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坚守与期待

玥🌹

<p class="ql-block">这幅是 四灵送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主持人:祁凌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主讲:刘增祥 &nbsp;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翟广瀛 &nbsp;沧州国学院副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梁兰新 &nbsp;吴桥民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剪纸传承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天的主题是:民俗文化 坚守与期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民谚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今年为防疫而就地过节成为人们的选择。就地过年,人们有坚守,更有美好的期待。在传统文化和民俗中,有哪些内容阐释了坚守的要义?又蕴含了哪些期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翟广瀛:年俗,首先体现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乐观向上、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家国情怀、共度时艰道义为先,这些责任担当都是坚守的要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梁兰新:传统文化和民俗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坚守”,也只有世代中国人的这些“坚守”才铸就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朴实、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品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它的要义,我觉得是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刘增祥:每每进入冬季,万物萧条,一些疾病也步出逞行,特别是一些传染性的。这是与气候及病原体的生物特性有关。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重大的瘟疫,古人后根据疗情发展和事后统计也总结了一套疫情发展的规律;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一人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完于春分,灭于清明。这是很符合自然规律白。所我们抗防疫关键就在一年中最寒冷的一个多月。大家共同努:团结一心,服从管理,走过寒冬就是阳春。第二个抗疫之战定会取得完全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祁凌霄: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与海洋城市不同。这是地理的特点。地理特点造成了财富获得和财富分配都围绕土地而进行。一切政治和社会文化都因此而衍生发展。所以传统的农业社会,更重视农。所谓士农工商,农为本。轻视商业。这不是偏见,这是当时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基础决定的。反之海洋城市,是重商的。耕而能读,是当时一种至高的荣耀。因此,多数人在祖辈土地上耕作,与与经济关系,家族几代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牢固的宗族观念。中国人重视家,坚守家庭,尊重长辈,进而形成长幼有序的观念,进而形成社会制度和文化次序。传统的儒家重视伦理和礼法,便是对这种经济特点的合理阐释。过年之中,有一条,就是对长辈的尊重礼节,阖家的团圆和期盼,以及与农业生活密切相关的期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祁凌霄:传统上的孔子和老子的这两种思想,交叉行进,加上后来的印度佛学的融入,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此消彼长,慢慢的变化。其中的坚守与期待,也随之产生变化。形成新道家、新儒家,或三家合流的特点。形象到年俗上,就产生了极其丰富的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孔子是现实主义,老庄是浪漫主义,是传统的农业文化的两极。这在年俗里,我们都能看他它们思想的影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二个问题:1、就地过年,在减少人员流动和接触的前提下,小家庭根据当地民俗就地取材,可以开展哪些饱含美好期待的民俗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刘增祥:一般年份到二九即进入农历的十二月,人称腊月。这是因古代在这个月由皇家官方主持进行鬼神祭奠,多用猎取的百兽做祭品祭物,便以功物胴体的文字符号"月”为傍加1“巤”合称臘。黎民百姓也在这月进行重要的祭祖丶祭土地天神等话动,腊祭就是十二月活动的主题,久之便称腊月了。而且在本月生产出的一些物品也冠以腊称呼,如:腊肉丶腊肠丶腊鸡丶腊鸭等,在这月竞放的花也好腊梅丶腊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些看似具体繁杂的活动其实蓝含着古代文明的哲学观的天人合一,天道一体的理念。我们谈及品味就是从中汲取精粹,传承下来,弘扬开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几天,我们刚过了腊八日,可能都喝了腊八粥,腌好了腊八蒜,酱菜厂正在加大马力生产制作冬菜……这些都是我们古代先人认识自然现象,顺从和掌握自然规律进行的即节能又绿色的生产活动。