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树木王国里,不乏千姿百态,母子树实属罕见。我的家乡生长了一对母子树,打小我就知道它名叫庙子树。树名的由来,可能是因为这棵古树下面,原来有座小庙的原故吧!前些年,林业部门给古树挂牌予以保护后,方知它的学名叫朴树,属落叶乔木。</h3> <h3> 母子树生长在寨中古道边。母树高达三十多米,树干粗壮,三个成人才能合抱。斑驳的树皮像老人的掌纹。树干被岁月苍桑刻出了一道道刀疤似的伤痕,背部腐烂空洞,主枝枯断无几。据老人讲这棵古树有几百岁了。一根碗口大的老藤爬上了古树,与之紧紧缠绕、不离不弃,相依为命。 春天,万物复苏,古树吐出了嫩绿的叶子。更显高大挺直,枝繁叶茂,生机盎然。</h3> <h3> 母树粗大的树根向四周延伸。最为神奇的是在右侧三米处的根部发芽生长了一棵小树,我们称之为子树。三十几岁的子树正茁壮成长着,现已水桶般大小了。</h3> <h3> 每当提起这棵古树时,尘封在脑海里的儿时记忆,顿时浮现在眼前。春夏之季,我同玩伴们经常去这棵庙子树下玩耍,更多的是去捉呷呷虫(天牛)。说来也怪,就这里呷呷虫最多。捉到呷呷虫后,大伙就在古树底下玩斗呷呷虫。有时也跑到小溪里捉几只螃蟹来跟呷呷虫大战几个回合,非常有趣。</h3> <h3> 秋末冬初时,庙子树下常见小伙伴们的身影。大家都在寻找从树上掉下来的庙子果。庙子果有花生粒大小,呈红黄色,味甘甜,是我们儿时喜爱的野果之一。</h3> <h3> 生菌子的时候,大人们也常光顾这棵古树,因为在古树的背部腐烂处,生长一种叫钉子菇的野蘑菇,营养丰富,味道可鲜美了。长了一茬又一茬,寨子里的人都吃过。</h3> <h3> 这对母子树,见证了家乡几百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也预示着家乡人丁兴旺,繁荣昌盛! 我深爱着这对母子树!<br><br> 2021年元月写于古城凤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