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

暇客

今天,大嫂从老家带来了我最爱吃的红烧肉、生腐,还有包心菜。让我嗅觉、味觉一下子充斥着家的味道,一股温暖瞬间涌上心头。 <p class="ql-block">  家里的红烧肉,那可是用纯粮食喂出来的纯种的黑毛猪肉。小时候,村子里有人家烧肉,那不可抗拒的香气飘进鼻子里,钻进五脏六腑,口水要咽几里路。家里烧肉,不用放过多的调料,有盐、豆瓣酱、辣椒粉就可以了,加点从地里刚拔出来的葱或蒜。烧过以后,再放煮饭的大锅里炖。这样的红烧肉,让担心三高的人也欲罢不能。</p> <p class="ql-block">  家里的生腐,是用菜籽油榨的。长方条形,色泽金黄,内多孔隙,蓬松柔软。“生腐烧肉”,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一道名菜。以前,在老家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吃到。过年吃生腐,寓意“生福”、“升富”,寄予着农村人对富足美好生活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  家里的包心菜,也叫卷心菜,是冬天里不可多得的新鲜蔬菜。大雪覆盖大地之时,它却在悄悄生长,一层一层的叶子包得严严实实,不畏天寒地冻。要吃的时候,就去雪地里扒一棵。用猪油烧出来,香软可口,鲜嫩微甜。</p> <p class="ql-block">  这都是地道的家的味道。自从在县城上高中,远离家的味道。辗转京城求学,省城工作,但每年总要尝上几回。每次回家,母亲总是把每一种家的味道让我吃个遍,家里没有的就到亲戚家去要点。这还不够,走的时候,大包小包塞满了双手;后来有车了,就更方便,诺大的后备箱不会留出一点空隙,总是满载而归。或者是有人到省城,都想方设法要捎一些过来。</p> <p class="ql-block">  母亲去世后,这活自然就由大嫂接替了。和母亲一样,回家做着吃,捎过来吃,就是百吃不厌。大嫂,在我初中的时候就到我们家了,心地极其善良,很早就操持我们这个大家了。比哥哥小的几个,都亲热的喊姐。令我终身难忘的是,我在京城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月都是姐提醒哥哥给我寄生活费。像母亲一样,每年都记着我的生日,打个电话或是发个短信,给我平常而又温暖的祝福。每次回家,都要把床上的被子提前晒好,换上干净的一套,整洁温馨。哪怕我们只住一个晚上,都毫不马虎。我是真正理解了“长嫂为母”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父母过世后,只顾着小家的假日旅行,很少回家过春节。去年的计划也因疫情来临而取消,从今年的防控态势看,也不可能回去。而姐,年复一年的一到腊月就开始电话里问:今年能回家过年吗?得到的都是我们模棱两可的回答。之后的每一个日子都是满怀期待、望眼欲穿,直到年夜饭端上桌。真不知何日是归期?</p> <p class="ql-block">  庞龙的那首《家的味道》唱道:“家的味道是妈妈编织的毛衣,针针线线连着儿女的暖;一双巧手缝缝补补,织出我一条人生路。”的确,父母在时,家的味道就是父母的慈爱与关心。而我,现在感受到家的味道就是姐的知疼着热,还有那从远方捎过来的咸菜、豆粑……</p> <p class="ql-block">  李世民有诗云:一朝辞此地,四家遂为家。那是一代君主的气概与胸怀。芸芸众生,家的味道不仅是香醇的家乡饭菜,更是浓浓的亲情,心底的惦记。</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