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闻天、刘英和儿子张虹生在沈阳住所门前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span></p><p class="ql-block"> 张闻天<span style="font-size:15px;">[1900-1976年]</span>,化名:洛浦,上海南汇人。1935年1月遵义会议至1943年4月党的七大召开,八年间的相当时间里,张闻天是党的总负责人。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之一、新中国开国元勋"。张闻天是我党少有的也可能是唯一留学美、日、欧及前苏联的主要领导人。</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家们都把中国命运的战略眼光放在了东北。1945年10月22日张闻天与高岗、李富春等11人乘美军飞机由延安飞抵邯郸,到承德后,坐苏联红军开的破旧火车及汽车一路颠簸于11月20日到达沈阳,大概一星期便前往哈尔滨,11月末出任了中共合江省委书记。1948年11月初随中共中央东北局来到沈阳。张闻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部长,还出任东北人民政府财经委副主任,中共<span style="font-size:18px;">辽东省委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笔者一直探寻张闻天在沈阳的旧居。这与张闻天提议创办育才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岗夫人,李力群<span style="font-size:15px;">(1920-2020年)</span>老校长曾说:"1948年张闻天同志找我谈话,让我办一所学校,为革命培养接班人"。我1966-1977年在育才读小学、中学长达11年,毕业后多次回母校。2014年春节,我参与组织策划了育才七七届校友"相识四十年,重逢在育才"的大型聚会活动,330多位师生参加了活动。校友们回到老校园,在主楼一楼大厅,再次瞻仰了张闻天的雕像。从此,开始了对张闻天有关书籍的阅读。</p><p class="ql-block"> 2017年夏季我在省图书馆资料室翻阅《张闻天年谱》,本书由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当时年谱中的一段文字让我很激动:"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隔日同刘英一起随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由哈尔滨迁入沈阳,住沈阳市芳波胡同。不久离散多年的儿子张虹生<span style="font-size:15px;">[1939-2020年]</span>在组织的护送下从陕西米脂经河北建平碾转来到身边"。从这以后,我便开启了寻找"芳波胡同"之旅。按理说有了如此明确的记载,照图索骥便是了。可是,这个"芳波胡同"却一直是个迷。</p><p class="ql-block">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把寻找的目标放在了"胡同"二字上。我为什么要寻找"芳波胡同"呢?其一,张闻天曾是党的一把手,在我的印象中,他在沈阳的经历乃至旧居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二,张闻天与东北育才学校有着特别的关系,校友们一定会非常关注张闻天在沈阳的经历。其三,我的一位张姓好友对张闻天似乎很了解,似乎他的身世与张闻天有着关联,他有不少张闻天的照片与资料,但始终讲不清张闻天在沈阳的住处,这位好友2020年70岁时离世了。多年来,我曾到省、市档案馆查阅有关资料,到市图书馆翻阅陈云等中共领导人的传记或年谱,试图从中发现"蛛丝马迹",遗憾的是没有追索到芳波胡同。2020年12月疫情中,我又一次来到沈阳档案馆,再次查看了"康德六年(1939年)版大奉天新区划明细地图"(复印件),依然没有芳波胡同。八十年代出版的沈阳街路名称演变的资料也没有"芳波"胡同。我试图通过"八纬路连珍巷"的"前世"挖掘出"芳波"来。所有的种种努力,都没有预期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追踪芳波胡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所熟悉的辽沈知名的专家、学者,如荆绍福、李经、佟悦、于鹏纷纷提供线索,或帮助分析。</span>于是,我把目光放到了介于"盛京古城"与"满铁奉天附属地"之间的"商埠地",也就是北三经街一带。2017年冬季,育才七七届五班张建群在一次微信群聊中,讲到若干年前,他到沈阳日报对面的"鸿雅"饭店聚餐,看到饭店包房内有张闻天的照片。同时,他还讲小时候就听讲过,张闻天在这里住过。七七届三班高伟佳还专门来到这家饭店,进到"后院",对两栋别墅进行了拍照。</p><p class="ql-block"> 饭店后院的这座小楼蓝牌地址是"八纬路连珍巷7号"。笔者也曾几次前往并拍照。2020年9月还与80岁的老学长李晓明来此查考。李晓明的父亲李子厚1945年出席了党的七大,他们家长期居住在和平大街83巷,这里距连珍巷直线距离也就几百米。多次的探查,苦于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而只能推测,无法下定论。</p><p class="ql-block"> 我曾基于以下缘由判断"八纬路连珍巷7号"别墅应为张闻天旧居。第一,这附近多为省、市老一代领导干部居住;同时沈城近现代知名人士也较多。第二,有几位老朋友,特别是沈阳文史馆馆员佟悦老师也认为此处为张闻天旧居的可能性较大。第三,此别墅面积与体量在这一带比较大,这与张闻天党内地位与级别应该相匹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span></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沈阳日报记者陈凤军也在追寻芳波胡同。经育才七五届袁锋介绍,我与陈凤军建了微信联系。2020年12月11日我与几位好友相约到沈阳日报美术馆参观赵敏先生绘画艺术回顾展。我提早来到报社二楼与陈凤军见面,专门谈论了芳波胡同。我们两位站在会议室西侧窗前,把张闻天旧居共同指向了马路对面的那座小楼。</p><p class="ql-block"> 陈凤军两年前查阅《沈阳日报》时发现:在1951年1月12日6版上刊登了一则"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告(沈房产字第二O号)",内容是为政府代管房地产限期办理发还手续。其中有"黄显声<span style="font-size:15px;"> [1896-1949年]</span>南市区芳波胡同"字样,明确指出黄显声所住的位置。