是令人佩敬的大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祁凌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王爷。腊月,进了阴历12月便是。文词:嘉平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据说:秦始皇在祈福的时候,民间流传:神仙得者茅初成,架龙上升如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而往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这种七言顺口溜,我疑心不是秦皇那时候的。按照里面太清等词汇,再早也过不了东汉末年道教兴起时。不其中的嘉平月,流传到现在,也有两千来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腊月,也就是嘉平月的第一天,人们有一个民俗。就是写福字。近代以来认为写福字是除夕前后的事情。其实,早的时候,是十二月初一写福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梁兰新:居家民俗活动,当然首选剪窗花喽,男女老少皆宜。一把剪刀,几张红纸,会画画的朋友自己绘制底稿,不会画画的朋友可以在网上下载、临摹一些简单的剪纸图样。然后,根据家人的属相,剪生肖剪纸;根据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可剪寓意年年有余的大鲤鱼、寓意和和美美的荷花、寓意聚世间百财的白菜、寓意平平安安的苹果、寓意团团圆圆的团花;当然也可以为老人剪寓意健康长寿的寿桃;为儿孙剪寓意绵延兴旺多子多福的石榴等,更可以把这些美好寓意的图样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组成一幅大些的剪纸作品。过年时,把这些窗花贴到窗户上,当阳光透窗花照射到室内时,我们的家就会被渲染的红红火火、无比温馨。做剪纸时,当然就是要注意用剪刀的安全,尤其孩子们在剪的过程中注意剪刀的拿法,别伤着自己和他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祁凌霄:写福字春联,注意,福字写好了不可以折叠,就像写寿字,不能折叠一样。现在人们似乎不太注意这个事情了。写完了一叠放一边或送人。这在传统上其实是个忌讳。折福、折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祁凌霄:3、沧州大运河畔有独特的过年风俗,这些风俗的具体表现和变化?怎样顺应疫情的防控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梁兰新:大运河畔(吴桥段)过年风俗,具体表现在:年前年后在村里或者县城街道上有“耍玩意儿”的游行表演——扭秧歌、踩高跷、耍旱船、玩狮包、耍龙灯的,从街这头走到那头,大人孩子跟着走跟着瞧,走到一些门市或单位时,里面的人就会放一挂鞭,表演者就会在那打场子,表演一通绝活,最后主家拿些瓜果糖块进行犒劳,一行人继续表演着行走;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赶花花街,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大集,过年了大人们都会给孩子们买个自己喜欢的头绳头花、烟花炮竹,手头宽裕的会给孩子们买件衣服买双鞋,随便把过年用的一些吃的用的买一些;再就是蒸花馍、包饺子、烙火烧、做甜饼、蒸黄面(粘糕)等做各种吃食;最重要的不要忘了,那就是祭祀祖先、立春前扫房、贴门神、写对联贴对联、剪窗花贴窗花、走亲戚串门拜年等,这些过年的仪式和气氛是必须有的。现在这些零零碎碎的风俗已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很多改变,比如“耍玩意儿”的游行表演已由文化部门组织在文化广场、公园进行比赛或表演;随着物质的丰富,赶花花街也不是孩子们的最爱了,还有哪些吃的用的,不用自己动手了,只要你喜欢啥都可以买到。只有那些艺人还在坚持着一些老手艺,国家为了不遗失这些老手艺在岁月里,设立了各级非遗传承项目,也就有了各级非遗传承人传承坚守这些老技艺(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祁凌霄:顺应发展,坚守核心的质,变化其中的形。孔圣人都变,老庄都变,历史上的大贤者,都是会顺时应变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梁兰新:对了 今年过年是不能走亲访友拜年了,电话、视频拜年是一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祁凌霄:新变化之,可以利用微信视频拜年。以往,姥姥舅舅姑姑等这些长辈家,是必须要去的,不去会怪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翟广瀛:问候无从寄 微信轻捎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刘增祥:腊月期间人们的活动很多,儿童游戏有一人冰上打陀螺,下雪后堆雪人,抟雪球打雪仗,成人聚集投壶,斗牌等,还有广瀛说的剪窗花悬福字。更重要的还是宗族子弟集中攻读学习的突击时段,因农耕时代青少年在农忙时要辅助家庭的农事劳动而少有学习时间,而入冬后农闲了,无甚农事活动,一族中便集中青少年在宗祠学习攻读。那时每到这个季节,许多村子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这即是中国农耕社令中耕读世家的一个长镜头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梁兰新:年三十晚上, 我们这有在院子里铺芝麻杆的习俗,除夕夜把它撒在院子里面,防止扫把星进门,因为扫把星怕四角的东西,大年初一的时候早上人们来拜年,踩在上面走过,这叫踏岁(踏碎),用芝麻杆象征着日子越来越好,寓意步步登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一种期待。芝麻杆,我们这里也是,而且除夕夜烧的柴禾也是有讲究的。贡生巨人等是科举时代人们对前途的美好愿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顶层文曲星,二层皇帝,三层大主考,四层进士,五层举人,六层五贡,七层庠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4.