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故乡

岁月

<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我的故乡叫白堰底,坐落于山西省襄垣县虒亭镇西北的山区丘陵之中。这里山连着山、沟连着沟,一眼望去,基本无平地可言,是一座典型的山区村庄。沿沟逆水而东行十三公里与长晋高速相接,往西沿河逶迤五公里出山于208国道相通,襄垣沁县的天然界山――石磴山则是村庄厚重的靠背。村庄不大,且村随山形自然而建;土地不阔,且地与地呈锅台分布。站立于村中环顾四周,山山相连沟叉多;地地不通路难行。人口不众,自解放以来繁时三百多人,且以杨、马、崔三姓居多。村民古来择山阳掘窑而居多。村前一条源自石磴山下的无名小河,潺弱且四季常流。翻阅相关资料,白堰底建村年代及村史尚不可考。仅摘抄现有公开资料如下:</p><p class="ql-block">白堰底,(类别名称)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p><p class="ql-block">(标准地名)白堰底村民委员会;</p><p class="ql-block">(罗马字母拼写) Bái Yàn Dǐ Cūn Mín Wěi Yuán Huì.</p><p class="ql-block">(所在行政区)襄垣县虒亭镇;</p><p class="ql-block">(地名来历及含义)</p><p class="ql-block">1.因该村坐落在白石山下,起名为白颜底村,后更名为白堰底。――襄垣地名普查</p><p class="ql-block">2.因该村位于石磴山下,土石多为红色,而沿河之石又红中带白,村中积土多为白色,故取名白堰底。――摘自《襄垣县地名志》</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自抗日战争至1949年,属襄垣县第四区;1956年前开展公私合营,1958年前成立初级社、高级社,白堰底从属于马家东岭高级社,与东岭村,小庄等村合称“马家东岭行政村”;1958年后为虒亭人民公社白堰底生产大队;1961年公社化,设东岭人民公社,先设在东岭村,后移至白堰底村,为东岭公社白堰底大队;1984年改为东岭乡白堰底(白堰底为乡政府所在地)村民委员会;2000年底,因撤乡并镇,为虒亭镇白堰底村民委员会至今 。 </p><p class="ql-block">(地理实体概况)</p><p class="ql-block"> 白堰底村位于襄垣县西北部。东邻东岭村,南于种家岭相望,西于西洞上相连,北于祝家岭、高崖上接壤。地理坐标位置:东经112度48分,北纬36度38分。现全村常住79户,人口237人。全村国土面积两万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615亩。山林面积1000余亩。下辖白堰底一个自然村,两个村民小组。现该村有东岭小学一座,东岭幼儿园一所,虒亭卫生院东岭卫生分院、襄垣古韩粮站东岭分库各一座。 </p><p class="ql-block">(文物古迹)</p><p class="ql-block"> 白堰底全神庙:位于村东。坐东朝西,东西6.5米,南北17米,占地面积110平方米。解放初期至“文革”前后改为人民公社所在地和学校校址。现仅存戏台一座和化妆楼三间,为清代遗构。戏台建于高约1.3米的砂石砌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为五檩式架、单檐硬山顶结构,灰布瓦屋面。</p><p class="ql-block"> 革命先烈碑:位于村西。1953年,马家东岭行政村为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而英勇牺牲的先烈而立。碑体红沙石质,圆首。碑体通高1.45米,宽0.56米,厚0.15米。额题“革命先烈”字样,碑刻有该村牺牲烈士名录及杨凤翔所撰烈士碑文,楷书,14行,满行45字。</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白堰底地处偏远且山贫水瘦。古往今来,这里的人们就以农耕为主,兼有少量手工业,山村不大但是一个较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社会。相传,这里的村民大多是明清时期和建国前后从外地迁移或逃荒而来,为的是寻一处避难之所。据明弘治《潞州志》载:“漳河东下走黄流,乱拥泥沙不可舟”,“太行岐路羊肠曲,上党云山马耳尖”。尤其是村前的一座山距村民居住的窑洞很近,遮挡了人们远望和思维的视线。因此得名“近山”。而与村民聚居地紧密相连的是纵横于面前的多条大沟,而这些大沟交错于村前屋后,同时也是全体村民们日夜劳作、养家糊口和赖以生存的土地。村民春播下种年年肩挑人背沿沟而爬,而夏秋收稼则月月担框接篓顺沟而下,这些大沟小沟能通车的不多。村西有榆沟、正沟、歪叉,前头沟;西北岭前山后还有丈沟、榆树凹、坟凹、丈沟、红土沟,西角沟,没水平沟和前头沟等。而葬有杨氏始迁祖的杨氏老坟的沟则叫南大凹。村东有柳沟、井沟、黍柳沟;邢家沟、东大凹和小坟上等。最大的地块叫东十亩、西十亩。面对村庄的除了近山,还有努肚圪梁、旺沟角、寨圪嘴等数峰横亘在村庄之南,阻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而村民们居住的村庄,为方便居住也有不同叫法:如东村有东圪牢、圪梁的、崖底、庙上;村中间有隆顶上、圪牢院、油坊院;西半村有西头、圪嘴上、拐的、圪道、河边、南坡上和小庙上等。而村民取水处也有叫法,曰大井上、小井上、南坡上和庙背后四处水井,常年供全村人畜饮水。