2020年12月中旬陈凤军与沈阳市档案馆副研究馆员于清华等专家多角度求证,认为此建筑就是黄显声住宅。该住宅于1929年5月建设,为德国人设计,占地面积1404平方米,建筑面积528平方米;小楼坐东朝西,加地下室共三层,有18间房屋。</p><p class="ql-block"> 陈凤军追踪调研后的文章《黄显声将军沈阳旧居找到了》,于2020年12月28日分别在《沈阳晚报》《沈阳日报》发表。文章指出:经多方考证,黄显声住宅的东侧是三经路(现北三经街),南侧为九纬路,其西侧是刘多荃<span style="font-size:15px;">[1897-1985年]</span>住宅。刘多荃为张学良卫队长,曾参与西安事变,担任捉蒋行动的总指挥。紧邻刘多荃的是原东北军高级将领王以哲<span style="font-size:15px;">[1896—1937年]</span>宅院。</p><p class="ql-block"> 陈凤军专门在黄显声住宅的门前查看,黄显声旧居的大门冲西开,刘多荃住房大门冲东开,两家是对门的邻居。这与档案资料中的记载和建筑平面图完全相符。因为刘多荃字"芳波",这两家门前两丈宽的这段小巷密码般地称之为"芳波胡同",也就是现在的八纬路连珍巷。这又与《张闻天年谱》记载、《刘英自述》中在沈阳住所照片相契合。原来,张闻天在沈阳工作期间的旧居也正是黄显生将军的旧居。至此,芳波胡同之谜被解开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span></p><p class="ql-block">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90周年,还是西安事变85周年。一个极为不起眼,几乎淡出人们视线的小小的芳波胡同"深藏"着与改变中国命运密切关联的几位重要人物。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对确定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安事变中对蒋介石的处置及联蒋抗日,形成空前的抗日统一战线做出重要贡献。90年前,黄显声所领导的警届部队勇敢地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诞生在他所领导的抗联部队。刘多荃、王以哲是西安事变中的重要人物。</p><p class="ql-block"> 对芳波胡同的老建筑和相关重要人物的深度了解与研究,无疑是一件对历史负责又利于新时代的有益事项。我相信相关部门一定会统筹研究并做出相应的安排。这里,仅就张闻天旧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张闻天曾是我党的负责人,对我党贡献卓越;在沈阳工作、居住时间与刘少奇、陈云在沈阳时间基本相当;建议从权威角度对"黄显生暨张闻天旧居"予以确认,并设明显标识,以示纪念;这无疑为沈城红色基因再添浓重一笔。第二,应尽快收集张闻天在沈阳期间实物、图片及文字资料,将"旧居"辟为张闻天旧居纪念馆,开展对张闻天东北经历深度研究,与此同时,应新增为红色旅游景点。第三,建议东北育才学校争取"旧居"为"东北育才学校红色基因传统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1年1月24日于沈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2年7月8日补充修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参考资料:</b><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闻天年谱》《刘英自述》《黄显声将军沈阳旧居找到了》(刊登《沈阳日报》《沈阳晚报》)《校庆70周年李力群贺信》 以及网络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显声将军(源于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刘多荃将军(源于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7年12月北三经街的鸿雅饭店,高伟佳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鸿雅饭店小院区,高伟佳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院区小长廊,高伟佳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连珍巷院区外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施工前小楼院门,蓝牌地址为八经街连珍巷7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9年9月施工中的院区(范东刚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1年1月施工后的小楼院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12月小楼近景,沈报记者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12月小楼近景,沈报记者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12月小楼近景,沈报记者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凤军和儿子陈俊屹(1999~2005年在育才读初中、高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0年11月与李晓明老学长(中)参观劳模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育才七七届五班张建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育才七七届三班高伟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范东刚简介:1966-1977年育才读小学、中学;知青下乡,考入大学,电大任教,长期供职于建设银行,2018年退休。投资金融研究成果曾获市级、省部级奖项,著有纪实文学作品《真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附件一:张闻天年谱(沈阳期间·节选)</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948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5月上旬离佳木斯赴哈尔滨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到任后兼管城市工作,组织东北局领导下的巡视团,开始了以城市经济为重点的东北解放区的调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1月2日 沈阳解放。