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委婉抒情的曲剧伴唱音乐在剧场回荡,具有江南写意风格的纱幕随伴唱音乐徐徐升起,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幅江南水乡画面。幕内一声“四九,快走啊——”,梁山伯偕书童四九上场……广为传颂的梁祝爱情故事,在河南省儿童影剧院以曲剧的形式再次进行了搬演。</span></p> <p class="ql-block">本剧导演蒋洪广先生为演员说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伯赶路》</span></p> <p class="ql-block">梁祝结拜</p> <p class="ql-block">粱祝结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流传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影响深远,蜚声中外,被誉为“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千古绝唱”、“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像《白蛇传》一样,因为是一个广为大家所熟知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曾被京剧、越剧等多个剧种搬上舞台。尽管故事广为大家所熟知,但这次搬演依然吸引了不少戏迷观众前来观看。由于是在疫情管控期间,剧场座位观众数量受到限制,但大家戴着口罩观看演出的情形着实令人感动。演到动人之处和精彩之处,观众席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种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线上演出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草桥初会》</span></p> <p class="ql-block">梁山伯与祝英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曲剧青春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上进行了加工提高,使之更适合曲剧,更适合胡秀琴、牛艳荣两位主演的表演风格和演唱风格,取得了较好的剧场效果。观众的现场反应,是衡量一个剧目演出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准。由此看来,我认为该剧的演出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剧本的文学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曲剧青春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剧作者在越剧、曲剧同名戏曲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改编,故事框架和基本故事情节保持不变,但在场次、人物、情节上进行了精简,使故事情节更加精炼,同时在唱词上进行雕琢,使其文学化、情感化,进一步提升了该剧的文学品位。作品以出自《诗经·周南·桃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作为主题词贯穿始终,更是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悲剧色彩。与此同时,编剧原长松在原有唱词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提高,使其更富于文学色彩和情感色彩。如第二场“英台托媒”中英台的一段唱词:“睡梦中忽觉身上暖,原来是梁兄解青衫。身上温暖心更暖,幸福花儿开心间。这青衫,他为我披了多少次?这青衫,几度为我遮风寒?这青衫是梁兄的仁厚和良善,这青衫是梁兄的心意和挂牵。这青衫是英台的仰慕和眷恋,这青衫是英台的幸福和心安。三载同窗芳心动,丝丝情愫萌心田。青衫啊,但愿得常在身朝朝暮暮。青衫啊,但愿得长相守岁岁年年。”可谓情真意切,饱含深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年同窗》不羡神仙……</span></p> <p class="ql-block">梁山伯与祝英台</p> <p class="ql-block">牛艳荣饰演……祝英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导演对全剧舞台呈现和艺术风格把握精准。二度创作方面,导演蒋洪广对全剧舞台呈现和艺术风格把握精准,为全剧演出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首先是全剧典雅清新的舞台呈现,舞美、灯光、服装等都在此理念下得到了有机统一和相互补充,使得该剧以一种别样的风格样式呈现在中原地区的戏剧舞台上,令观众耳目一新。其次是导演对全剧艺术风格的把握比较准确,前喜后悲,舞台调度很有章法,敢于固本求新。比如第五场“楼台相会”,梁祝二人互诉衷肠时,两条巨大的红绸自舞台上方垂下,两条红绸在抒情对唱中互相缠绕,寓意两人的心心相映,实际上以两条红绸的相互缠绕外化了两人的内心世界。此外,导演还善于把握舞台节奏,营造舞台氛围,为演员创造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便于演员发挥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观能动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剧场效果注重情感表达和以情感人。梁祝爱情故事是一个爱情悲剧,在舞台呈现上又属于前半部分喜、后半部分悲。第五场“楼台相会”中,梁山伯在得知祝英台将另嫁他人之后,梁祝二人凄怨悲伤的抒情、情深意切的表演和演唱,哀婉细腻的曲剧音乐,令人潸然泪下,剧场观众席中不时传来抽泣之声,让人为二人的不幸遭际鞠一捧同情之泪。与此同时,“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幕后伴唱,使悲剧氛围更加凝重。还比如第六场“情殇化蝶”,梁山伯悲痛欲绝的核心唱段,也同样非常感人:“欲把草桥当鹊桥,相思成疾入膏肓。执子之手成空想,与子偕老难成双。情断义绝空余恨,生死聚散两茫茫!”