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 积淀 学习 提升——新区小学一年级语文组假期蓄能之思维型课堂培训学习

燕子高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 “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从远古到现代,从茹毛饮血到足不出户购遍全球,人类最大的变化是思维方式的改变。</span></p> <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把我校建设成优秀的思维型学校,2021年1月23日到24日,新区小学一年级语文组教师参加了《第三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网络学习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并进行线上研讨活动。</p> 邵菲老师之学习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了几位专家的解读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对思维性教学有了浅显的认识。对比我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不足的方面。第一,在教学时提出的问题过杂过多,没有进行适当的整合。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结果,急于告诉学生要记住的知识点,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p><p class="ql-block">此次学习对我有非常大的收获,接下来我将从这几方面进行学习。首先,在语文教学中看图写话是语文教学最关注的事情之一了。看图学话也是非常能够体现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地方。那在下学期我们在引导学生看图写话时,首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围绕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提出问题,再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合和概括。每一个学生他的想法都是独特的,一个相同的情境,学生可能想到不同的故事,给它创造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这就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体现。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如我们在识字教学时,不能直接给孩子说出我们生字书写应该注意的地方,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多种识字方法,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p> 李婉欣老师之学习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各位专家对思维型课堂的解读,以及听了几位老师的示范课,使我对思维型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让我对与自己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思考。刘燕华教授说:“思维型教学,让每一个孩子的特长得以发挥。所以从我们老师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做好教学设计,管理组织好课堂教学,处理好预设和生成这两个问题。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做足适当的思维训练。在课堂上我觉得应该营造一中相对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于一个相对自由放松的思维空间。比如《跳水》这一课,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拉近,可刚开始的湖南童谣,以及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孩子们,这些都能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环境,之后老师又通过一个个阅读提示,让学生们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并且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老师在提问时不用封闭性的词语,而是用:可能、猜测等这样的词语,具有开放性、发散性。最后在学完一课的时候不能局限与这一课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就只需孩子了解什么,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真正能让学生体会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p> 杨鑫怡老师之学习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完刘燕华老师的讲座之后,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思维型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每个人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这体现在课堂上是否因材施教,是否挖掘每一个孩子最大潜能。不由让我反思,一节课,我们是不是能像医生把脉一样戳到孩子的思维点。这样的课才是过瘾。回想上学期的课堂,能激起孩子们思维的课堂少之又少。郑国民老师在谈到整本书的教学与挑战时也说,语文课现在要做的就是打破常规化、常态化。很多课文没有必要从第一句讲到最后一句,方法给到孩子们,他们自会提炼,让他们的脑袋动起来,拒绝灌输式学习。这让我想到,我在上学期课堂中《小蜗牛》的授课时,其实提到了方法的学习,只是还不够明确化。思维型教学在低段教学中,不是抽象的概念,抽象的思维。而是要把它具体化,甚至具体到一个词语的概括与提炼。语文课也许不会像数学课那样,因此语文课也不需要脱离课本只追求思维化。我们要做的语文课的思维是将思维落地生根在核心素养上,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完成他们的思维迁移。</p> 张杨宝老师之学习篇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观看了第三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现场视频,让我收获颇多,特别是贺珍珍老师的《跳水》课堂教学,让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贺珍珍老师是一位来自湖南的年轻教师,她的《跳水》设计巧妙,开场以湖南的歌谣学习为手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感受人物之间的关联并利用思维导图,引导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体会人物的特点。她的这节课是有温度的课堂,将情感互动穿插在整堂课中,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环节中扎实有效的开展。</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贺老师讲课视频的观看,我感触颇多。第一,在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二,在自主学习中,应明确学习任务,正确引导学生思考。贺老师的课堂上,每次需要学生自主思考时都会出示自主阅读提示,里面涵盖了阅读要求与思考方向,让学生避免走进思维误区;三,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尊重学生的思考结果。贺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问题的回答几乎都予以肯定,这其实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保护与肯定;四,教师应锻炼自己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做到遇事沉着冷静。贺老师在面对断电时能面不改色的继续上课,就是一种专业素质与过硬心理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总之,作为年轻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磨练自己的基本功,让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思维与时俱进,方可不负韶华,不负学生,不负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p> 张莹老师之学习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观看学习了各位老师的课,感觉自己受益良多。