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船工的回忆

为革命撵兔子

<p class="ql-block">  汉川涵闸河改造,位于原老城区的北大桥西路的老宅被撤迁。这一带居住的,大多都是原汉川航运公司的职工与家属。航运公司是本地一家集体企业,计划经济时期,也曾有过辉煌岁月,设置了一所寄宿制的内部职工子弟学校。改革开放后,公路运输发达,航运企业效益不好,沦落至破产,许多船工上岸,被安置在原子弟学校教室与学生宿舍居住,也有人在周边的征地建房。</p><p class="ql-block"> 与我家老宅相距不远处,有位年逾七旬的李姓老木匠,年轻时在造船厂造过木船。老人与我父亲,曾在汉川航运公司共事,我们两家关系一直不错。只有业内人清楚,造船的木工,准入条件十分苛刻。造船,不是手艺一般的木匠能干的活。老人介绍,他不到二十岁学手艺,做了半辈子的木匠,但随着时代变迁,铁质船舶替代木质船舶,所在企业破产,老人分别历经了由木匠转行当船工、由船工到下岗的历程。退休前,老人一直依靠木匠手艺自谋职业。</p><p class="ql-block"> 现已退休在家的老人,凭借当年的记忆与想象,纯手工打造了三条船舶模型,形象生动,独具匠心。船舶模型,更可以下水检验,连一滴水都不会不渗漏。构造严谨,大到船体结构、船帆,小到船用链条的绞盘、铁锚,甚至连消防桶、灭火器都一应俱全。如中国人一句古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p><p class="ql-block"> 老人说:打造这些东西,一是怀旧,怀念往事以及过去的老同事;二是呼吁一下,传统的木工老手艺不能丢。其使用的木质材料,全部都是在建筑工地上捡回来的边角余料。</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老人的担忧是正确的。一位收藏届的朋友说:汉川本地,已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木匠了。</p><p class="ql-block"> 四五年过去,偶然在老宅附近遇到过几次老人。如今,北大桥西路这个地址不复存在,已撤迁的老宅附近,依然还是一片废墟,规划的中的城市公园,依旧是个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