隔日同刘英一起随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由哈尔滨迁入沈阳,住沈阳市芳波胡同。不久离散多年的儿子虹生在组织的护送下从陕北米脂经河北建平辗转来到身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1月9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发表张闻天主持起草的社论《大量提拔与培养新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1月23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召开的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全东北解放后的形势与任务决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1 月24日 出席中共中央东北局会议,并就建党问题发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2月22日 为中共中央东北局主持起草了《关于发展农村供销合作问题决议(草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2月23日 经中共中央批准,东北局决定洛甫(张闻天)为东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注:陈云为主任],免去东北局组织部长职务。</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949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月1日 同陈云、李富春、叶季壮(署名"陈、李、洛、叶")致电中共中央并中央财政经济部,反映苏联方面询问我华北、华东一九四九年输出货物的全部数量、品质、质量、标准、产地及输出地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月3日同陈云、李富春、叶季壮(署名"陈、李、洛、叶")致电中共中央转香港钱之光,询问黄金、银元的港币价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月6日同陈云、李富春、叶季壮(署名"陈、李、洛、叶")致电中共中央,请示代印新货币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月7日 代表中共中央和东北局由沈阳专程前往大连,迎接从香港乘船来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知名人士:李济深、茅盾、章乃器、邓初民、朱蕴山、卢绪章、洪深、彭泽民、梅龚彬、施复亮、吴茂、孙起孟等二十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月9日在大连市向地委干部作报告。报告在谈国内形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月12日 同陈云、李富春、叶季壮(署名"陈、李、洛、叶")致电中央财政经济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月19日 同陈云、李富春、叶季壮、曹菊如(署名"陈、李、洛、叶、曹")致电中央财政经济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月20日 出席东北妇女代表大会开幕式,并代表中共中央东北局讲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月25日 同陈云、李富春、叶季壮(署名"陈、李、洛、叶")致电中央财政经济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月31日出席中共中央东北局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月1日同李富春、叶季壮(署名"李、洛、叶")致电董必武并杨立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月4日 同李富春联名(署名"洛甫、富春")提出《关于东北组织形式与行政区域划分之意见》送林彪转中央书记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月13 日—20 日出席中共中央东北局召开的高干会议。张闻天为东北局起草的《关于全东北解放后的形势与任务决议(草案)》与《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经会议讨论通过。《提纲》还作为东北干部必读的学习文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月14日在东北局高干会上的发言中指出:目前东北已经实现了和平的局面,这中间就有可能产生太平享乐的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月19日 同陈云、李富春、叶季壮(署名"陈、李、洛、叶")致电中央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经济部并林彪、罗荣桓,报告有关人民币与东北币兑换的情况及建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月22日同陈云、李富春、叶季壮(署名"陈、李、洛、叶")致电中央财政部并林彪、罗荣桓、转董必武、薄一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月初 赴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参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月5日-13日出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1日在全会上发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月18日 同陈云、李富春、叶季壮(署名"陈、李、洛、叶")签署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通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月26日 出席中共中央东北局扩大会议。