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供稿:赵春雷</p><p class="ql-block"> 那是2019年的中秋之夜,侯然提着一大袋爆米花兴冲冲的向楼上奔,我很好奇,于是我就跟了过去,我看见侯老师在讲台上给同学们分爆米花,一边分一边说:“今天我们不能和家人一起过中秋,没事,有老师陪着你们!”</p><p class="ql-block"> 这个事情我一直记在心里,虽然没有跟侯然交流过,但是我能断定她的想法,当时学生刚刚升入高二年级,第二天又是一个周末,其实学生特别需要马上找到一个主心骨,踏踏实实的静下来,这个时候有一个能理解她们的老师出现在面前,我真的替这帮孩子们因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幸福。</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侯然的母亲骨折住院,每天奔波于学校、医院、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我能看出来这个学校里为数不多的年轻老师已经显出了疲态。尽管如此,因为疫情需要住校的时候,她没有和年级提出任何困难,把孩子交给尚未痊愈的母亲,在当天晚上就住进了学校,我不确定当时她当时挣扎与否,但是我能确定第二天的生物课堂上,依然是那个神采奕奕的侯老师,依然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的侯老师。</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侯然,鹿泉一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三老师,做的是普普通通的高中教学工作,但是她们可以自掏腰包、心系学生,在寻常岁月中给学生以温暖慰藉,她们更可以背负抛家舍业的内疚,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选择了学生,这就是鹿泉一中老师不普通的爱与责任,是大爱和担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