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庄地道战、白洋淀

紫罗兰

<p class="ql-block">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冉庄地道开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扩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天基本完成。遗址整个保护区面积为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6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冉庄地道战遗址的地道及工事以冉庄村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干线,长2.25千米。另有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和通往外村的联村地道4条,全长约16千米。</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供游客参观的主要内容有: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地道遗址及地下作战设施和地上遗址保护区。冉庄地道战遗址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精神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地道遗址体验:冉庄地道始挖于1938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南侵,使冀中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战争苦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斗争实践中,冉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的劳动, 把地道网建设得十分完备。地道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地道内有指挥部、休息室、储粮室,设有路牌和油灯,还有地下兵工厂、翻眼、陷阱等多处秘密设施。</p> <p class="ql-block">同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在墙壁、地面、井壁、牲口糟、炕面、锅台、衣柜等不易发现处,巧妙的构筑地道口,并加以伪装,使敌人难以发现。</p> <p class="ql-block">冉庄地道一般宽0.7至0.8米,高约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最后挖成户户村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p> <p class="ql-block">密布如蛛网的地下长城,就好像大平原的血脉,时隐时现中,以其强大的张力,支撑起一个民族永不妥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抗日时期,冉庄村头古槐悬挂铁钟用以报警,然而,古槐何时栽植?众说不一。1965年拍摄地道战电影时,它尚存暮年的枝叶,电影拍完后,它似知已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历史使命,便枝脱叶落,与世长辞了,而今唯留下不朽的身躯,化作文物,供后人景仰。</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冉庄是冀中平原上一个普通的村庄。那古朴宁静的村道、陈旧斑驳的石碾,那无言伫立的古槐,还有那隐于房根墙角的枪眼工事、临街墙上的大幅抗日标语,都在默默诉说着这个普通村庄、在那个峥嵘岁月里的战斗传奇。</h3><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冉庄抗日村公所】</p> <p class="ql-block">【水井地道口旧址】</p> <p class="ql-block">【原始马槽地道口旧址】</p> <p class="ql-block">马槽地道口</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锅台地道口突围旧址】</p> <p class="ql-block">锅台地道</p> <p class="ql-block">抗日武装部</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军大举南侵,采取“铁壁合围”、“纵横梳篦”的清剿战术,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进行惨绝人寰的“大扫荡”。</h3><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实景体验</p> <p class="ql-block">鸡窝地道口</p> <p class="ql-block">水井地道口</p> <p class="ql-block">【白洋淀】: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是保定市、沧州市交界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的总称,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平均年份蓄水量13.2亿立方米,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位于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九条较大的河流入湖,通过湖东北的泄洪闸及溢流堰经赵王新河,汇入大清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白洋淀受湖体地形、气候变化、人类生产影响等因素,历史上时缩时扩,20世纪后叶-21世纪初缩减幅度较大,1980年代曾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p> <p class="ql-block">白洋淀历为战国燕赵、宋辽边界,争战不断;民国以前白洋淀是沟通保定、天津之间的重要航道。湖区的传统产业是渔业及芦苇产业,20世纪后,随着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兴起,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并于2007年评定为中国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2017年以前,白洋淀为河北省保定市及沧州市共辖,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县、安新县、容城县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至此,白洋淀大部为雄安新区所辖,成为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水体。</p> <p class="ql-block">水上演出</p> <p class="ql-block">嘎子印象实景演出</p> <p class="ql-block">【日期】:2017年国庆假期,从抗战根据地到建设中的雄安新区(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