哦,在记忆中,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是美的,这里春光烂漫芬芳满山;夏无酷暑清凉一片;秋色橙黄白云绕肩,冬日暖阳雾霾不见。尤其是那条流淌在村前的小河,水量不大,但清澈甘洌,四季长流,而且小河中有多处泉眼涌出。儿时的我常常是沿着小河一路奔跑一路欢歌。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都吸引了我孩提时代的大部分时光。夏天渴了,随手捧一掬甘甜的河水,不仅解渴,而且消暑;冬天饿了,掰一块雪白透明的冰凌,那是我儿时仅有的冰糕……。儿时的我们吃不饱肚子,平时的零食更是没有,我们常常以野果山杏为零食,家里也常常以野菜充饥。记得有的同学为能采到野果,常常在大热的中午往返榆家垴等村庄。我们这些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被人戏称为“在饥饿中出生,在困境中长大;在动乱中求学,在清平中创业。”回忆里也是常常出现村口那一泓虽不大但清澈见底池水——老泉滃,每当入夏蛙声一片,水流咚咚,隔河人语,无法听清,少见鱼虾,多有土鳖。对了,六七十年代时村中常有狐狸野狼出没,刁鸡偷猪,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尽管这里的环境欠佳,经济欠发达,但印象中这里的民风纯朴,村民大都勤劳。“上党土厚水深,民俗勤俭质直,带经而锄,扶耒而诵,子弟以不知书为耻;友朋以不相勤勉为罪。”(摘自明弘治《潞州志》序言)。白堰底村民确实以勤劳著称,杨氏族人祖辈以耕读传家,且代有文人。在三大姓中杨姓以祖居村庄西头为主。如三门以圪嘴上、西头、圪道、书房院为主;四门集中在拐的居住;五门以河边为主;而榆沟、南坡上则为一疃(小庄、东岭为另一疃)家谱另有说明。</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村里地少,没地种的人常年在邻村以打短工为生,部分有手艺人则开油坊、染坊,赶毡为辅业,还有部分人北上祁县拜师学鞋匠,有专做新鞋的,有专修旧鞋的,有新旧鞋都做的。1945年解放后,这里在党的领导下,率先进行了土改,成立了初级社,高级合作社,用生产的粮食和农作物,支援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进入人民公社时期,为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五十年代末期,开展了轰轰烈烈“大跃进运动”,部分社员被派往外地兴修水库和大炼钢铁,村里人推倒自家小灶,全部入了食堂,。六十年代初期,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农业社没粮食,入食堂后期不少人吃野菜淀粉(玉茭圪棒礳成面),患上浮肿病。后开展农业学大寨,县委书记赵芝悦来下乡包村,开展深翻土地、兴修水利等,沿河建了畜力水车,拦河建坝蓄水,在圪嘴上兴办柴油机粮食加工点,开展兴无灭资,消除“四害”运动,改变村民卫生状况等等。六十年代后期卷入“文革”动动,学校停课,村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立了“大队革委会”。七十年代初,村里还兴起了栽桑养蚕、果树栽培和兴办养兔场和养驴场等,在西圪梁开挖了高灌站池,种植过蔬菜园地和兴办了做醋做豆腐的副业等。为响应毛主席号召,1969年1月初,有十七位“北京知青”来到了白堰底村插队落户,说是知青,其实他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只身远足来到这偏远山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p><p class="ql-block">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里为扶持白堰底的农业经济,曾一度全村在沟沟岭岭种植了多年配种玉茭,后又种植过大棚西红柿,而近二、三十年根据山区气候条件,白堰底以单一玉茭为种植农业,配有少量谷子豆类,并辅以少量畜牧业。然而,山多地少,交通欠发达的自然环境,始终限制和阻碍农业的发展和村庄的变迁。联想到明朝末期战乱不止,我七世祖(讳)时颜为避乱才从新店举家迁到这荒山野岭的白堰底村,想毕当时避乱重于发展,能安居才是根本吧。</p><p class="ql-block"> 然而,时光荏苒,时代变迁。今天,国家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白堰底村也发生了变化,通闭路、接路灯电话;连光缆、硬化村中道路,村民大都建起了新瓦房,春种秋收部分实现了机械。2012年全村吃上了自来水,政府扩宽了乡村道路,开通的公交车,2019年实现了全县域免费乘坐公交车……。如今经济的发展,村里不少人家都在县城买了楼房,冬天出去享受暖气,春夏回乡免费氧吧。随着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而年轻人有知识有力气,他们的思维不仅限于这山沟里的几亩地,更没时间在村里传播些个家长里短、封建迷信。他们怀揣梦想,走出去打拼属于自己的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理想,已是大势所趋、时代潮流。然而,作为白堰底杨氏后人,今后不管你身在哪里、身居何位,一部《杨氏家谱》随身在手,闲来经常翻阅,或教导子孙:别忘了故乡,要记得住乡愁!</p><p class="ql-block"> 2019.11.1于长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