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该剧比较突出的一个艺术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梁祝的饰演者胡秀琴 牛艳荣与著名编剧齐飞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作曲:梁献君 配器:闫新建 梁山伯饰演者:胡秀琴,共同与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素君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年同窗》睡梦中……</span></p> <p class="ql-block">梁祝的饰演者胡秀琴 牛艳荣与著名剧作家齐飞老师,著名作曲家汤其河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胡秀琴饰演梁山伯 牛艳荣饰演祝英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物形象鲜活而生动。此次曲剧青春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为该团青年演员胡秀琴、牛艳荣量身打造的一部剧目。舞台上,梁山伯由女小生胡秀琴饰演,祝英台由牛艳荣饰演。女小生胡秀琴饰演的梁山伯英俊潇洒,演对手戏的牛艳荣饰演的祝英台则千娇百媚,二人青春靓丽,相互衬托,都在舞台上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为塑造好这梁山伯这个角色,导演还特邀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素君先生、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吴凤花老师担任艺术指导,使得舞台上由胡秀琴饰演的梁山伯,刚柔并济,把女小生区别于男小生的表演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印象深刻。两位老艺术家为该剧演出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整体舞台呈现典雅清新。赏心悦目、典雅清新,是现场观众对该剧的普遍评价。我想之所以大家有此评价,也是与该剧舞美设计陈彦博的舞台美术分不开的。该剧舞台美术的最大特色是具有诗意美、简约美,简简单单,却以少胜多。比如第二场“英台托媒”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书房中同窗共读,舞美是洁白的玉兰花、古香古色的窗棂、远山掩映的月牙儿,就像一幅画儿。第五场,圆窗、玉兰花同样把祝英台的家装扮得古色古香。与此同时,舞台灯光也参与了艺术创造,为剧中人物营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艺术世界。整个舞台面貌清新典雅,让人赏心悦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十八里相送》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祝英台饰演者牛艳荣与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刘青 侯庆祥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胡秀琴饰演……梁山伯</p> <p class="ql-block">祝英台与银心(牛艳荣与高玉惠)</p> <p class="ql-block">银心与四九(高玉惠与梁骓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唱腔音乐委婉抒情优美动听。曲剧音乐曲牌丰富,委婉细腻,长于抒情,广为观众所喜爱。该剧的唱腔音乐充分发挥了这一特质,不仅优美动听,而且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上起到了助推作用。唱腔设计是曲剧第一作曲梁献君先生,他固本求新,精心构架,合理借鉴运用了鲁西豫东一带的小调元素,定名为[琴书调]。为了使艺术对比更加鲜明,寓意更加深远,在“梁山伯”第一次上场和最后去世时,同一人物大胆地重复运用[满舟]这一曲牌,上场运用[喜满舟],去世运用[哭满舟]。第五场“楼台相会”以及第六场“情殇化蝶”中,之所以能有这么好的剧场效果,除了两位演员过硬的基本功以外,凄怨哀婉的唱腔音乐为悲剧风格的营造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空间。该剧大致运用了[满舟][琴书调][大汉江][剪尖花][老剪尖花][阳调][银扭丝][平垛][渭调][莲花落][太平年][鼓尾][二黄平][诗篇][慢垛][双叠翠][双翠鸟][扭丝垛][小桃红][一串铃][紧拉慢唱][僚子][四季春][哭皇天][哭书韵][秋思][哭滚白]等将近30个曲牌。此外,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旋律,也化用在幕间音乐之中,作为主题音乐贯穿始终,为全剧主题的传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梁山伯与祝英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十八里相送》之二</span></p> <p class="ql-block">节目单彩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然了,作为一部刚刚立上舞台的剧目,曲剧青春版《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并不是说完美无瑕。就目前的舞台呈现而言,还有一些有待提升的空间。比如“十八相送”一场,再强化一些舞台上人物的流动感会更好。第六场“情殇化蝶”,祝英台见到梁山伯之墓后,应该有一大段唱,这样情感抒发会更加酣畅淋漓,目前这段唱让观众感觉不够过瘾。结尾部分,舞台上出现的群舞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观众的想象空间,以虚代实,舞台效果会更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尽管如此,该剧的整体呈现还是瑕不掩瑜,赢得了线上线下观众的交口称赞。2020年8月28日19:30,该剧在河南省儿童影剧院演出的同时,也在戏缘APP上进行了线上同步直播,线上观众达25万之多,这也充分说明了观众对曲剧青春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喜爱程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楼台会》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楼台会》之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外,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河南青年艺术人才扶持计划”对我省青年艺术人才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曲剧青春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该扶持计划支持的一个项目。