游结束,顺便说声、再见!</i></b></h1><p class="ql-block"> 2021.02.01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