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何畏 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海涛、魏梓慧绘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发表于《连环画报》1979年第8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位作者简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何畏(1928年6月22日——2005年7月1日),曾用名何伯嵩,原籍四川宜宾,1928年农历5月初五出生于四川乐山五通桥。军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部队文化工作,作品涉及诗歌、戏剧、曲艺、小说、歌舞剧、歌曲、人物专访等多种形式</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5, 67, 76);">多种题材。其中,叙事诗有《相思树的传说》、《日月潭的传说》、《含冤树》等。</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离休后不仅笔耕不辍,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被《解放军烈士传》编辑部和北京新闻出版局聘为特邀编辑和报刊审读员,无偿为《解放军烈士传》多篇文章审查修改,亲自动笔为曾贤生烈士立传,为《十月》等杂志多篇文章审读;利用废弃材料制作软雕塑和纸造型艺术的探索,曾作公开展览、国内外交流和发表,并获得相关荣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叙事诗《相思树的传说》发表后,先后被地方电台配乐朗诵,被军内外一些文艺团体改编为歌剧、舞剧、连环画等形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海涛(1953年10月10日——2025年3月26日),河北河间人。自幼生活在北京,早年师从高燕、刘汉学习连环画创作,与高燕﹑姜吉维等老师合作出版了《新来的小石柱》、《带响的弓箭》等连环画,在启蒙老师郜宗远、姜吉维、李槐惠的指导下进行了绘画基础的学习。1976年入伍,服役期间为《相思树的传说》叙事诗创作配画,发表于《连环画报》1979年第8期。1980年转业任《农民日报》美术编辑,期间创作民间故事连环画《三斗杨跋扈》,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春秋》、《蓝色的海豚岛》等书籍创作插图。1988年定居意大利,其间在米兰等地举办画展;应梵提冈皇族之约绘制了教皇肖像并被收藏。后定居北京,从事中国画创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4年9月23日至27日,与张力、杨帆、陆保、高原、薄云共同在荣宝斋举办“墨海乐遊——中国画六人联展”。</span></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魏梓慧,军旅画家,上世纪70年代与</span>赵志龙、王征骅创作油画《毛主席铲土我来担》,发表后入选全国美展,选为1973年第5期《解放军文艺》封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