“河南青年艺术人才扶持计划”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继实施“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之后,为促进河南舞台艺术繁荣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引导全省文艺单位的艺术事业发展,传承创新地方戏曲,出台的一项针对青年艺术人才的扶持项目。该计划主要针对全省范围内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艺术人才进行扶持。“河南青年艺术人才扶持计划”的实施对促进青年艺术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为有发展潜质的青年艺术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更多像胡秀琴这样的青年艺术人才能在“河南青年艺术人才扶持计划”的支持下,增加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为戏曲艺术的人才队伍建设,为戏曲艺术的薪火相传贡献自己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撰稿: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院长吴亚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楼台会》之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伯辞世》</span></p> <p class="ql-block">化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诗人张家旺 《观曲剧“梁祝”有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梁祝是一部凄美的经典爱情故事,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自晋朝以来,传颂了一千多年。河南省曲剧团以全新的阵容,改编移植,重新搬上舞台,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古典唯美的舞台设计,清新素雅的服装,优美而不失传统的唱腔,动情的表演,生死契阔的主旋律,如泣如诉,如梦如烟,充分展示了河南曲剧的艺术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高山流水,君子之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草桥结拜,初遇知音,三载同窗,情深意长,十八相送,难舍难分,楼台相会,生死离别,双双化蝶,千古绝唱!曲未终而泪洗面,哀婉动人的爱情,荡气回肠的音乐,暗香浮动,穿过梁祝翩飞的花丛,琴音迷离,潺潺流水,诉说着生死的缠绵和凄美,让人甚为感动,回味无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梁山伯的扮演者胡秀琴深得名家传授,汲取越剧小生的表演技巧,扮相英气不凡,柔中带刚,具有浓厚的书卷气,唱腔明快,柔美而不媚俗,身段张弛有度,处处不失读书人的身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祝英台的扮演者牛艳荣扮相俊秀靓丽,嗓音纯净甜美,唱腔悦耳动听。她先后主演了《泪洒相思地》《红娘》《杜十娘》《芳草》等多部戏,深受广大戏迷观众的好评,在戏迷中有着极高的人气,她和胡秀琴在舞台上多次合作,配合默契,绝对是珠联璧合的黄金搭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要有很深的艺术内涵,要让观众引起共鸣,需要不断的修改、演练、磨砺出来的。一部戏的成功,离不开编导作曲的智慧和汗水、更离不开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祝贺曲剧《梁祝》首演成功,希望曲剧《梁祝》精益求精,臻至完美,广为流传!祝福河南曲剧日升月恒,蓬勃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张家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0年8月29日于郑州</span></p> <p class="ql-block">节目单彩页</p> <p class="ql-block">节目单彩页</p> <p class="ql-block">曲剧《梁祝》艺术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曲梁祝千古情,唯美化蝶在驿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辛丑春月,中原大地,春意盎然。“舞台艺术结硕果, 献礼建党一百年”。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在风景优美的驻马店鸣锣开赛,如火如荼。各大院团 ,好戏连台,琳琅满目,几十台精心准备的剧目,轮番上演,其中有一部戏更加引人注目,这就是曲剧《梁祝》。自2020年8月在郑州儿童剧院演出至今,倍受关注,核心唱段已被很多戏迷传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梁祝”是一部凄美的经典爱情故事,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自晋朝以来,传颂了一千多年。河南省曲剧团以全新的阵容,改编移植,重新搬上舞台,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古典唯美的舞台设计,清新素雅的服装,优美而不失传统的唱腔,动情的表演,生死契阔的主旋律,如泣如诉,如梦如烟,充分展示了河南曲剧的艺术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高山流水,君子之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草桥结拜,初遇知音,三载同窗,情深意长,十八相送,难舍难分,楼台相会,生死离别,双双化蝶,千古绝唱!