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沙溪古镇

卜一,追求图文并茂的游记

<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位于中国云南大理州剑川县东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域,在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 </p><p class="ql-block">说到沙溪古镇,实际上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以沙溪命名的一个大的行政区划,另一个也是指以寺登街为主的古镇遗存。我到的则是后者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寺登街,“寺”是指沙溪坝子中部建于明代,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兴教寺”,“登”是当地白族语言的“地方”,而“街”的意思就是古已有的“集市”。所以,寺登街的含义就是“兴教寺所在地方的茶马古道上的古集市”。</p><p class="ql-block">和我们经常见到的政府或者什么商业机构投资多少亿打造的“古镇”不同,沙溪古镇是一个真正的古镇,它今天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有大量的原住民居住其间。</p><p class="ql-block">古镇坐落于澜沧江水系的黑潓江边,一条条小水渠穿过镇内,游人可以见到古寺庙,古戏台,古商铺,马店,红砂石板道,古树木,古街巷、古寨门等诸多古迹。早在2001年就被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基金会(WMF)宣布入选为2002年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宣称“沙溪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当时连接西藏和东南亚的古集市保留得相当完备”。</p> <p class="ql-block">除了茶马古道,此处还可以称为盐马古道。这是因为沙溪周围还有着著名的盐井,弥沙井,沙追井,乔后井,诺邓井和兰坪啦鸡井,沙溪则成了这些盐井出产的井盐的集散地和马帮运输的黄金之路。</p> <p class="ql-block">停车在古镇北进口的停车场,边上就是游客中心。可惜是下午,古镇没有了游人密集的景象,只有游客服务的台子后面坐着的姑娘还认真地坚持在她的岗位上。</p><p class="ql-block">上去打探了几句,本想找一些地图资料,答曰,免费的资料已经发光,收费的地图可以卖一张。</p><p class="ql-block">地图是正规地图出版社的手绘版本,厚厚的质地,拿在手里很有份量,这才对沙溪古镇的寺登街有了一个简单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先是穿过镇中街,走上茶马街。然后向北,先游览欧阳大院。</p> <p class="ql-block">欧阳大院是保留得很完整的镇上大户人家,深居在一条小巷的尽头,兼有自住和接待马帮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它建于清末,当地现存马店古宅中最有特色的大院,红砂石砌成的大门虽饱经沧桑但依旧华丽。大院是 “三坊一照壁” 的白族典型建筑,当年最豪华住宅、商店和马店一应俱全,被称为“茶马古道上的五星级马店”。</p> <p class="ql-block">“三坊一照壁”是剑川白族一直以来喜欢建造的传统民居,院落的主人喜欢把自己的思想、追求、志趣等融进房屋的装饰构建里,用楹联、字画等从不同角度展示着一个时代的气息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欧阳大院的文化内蕴从外门就开始了。大门头上左右两边的题诗:</p><p class="ql-block">“昼出耘田夜绩麻,</p><p class="ql-block">村庄儿女各当家;</p><p class="ql-block">童孙未解供耕织,</p><p class="ql-block">也傍桑荫学种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问我归心向何处,</p><p class="ql-block">三分周孔二分庄;</p><p class="ql-block">过客不需频问询,</p><p class="ql-block">读书声里是吾家。”</p><p class="ql-block">道出了主人崇尚传统文化和向往田园生活。没有一点古文底子还真有些难懂。</p><p class="ql-block">门上雕刻有对联:</p><p class="ql-block">“欧脉钟灵地,</p><p class="ql-block">阳光丽普天。”</p><p class="ql-block">一副“嵌字联”,“欧阳天地”,不动声色告诉人们这就是欧阳家。</p> <p class="ql-block">大门跟二门之间是一个大照壁,中间有“六一家声”四个大字。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有道是:“欧阳文忠公,吾辟一斋,置琴一张、剑一股、书一卷、香一炉,吾居于其中,是为六一居士”。说明这里的欧阳与欧阳修之欧阳的传承世系。</p> <p class="ql-block">走出欧阳大院,回到茶马街,其间街边小沟里流水淙淙,显出几分灵动。</p> <p class="ql-block">新复制的牌楼,“茶马驿”点出了街上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再向东走,豁然开朗,四方街到了。</p> <p class="ql-block">四方街所在的特色是一株树龄三百多年的老槐树,造型典雅精致的三层重檐古戏台和著名的禅院兴教寺。</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位于四方街东面建筑群中央的临街位置,与西面的兴教寺连成一条中轴线,将四方街平分为南北两半。</p><p class="ql-block">古戏台主体建筑结构的所在是后面的魁星阁,是当地白族人敬奉魁星的地方,有个说法,叫作“前戏台,后高阁”。建筑结构精巧,出挑十二角,犹如飞檐。</p> <p class="ql-block">兴教寺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目前保存规模最大,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密宗“阿吒力”寺院。</p><p class="ql-block">兴教寺内保存着深受中原绘画风格影响,又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精美壁画,是我国西南边疆古代白族绘画艺术的瑰宝。</p><p class="ql-block">可惜,到时太晚,寺院闭门谢客。无福得见。</p> <p class="ql-block">兴教寺名额上一横匾,上书“一溪名胜”,内楹联是:</p><p class="ql-block">“道德元奎能张善隐;</p><p class="ql-block">神明统绪适意分身”。</p><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外楹联,显然是为了迎合近日游客密集的应景制作。</p><p class="ql-block">“重临古镇,思络绎马帮涌动人流,曾汇集八方商旅;</p><p class="ql-block">再梵谒宫,看巍峨宝殿扶疎花影,又引来万国宾朋”。</p> <p class="ql-block">古树是树龄三百多年的老槐树,倒也是根深地下,躯干虬劲,枝叶繁茂,与北方的槐树不大相同。</p> <p class="ql-block">四方街周围。商铺林立,马场众多。多为前铺后店的两层木楼,临街的房间为店铺,用来做生意,后面的房间为马店,用来接待马帮和客商。不过,现在没有了运输货物的马,只有前来游览的客了。</p> <p class="ql-block">东寨门,是茶马街的东头,出去就是黑潓江内河的岸边。</p> <p class="ql-block">沿岸又是另外一种风光,垂柳枝条婀娜飘逸,倒好像是读书人家的庭院了。</p> <p class="ql-block">见证马帮历史的玉津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后多次坍塌和重修,现存的桥是1931年沙溪民众集资重修的。</p> <p class="ql-block">东寨门外,有南北两条路可行,一条可直通南寨门,然后走古道街返回停车场,一条是过本主庙,经北寨门回到游客中心。想着省点时间,走了北面的道路,不想却错过了不少古建街巷。</p> <p class="ql-block">不过,北面的街道和民居,加上本主庙,也很有看头,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本主庙里供奉的是托塔李天王,说明牌上有讲述,没能深究原委。</p><p class="ql-block">楹联是,“东流潓水文风盛; 西出鳌山秀气升”。</p><p class="ql-block">“教随时昌善男信女自古尊崇儒释道; 法臻世泰志士仁人历来朝拜日月星”。</p><p class="ql-block">外一副以山水风光说沙溪的精气,内一副倒是体现了马帮的兼容并蓄。</p> <p class="ql-block">又是傍晚时分,沿街商铺已经掌灯待客,还要匆匆赶到下一站,只得草草结束沙溪古镇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回到了停车场,继续前行,向丽江驶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