会议传达并讨论了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月28日同陈云、李富春、叶季壮(署名"陈、李、洛、叶")致电中央财政经济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月6日 出席中共中央东北局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月12日陈云、李富春、张闻天、叶季壮联名签发东北财经委员会致各省(市)公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月13日—20 日出席中共中央东北局高级干部会。会议讨论了辽东党内的历史问题,并作出了相应的结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月16日 陈云、李富春、张闻天、叶季壮联名签发东北财经委员会就香港新亚号轮船到营口港的有关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月24日 致中共中央东北局一封信《关于供销合作社应当盈利分红等问题的意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月下旬接受中共中央东北局的任命担任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偕夫人刘英乘火车从沈阳到辽东省会安东市上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附件二:《刘英自述》序言(节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05年10月《刘英自述》出版,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1915年-2015年]为这本书的序言中写的:张闻天同志是我的老师,刘英大姐是我的师娘。他俩是在我们党内受到大家尊敬的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妻。张闻天同志犯过大错误,也做过大贡献。在遵义会议上,他从教条宗派中分离出来,转过来拥护毛主席的路线、政策。大家推选他当了党中央总书记。从此,他同毛主席配合合作,领导长征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从内战到抗战的转变,促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我们的党和军队也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起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在瓦窑堡,刘英和张闻天结婚。这个时候的张闻天是我们党的总书记。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是共产党里面最大的官了。我听说,毛主席常常在大家面前开刘英的玩笑,说这是我们的娘娘啊!</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附件三:陈凤军在《沈阳晚报》文章,黄显声将军沈阳旧居找到了(节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为了探寻黄显声将军沈阳旧居背后更多的秘密,记者先后向辽沈地区的专家学者佟悦、许光明、荆绍福、王正、王连、陈赫、华峰、张黎明、范东刚等人请教,并对他们所提供的一些线索进行了认真研究,可以这样确定,黄显声将军沈阳旧居不愧为沈城一处有着极为深厚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它见证了许多发生在沈阳的重大历史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31年3月10日,黄显声正式出任辽宁省会公安局局长后,便着手防备日本关东军暴露无遗的狼子野心。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夜,黄显声率先下令沈阳警察英勇抗击日本关东军的进攻,顽强地阻击了敌军的疯狂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沈阳被日军占领后,黄显声住宅被没收,后成为伪"满洲国协和会奉天局"办事部门,在其路东(现沈阳日报大院位置)是伪满洲国协和会奉天市青年训练所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日本战败投降之后,国民党军队进入沈阳,黄显声旧居成为"国民党东北行营督察处"的办公楼。东北行营督察处是军统在东北地区最庞大的情报机关,该处的处长文强,是在日本投降后第一批奉命到东北接收的国民党要员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后,张闻天同夫人刘英一起随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由哈尔滨迁入沈阳,就住在芳波胡同黄显声旧居。不久,他们与离散多年的儿子张虹生在这里团聚,一家三口人在此留下了两张珍贵的合影。张虹生曾在东北育才学校就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附件四:东北育才七五届校友郑卫(网名糖秃子)微信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范东刚 读过"探寻"很受感动,既为你的矻矻以求,也为前辈的赴汤蹈火。巧得很,文革前我家所在的小院与你所写的小院南北向比邻而居,仅一墙之隔。我们院住五家省委工作人员,门牌号是和平区三经街三段四号,南院不是三号就是五号,当时院内仅一栋楼,住的是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杨春甫(后任沈阳市委第一书记、辽宁省委常务书记等),北侧则是连珍里的东西向小街(现称连珍巷)。印象中杨家院子很大,小楼位置在院内不是居中,而是顶在西边(西向小街对面院内小楼主人先是曾绍山后是江拥辉),院东侧很大一片空间是花木和葡萄架,小时爬上院墙偷看“深宅大院"的风景,也确乎为一桩乐事。文革后杨的地位似不如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戴苏理来辽宁任书记后,有关部门为其在原杨所居院子的东部再建一栋二层小楼,小院遂形成东西两栋小楼格局(戴后期应另觅住宅)。"探寻"文后配发照片的前几张(鸿雅饭店),应为新建筑,后面几张是老楼。</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