曲未终而泪洗面,哀婉动人的爱情,荡气回肠的音乐,暗香浮动,穿过梁祝翩飞的花丛,琴音迷离,潺潺流水,诉说着生死的缠绵和凄美,让人甚为感动,回味无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梁山伯的扮演者胡秀琴深得名家传授,汲取越剧小生的表演技巧,扮相英气不凡,柔中带刚,具有浓厚的书卷气,唱腔明快,柔美而不媚俗,身段张弛有度,处处不失读书人的身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祝英台的扮演者牛艳荣扮相俊秀靓丽,嗓音纯净甜美,唱腔悦耳动听。她先后主演了《泪洒相思地》《红娘》《杜十娘》《芳草》等多部戏,深受广大戏迷观众的好评,在戏迷中有着极高的人气,她和胡秀琴在舞台上多次合作,配合默契,绝对是珠联璧合的黄金搭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梁祝》的导演是中央戏曲学院的蒋洪广先生。他对全剧舞台呈现和艺术风格把握精准,首先是全剧典雅清新的舞台呈现,舞美、灯光、服装等都在此理念下得到了有机统一和相互补充,使该剧以一种别样的风格样式呈现在中原地区的戏剧舞台上,令观众耳目一新。其次是导演对全剧艺术风格的把握比较准确,前喜后悲,舞台调度很有章法,敢于固本求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梁祝》的唱腔设计是国家一级作曲、著名曲胡演奏家梁献君先生。 他以几十年的创作经验,精心构架,创新而不失传统,合理借鉴运用了鲁西豫东一带的小调元素,定名为[琴书调]。该剧曲牌丰富,委婉细腻,长于抒情,运用了【满舟】【琴书调】【大汉江】【剪尖花】【阳调】【诗篇】【慢垛】【扭丝】【小桃红】【四季春】【哭书韵】等近30个曲牌。此外,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旋律,也化用在幕间音乐之中,作为主题音乐贯穿始终,为全剧主题的传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要有很深的艺术内涵,要让观众引起共鸣,需要不断的修改、演练、磨砺出来的。一部戏的成功,离不开编导作曲的智慧和汗水、更离不开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希望曲剧《梁祝》精益求精,臻至完美,广为流传!祝《梁祝》演出圆满成功,荣获大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1年4月11日于郑州张家旺</span></p> <p class="ql-block">节目单彩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彩蝶寻梦中原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河南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惊艳面世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8月28日晚,在省会郑州儿童剧院。一部哀婉凄艳的爱情悲剧缓缓拉开帷幕。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梁山伯与祝英台,结伴钱塘道上来。都知道,十八相送情切切,最痛心,惨然一别在楼台。无人知,我家有个小九妹,原来是,黄河岸边女裙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对惊天动地,生死不弃的爱侣,他们那流传已经一千七百多年的爱情凄美故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博闻强记、见惯不惊的现代人那迟钝、麻木的心田里,还能不能再激起丝丝涟漪……接连不断的叫好声已经回答了这一疑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梁山伯的扮演者是河南省曲剧团的当家小生胡秀琴,一双黑葡萄般大而有神的眼睛,扮相英俊秀美,表演自然真挚。她师承于豫剧王派艺术创始人王素君老师,亦曾受教于昆曲名家马玉森先生,还谦虚求教于越剧名家吴凤花老师,汲取越剧小生的表演技巧。在省曲经典剧目《红娘》《泪洒相思地》《风雪配》《清风亭》《秦香莲后传》《五女拜寿》《金钗记》《柜中缘》《梨花情》新版《风雪配》等剧目中都她俊逸潇洒的扮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祝英台的扮演者,是著名曲剧大师张新芳的再传弟子,曲剧表演艺术家刘青的亲传弟子牛艳荣。她扮相美、唱腔甜、戏路宽、艺品优,潜能大是位十分难得的曲剧优秀演员。她曾先后在《闫家滩》、《泪洒相思地》《梨花情》《婚姻大事》《芳草》《妻贤夫祸少》《杜十娘 》等剧中饰演主要角色。曾在《吕不韦》《婚姻大事》《飘扬的红丝带》《红高粱》《苏武牧羊》《《情系母亲河》《燕振昌》《憾天情》《单娘》《窦娥冤》等多部戏里担任独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样的师承,这样的积累,这样的青春年华,这样的完美组合,将会在曲剧舞台上燃起耀眼的火花。新颖的导演手法,美轮美奂的艺术追求,遵循戏曲艺术规律的破立并举,使这部戏在排练之时,便获得了大家的频频点赞。这种“跨剧种”的艺术碰撞和艺术凝结,必将给河南曲剧带来一部唱的久、走得远、留得住的优秀剧目。她将与:排的起、看得懂、坐得住、接地气、易传唱好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节目单彩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本剧的顺利排练和精彩呈现,于河南省曲剧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无私关怀是密不可分的。班子团结、团队过硬、纪律严明、风清气正,由此充分展示了河南省曲剧团在曲剧界龙头老大的精神风貌。河南曲剧《梁祝》此次特邀请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王素君老师和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吴凤花老师担任艺术指导;著名作曲家方可杰先生担任音乐统筹,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蒋洪广先生担任导演,编剧原长松;唱腔:梁献军、赵红梅、配器:闫新建;舞美设计陈彦博;服装设计崔婉星;中心化妆造型师宁会霞、李丽丽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总之,老百姓的满意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诚望大家多关注、多呵护河南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撰稿:青年编剧:胡建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