在这么多的演讲中,我印象最深出现最多的词就是创新、思维和科技。</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日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激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拓展思维,教师本身也不能够故步自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给孩子,更注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课堂的生成。在我们学校进行的思维型课堂中我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我以前理解的就是把课堂教给孩子,让孩子来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我往往忽略了教师在这中间要发挥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孩子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不仅仅是把问题抛出来,让孩子进行思考,而是应该在整个课堂中渗入思维型,创造性。思维型课堂要解决的就是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长在课堂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面对的是低段孩子,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往往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味,但如果教师不转变思维,一味的把课堂交给学生,那课堂必然是单一空洞的,学生的想法也只能是空洞的,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和帮助他们让自己的想法成为可能。所以作为我们教师要积极地拓展我们的思维活动,想办法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同一节课,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那么创新的路就不止一条。就像杨校长说的,也许当我们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如果转变自己的思维,那么你的想法也会不同,遇到很多不容易解决的事情,首先就是要转变自己的思维,那么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就绝对不止一个。希望我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想不同的办法,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工具,完善自己的教学,积极探索,善于引导学生创造和发散思维,努力创建好思维型课堂。</p> 关芳老师之学习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在线学习了第三届全国思维性教学大会的现场视频中的一些课程,使我受益匪浅,给我的教学工作解决了不少难题,也给我以后的工作指点了方向。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成为我以后教学工作中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对如何进行思维性教学的课程学习之后,对比与自己的秋季教学工作,我还有有很多的不足;第一没有更好的提高学习参与度,提升思维品味与创新能力,为学生自主成长提供空间;第二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第三在教学中缺乏引导性语言,不能很好地找出教学当中的切入点,学生回答不出时,我急于说出答案,不能耐心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这些都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和不断改善的。</p> 姚艳老师之学习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维型课堂的核心就是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它强调以诱发认知冲突为特征的教学引入,以自主构建为特征的教学课程过程,以及灵活运用为特征的教学迁移。今天的培训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将思维型课堂运用到教学实践中:</p><p class="ql-block">1.在备课上多下功夫,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学生,巧妙的设置课堂环节及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p><p class="ql-block">2.在教学环节中,要从知识的讲述者转化为引导者,注重学生个体感受,启发学生个进行个体思想的表达,促进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p><p class="ql-block">3.机智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在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摒弃传统教学中给学生统一答案的做法,多肯定学生的思考、创新,让学生真正在学习当中找到乐趣。</p> 刘金鸽老师之学习篇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培训过程中,不少专家和教授都提到了多学科融合。因此我尽可能多的去观看不同科目的课例。在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学做快乐鸟》中,体会到了应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及生活经历进行思维引导,并且重视学生内心真实的体验,能够换位思考,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在四年级科学课《声音的高与低》中,小组合作和深度交流让学生的合作建构非常成功。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观察引发思维,实践验证思维,表达深化思维,合作完善思维,思维都被激发起来。在六年级数学课《认识负数》中,老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结合,课尾的迁移,更是把学生的思维由课堂带到了生活。四年级语文课《跳水》中,老师问题的设计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把语文核心素养提到的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很好地体现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不同课例的学习,以及对专家报告的思考,我深刻的感知到了思维型课堂适用于所有学科,思维品质能明显地体现在各学科的能力上。我校目前只有低段的学生,学生学习主要以被动接受和浅层次的自主活动为主,所以我们必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认知冲突,调动他们的思维进行自主建构,开启深层学习。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认知特点进行课堂设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应用迁移,总结反思。思维型课堂就是让每个人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的课堂,而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研究、学习、训练得到激发和提升的。思维训练应该有一定的强度,在时间的催化和助力下,一定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p> 线上教研篇 <p class="ql-block">  学习后,本组教师在线上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大家畅所欲言,畅谈自己本次学习的感受和收获,纷纷表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将所学运用在课堂中,在教学中启迪孩子们的思维和智慧,努力将我校打造成优秀的思维型学校。</p> <p class="ql-block">编辑:姚艳</p><p class="ql-block">审核:刘金鸽</p>

思维

学生

教学

课堂

学习

老师

教师

思考

孩子

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