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潼路的旧貌新颜

灵啊灵(张金林)

天潼路是上海市跨虹口区和静安区(原闸北区)的一条街道,东西走向,东起黄浦路,西至浙江北路。长1600米,宽7米到22米。<div>  天潼路修筑于1864年以前,名为东唐家弄。1930年命名为天潼路,天潼路沿路为商住混合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成为工具五金销售一条街。</div><div> 我比较熟悉的是天潼路河南北路到浙江路这一段,是我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有我父辈辛劳的汗水和我们童年的记忆。</div><div> 2006年,天潼路因建造地铁十号线、十二号线开始动迁。在拆迁之际,我用相机留下我们记忆中的天潼路影像,以作为对过去岁月与生活的留恋和记忆。</div><div> 2021年1月,距离天潼路拆迁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对儿时居住地的留恋,也很想看看天潼路现在的风貌,抽时间来到到建设中的天潼路,拍摄了部分天潼路现在的照片,同时将2006年天潼路拆迁前拍摄的照片进行比较,以显现魔都现代化建设的一小滴水滴。</div> 2006年在天潼路近河南北路口拍摄。 2021年1月在天潼路近河南北路口拍摄。06年照片中明显的河滨大楼和上海邮政大楼已经湮没在新大楼中间了。 2006年在天潼路悦来坊弄堂口向东拍摄 <p>2006年在天潼路悦来坊弄堂口拍摄,标有悦来坊字样的过街门楼,在六十年代初随着天潼路拓宽,和连接到山西北路的一排街面房子都拆迁了。</p> 2021年1月在原天潼路悦来坊门口位置拍摄,已经成为高档小区,像我们这些工薪阶层只能望楼兴叹。 2006年在天潼路悦来坊弄堂口向西拍摄。 2021年1月天潼路悦来坊西面的山西北路向西拍摄,那时候新建的福星大楼似乎也面临拆迁的命运。 2006年拍摄山西北路天潼路西南角原同丰泰百货商店,当时已改为鼎尚工具有限公司。 现在是工地,未来又是一幢高大建筑。右边还可以看到当时的新建筑福星大楼。 2006年拍摄的福星大楼,但现在福星大楼所有窗口的空调全部拆除,估计福星大楼也将面临拆除重建的命运。 天潼路山西北路西向东拍摄。 现在天潼路以南的山西北路。 左边是福星大楼。 2006年拍摄,弄堂贯穿山西北路到福建北路的泰安里,当时弄堂里还有医院,我妹妹就是在泰安里小医院出生的。 2006年拍摄,天潼路福建路西北角,以前楼下是饮食店,卖油豆腐粉丝汤、糍米饭和豆浆,楼上是茶楼,经常有楼上的茶客叫饮食店小伙计送吃的上去。 现在的天潼路福建路口西北角又是工地。 2006年拍摄的天潼路以北的福建北路,是七浦路服装市场的延伸,密密排排的服装模特和各种服饰。 服装市场不见了,左边是工地,右面是已经建成的高楼。 玉茗楼书场(网络照片)的前身是“河北大戏院”以演越剧为主。取名玉茗楼,寓“金枝玉叶,香茗合璧”之意。每天早、中、夜三场。所聘的多为江浙沪评弹响档,场面甚为兴旺。久而久之,书界遂有“若要出名,先进玉茗”之说,在闸北乃至上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中、老年人茶余饭后消遣最佳地方。后来改成闸北区图书馆。。 <p>  慎余里是天潼路的一处石库门建筑群,建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上海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p><p>  由于地处苏州河畔,当年许多银行、钱庄的老板选择在此处盖建仓库,同时也在此处居住。慎余里一度成为上海富豪与名流的聚居地。</p><p> 华成烟草公司老板戴耕莘、中国经济学名家薛暮桥、前上海市委副书记孟建柱、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等政治家、豪商、艺术界名流都是从慎余里走出去的。</p> 现在的玉茗楼和慎余里都已经被拆除,呈现在眼前的一片建设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