工艺品制作、摄影、书画、文艺创作甚至烹调、美食制作等都能与过年联系起来,是涵养、寄托精神的传统方式,应掌握哪些常识从而利于普通人操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个习俗不多见,都写在青砖上,立在坊子里,四十以里的男丁持小石子,离开九步,站中从庠生打起,砖倒即为中,继而打下一爵位砖,几百年了,只到打倒举人砖的,历年打中者后来都考取了功名。现在女的也能打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刘增祥:每年到冬至这天标致着寒冬的真正到来,华夏人创出了数九这个文化符号,总结出了数九歌,一些文人雅士创作出“九九消寒图”,画上有81朵梅花的勾线素描,每过一天染红一朵,逐日染到九九未,81朵红花的一枝红梅尽显,也就寒尽春来。也有选出每字九个笔画的九个寓意志祥的字勾线,每天塗实一笔,九尽字成。这是上层人物的雅兴之作。在黎民百姓也有消寒一法,是画九纵九列圆圈,亦每天塗一圆,不过位置有別:如是晴天塗黑下半部,上部留白;阴天塗黑上半部,下部留白;刮风天塗左半圆,下雨塗右丰圆;下雪则在圆心点墨点,其歌谣:上点天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点中,九九八一都画尽,花草萌芽起春风。现如今倘能找到当年画图的文本,叫可复现那时的气候纪录,可是珍贵的史料和艺术品了。从这点讲,平民消寒图的历史价值大甚于文人雅士的故作风雅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比如学而时习之。这是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的第一句。也是个坚守。学和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为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什么不威不重则学不固。都是很值得琢磨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坚守不是不动。而是内化。比如,学而时习之。既然学了,何必习?习和学有什么不一样的?我想到这个问题后,思考了一段时间才明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祁凌霄:先秦文,一个字,就是一个思想。唐宋文,是一段一个意思,现在是一篇一个意思。还有的是一篇,也不知道要说啥意思。经典不读十遍以上。很难领会奥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志于道。依于仁。据于德。游于艺。这是个整体的观念,里面分出层次。不能玩物丧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理想。只要理想是如理如法的。那么都可以去追求。读书明志,养德,育仁,是其中的方法之一。但不是全部。不过读书最为有效的办法,是优选。疫情和春节期间。读书,可以让我们生出欣喜和坚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祁凌霄:不威重,则学不固。我后来理解,学习最后要上身,要会用。那么人若浮躁猥琐,没有威仪,不能持重,没有变化器质,那么这种学,就是没有达到习的终极目的。就是不牢固,不牢固便不能坚持坚守,不能坚持坚守,谈不上期待。坚守是站在一个点上,期待是远方的那无数个点。此点站不好,就没有远方无数个点的到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刘增祥:再过19天就是春节了。其实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不过百年。商代后的三千多年称正月初一日为“元旦”,元是始,开始之意,旦为天明日乍出地平态,合一起即是每年首月首日的专称。1912年满清封建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领令推行世界通用的公元历法,这即是孙中山要带中华民族溶入浩浩荡荡世界潮流的一个具体举措吧。但这样新纪年的一月一日就理所当然抢过了元旦之名,正月初一只好另寻名份。还好每身与她相差不几天有个佳名,就是立春有春节之名,此名便转到正月初一名下,立春就没了原名只剩立春一个节气名了。这三个旧子名称的变化转移的历史兴有108年。所以',二成们读古籍丶古典小说丶诗词等遇到时间名称要区引与现时的不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俞平伯曾主张取消阴历。其实他这种主张毫无道理。取消阴历,那么农事则无从谈起。靠阳历种地,地里长不好庄稼。比如撒小葱,只要特殊的日子一个小时,小葱也不长。另外历法,过一定时间就要调整,是研究天文的变化,而调整与农时对应。这里面就产生了年到底是哪个月,哪一天的变化。这些东西,有兴趣的朋友可看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剪纸是民俗。那么一般人的意识中,就是一张剪纸,帖上就完了。那么转化成更好的经济产品,就是与雅文化的嫁接。以俗为主,雅为辅助。变化材质和形式,以达到民间艺术与文化,劳动成果与经济收入,坚守与传承的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可把剪纸配合摄影绘画做成礼品小盒。可送人,也可卖。不同材质价格不同。比如用万年红宣纸,就文雅些,适合一些文人。用纯金箔,贵贵的也一样有人买。 如此,则剪纸就上了更高的档次。成为跨界的融合发展。剪纸的从业者,也实现了文化的升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刘增祥:其实艺术的雅俗丶文化的深邃与浅陋多是某一特定时期所界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二者会相互转化。如基督山伯爵,水浒传原都是通俗读物,而今都成了世界名著,不说读者广泛,就是研究者、论文量也列前茅。斗鸡原本在皇宫王府是公子哥们的雅兴,后却流入社会,成为市井博弈的平台;青楼在汉唐员文人雅士吟诗作赋场所,到晚清民国却是嫖赌泄欲的所在……所以,世界每日在变,人们的认知亦随时代发展变迁而变化升华。剪纸,楹联,杂技等都己完成了从世俗到世雅的蜕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