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白云生处有人家

诗酒飘零

20210123诗酒飘零<div>隆冬,在我的煽动下,亲们随我造访了睦里,之所以“睦里”,是有故事的。<br></div><div>22都,曾名睦里/木里寮/木贞寮/木槿寮,朱曾姓,《朱氏宗谱》载明万历元年朱彦清从宜黄县棠阴镇大岚村迁入,曾姓随后,两姓和睦,讹木里。无独有偶,21都,亦有个上木里寮,道光志地名表载,杨木坪西,应在木里寮上端。杨木坪?没去过,增山南。詹姓,《詹氏族谱》载明永乐廿二年詹洪保从乐安迁入,地多杨树,称杨树坪,演称今名。进城潮,已无住户。仅此地名,牵扯出着许多!<br></div> 前些年去过,不知怎的,魂牵梦绕,高仙桥别来无恙?志载“高仙桥:界23都,有欧阳氏施助山田。”,寥寥数字,一个“界”字,我断定它就是人们所说的高桥,因为吴家山/木里寮属22都,而云市/仓前恰属23都。 撒眸山水一枚红。 驱车行进在水泥马路上,无心观赏这一路好景,急骚骚地惦记着高仙桥。这是前年拍下的高桥水库渡槽。 几十年前所见的高仙桥,可以与麻姑山龙门桥媲美,有石板桥亭,有石刻楹联,可惜通马路后,桥亭被拆了。正在凝思,忽见一座新桥展现眼前,惊呼“完了,完了,古桥拆了!这些个败家子......”,下得车来,古桥尚在,虚惊一场,阿弥陀佛,人们终于有了保护古建的意识!这便是早些年拍摄的高仙桥和竹漏泉。 联曰:<br>远在深山人不识;高于绝涧漀先知。漀(qǐng),侧出泉。 这是今天拍到的桥。联曰:<div>红袖添香容快照;青山叠翠泛灵光。</div> 云仙桥!联曰:<div>绿水浅滩桥下语;白云深处画中人。</div> 酒仙桥!联曰:<div>高仙买醉山融水;漫道偷春画蕴诗。</div> 窥仙桥!联曰:<div>仙家不羡笼中鸟;俗子相窥镜底鱼。</div> 狐仙桥!联曰:<div>驴友狐仙开眼界;蚕丛鸟道旷心仪;<br></div> 聚仙桥!联曰:<div>不输木里三千缎;定胜金陵十二钗。</div> 水仙桥! 天仙桥! 万岁桥! 我要飞得更高!联曰:<div>鹤立鳌头凭大腕;鸡鸣凤首敌新冠。</div> 让我来荡起单桨 镜花,联曰:<br>一泓碧水空山静;五朵金花任鸟喧。<br> 哥们好!联曰:<div>常环绿水裙钗韵;不露红妆领袖风。</div> 喂-你是谁?联曰:<div>在水一方花状样;屏山对峙玉精神。</div> 听!联曰:<div>菱花镜里观山羽;丽木园中赏海棠。</div> 看!联曰:<br>风流岂让千金兑;月派常哦一棹酬。 波光潋滟。 舟(周)末一游。 一碗两碗三四碗,五碗六碗七八碗...... 又弯又陡的山路,车到木里寮,一帘小瀑。哥们反刍半牛先生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后面两句就不合时宜了!<div>瀑布上有一小拱桥,建在水口,就叫它水口桥吧。<br></div> <div><br></div> 此情此景,不由人想起马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又修了一座平板桥,桥面嵌字“1986年”。 木里小学,原是祠堂。瞅见这些彩绘/彩雕,威武的门神依稀可辨,题字“崇礼”赫然入目,无不令人五味陈杂。 水口土地庙,碑龛异处,难逃一劫! 果然“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位美媚在构思诗卷画廊。 遐思。联曰:<div>不限春山来袖底;堪容大壑到尊前。<br><div><br></div></div> 我从山中来!联曰:<div>口吐兰花红走秀;心仪梓木绿飞香。</div> 我从山外来!联曰:<div>羊肠九曲群芳聚;虎首双峰一啸分。</div> 品读祥云瑞霭。 农村实用家什,齿缸/养鳅墰(上部是滤水孔)/榨菜墰。 儿孙们进城,这位老大人留守,舍不得也得舍,看这木雕,准是民国年的。 扭转乾坤,农业学大寨,我是人民公社社员! 那是个火红的年代,仿佛让我听到了“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响彻山谷,就是同床共枕的那一刻,也不能忘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 返程,这是吴家山古桥,看得出重修过,水泥勾的缝。联曰:<div>山吟水笑双勾月;竹浪松涛一涧风。</div> 立强带我们找到一位大哥家,原来是立强同学的长辈,真好客,白酒/米酒/招待大家。<br>我们这一伙,看,加上啤酒,打土豪(邓立强)的!<br> “计生服务”,过来人,受益者留个影。 重游云市,这是庆云殿。 云市村庆云神殿内,即八仙亭,两层,上有走马楼,八柱梁檐塑有八仙故事雕像,故名。建于清代,为县级保护文物。 风格迥异的鸱吻。<div><br></div>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iv>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div> 日出彩桑系携春,小舟撑过画桥西,<div>渔翁独钓无人语,纷覆山鸡月起啼。</div> 云市,看宋瓷窑,必须的。邹姓,唐末邹仁寿从江阴迁入建窑烧瓷,销路好,窑逐增,村上空烟雾升腾(庆云者),曾名云窑市,简称云市。 看照相去!孩子们雀跃欢呼。<br>童真一味人人爱;老迈千番宅宅亲。<br>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联曰:<br>一行腊月邀云市;几度春风入画屏!<br> 这东东,能勾人魂魄。联曰:<br>老少咸宜三靓像;神仙共赏尽舒颜。<br>恩荣第合影。<br> 饶有传统韵味的贻厚居。 由天屋,据说火灾屡屡降临,冇烧掉,于是“听天由屋”吧! “屏峰挹秀”古宅,两厢联曰“总集福荫;备致嘉祥”。 “五峰毓秀”古宅,凿有“金斗窠”的糍口。 “*****”古宅,原颜曰“紫气东来”,说的也是,大救星来了,云市亮了天。 “绿绕青来”古宅,本宅石窗雕。 这多古建的展示,仍然乐不起来,这是今年被荡平的“杨氏家庙”,它躲在上街的一家店房内,也难逃厄运。 家庙里的古迹,牌匾“节比松筠”。 牌匾“克迪前光”,后图是收集网络而来的。 不过,有一件事让我乐了,大作家武宾老师告诉我这匾题字叫“敬茶”,我和孤帆以及童心琢磨了半晌,怎么也不像,亲,您怎么读? 本想领大伙去看泷油最经典的古建,但,亲们饥肠辘辘,于是径自返城。 联曰:云市水仙穷侃海;草庵茅道莽聊天。 鹧鸪天•木槿寮游<br>枫木森森访古庄,云途石磴仰残香。<div>风前楚竹婀娜绿,雪后吴柑璀璨黄。<br>辛辣味,慰愁肠,楼空人去慨画梁。</div><div>今朝且上天池会,一棹偷春返水乡。<br></div> 【注释】楚竹:斑竹,也叫湘妃竹。吴柑:指吴地柑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