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总结我校本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2021年1月22日下午,我校七年级组织召开了质量分析会。</p> 语文 <p> 首先由语文组的陈燕老师对本次考试进行分析。陈老师从三个方面分析:</p><p> 一、总体分析:</p><p> 1.试题类型的多样性。</p><p> 2.突出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统一。</p><p>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p><p> 1.基础:</p><p>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掌握不牢固,学生在试卷上的错字比较多,应用文学生还搞不懂格式,和修改病句没掌握好。</p><p> 2.阅读:</p><p> (1)古诗赏析,作者情感理解这块丢分多。</p><p> (2)古文阅读,翻译丢分多,5班的翻译相对整个年级来说得分率较高,其他几个普通班翻译丢分特别多。</p><p> (3)现代文阅读,尽管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侧重对阅读理解进行了训练,并贯穿了很多方法进行了引导,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依然没有大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在读不懂的情况下就开始做题。说明文阅读做的还可以,最后的叙事类文章学生因为答的不全面失了很多分。</p><p> 3.作文:</p><p> 失分点: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缺乏细节描写,有许多作文就是“流水账”;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p><p> 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措施</p><p> 1.重视字词教学</p><p> 2.提高阅读能力</p><p> 3.激发写作兴趣</p> 数学 <p> 经验丰富的田海涛老师,从以下方面做了分析:</p><p> 一、试题分析</p><p> 二、基本情况</p><p> 三、问题及原因</p><p> (一)教师方面</p><p> 1.集体备课的实效不强,细节关注不够,教师在某些知识的要求没能完全统一;</p><p> 2.教材的把握、课堂的掌控还待提高;</p><p> 3.对学生的关注还不够,知识落实还不够到位;</p><p> 4.部分学生辅导方法和力度还待加强。</p><p> (二)学生方面</p><p> 1.基础不扎实,部分概念不清晰,理解不透,不能灵活应用。</p><p> 2.计算能力差,不细心,错误较多。</p><p> 3.不会审题,分析能力不足,综合能力欠缺。</p><p> 4.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差,做题不规范。</p><p> 四、改进措施</p><p> 1.加强集体备课,进一步完善和利用好学案,立足教材,把握好课堂教与学,切实落实好重点、难点内容,发挥每一节课每一分</p><p>钟的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p><p> 2.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多给学生思考和活动的时间及空间,注意数学思想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p><p> 3.平时要狠抓基础知识,多作多练,在“落实”上下功夫,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p><p> 4.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尤其是差生的辅导,落实到人,建立跟踪机制,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p><p> 5.做好周清,紧扣课本,对于重点题、易错题、错误较多的题建立错题集,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p><p> 6.精选作业,做到有做必批。批改要及时,个别学生尽量面批,并及时进行订正,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p> 政治 <p> 陈嘉嘉老师先从试卷总体分析:</p><p> 一、试卷总体情况:</p><p> 本次考试考查七年级上册整本书的内容。满分100分,选择题48分,大题52分,试卷难度中等。题型符合中考要求,大题四个单元均有涉及,选择题侧重于树立课本知识点,但是学生丢分严重,可见课本知识点没掌握到位,导致失分。</p><p> 二、存在问题:</p><p> 1.对教材基础知识不理解和不熟悉。</p><p> 2.做题过少,缺乏做题技巧,个别选择题以及材料分析题,不会筛除选项以及结合材料分析。</p><p> 3.个别学生读题做题时态度不够端正,答题区域串题作答,字迹非常潦草敷衍。</p><p> 4.对知识点不理解,做题速度慢导致后面大题没时间做。</p><p> 5.对政治的答题术语口语化严重,从个别学生答案来看,价值观缺失严重。</p><p> 三、整改措施:</p><p> 1.仔细研读熟悉教材,教会学生根据关键词整理目录,做到答题时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后看目录后去进行翻阅,而不是乱翻一通,浪费时间。</p><p> 2.立足课本,学好基础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联系实际。</p><p> 3.加强选择题做题技巧,特别是选择题,巩固基础知识点。</p><p> 4.主观题答题时注意条理性,看分答点,注意标序号,切记偏 题,思考要做到全面多角度。</p> 历史 <p> 一、试卷特点</p><p> (1)考查的知识面涵盖七年级上册1—20课的课本内容,试题覆盖面广,各部分的知识点分布比较合理</p><p> (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p><p> (3)题目设计需要花费时间思考,但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示较清楚,涉及史料过多,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p><p> (4)整套试卷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命题,40分为期中考试内容,60分为期末考试的内容,分值不均衡,有3—4道偏题和难题,对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高。</p><p> 二、存在的问题。</p><p> 1.试卷难度较大,且小问过多,七年级3道大题,共24个小问,学生不会合理分配时间,导致好些题目都没做完。</p><p> 2.优生和学困生分数差距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最高分94,最低分15分。</p><p> 3.对教材主干知识却否梳理, 时间概念不明确,对发生在对应时期内的时间较模糊,容易张冠李戴。</p><p> 4.学生对书本不熟悉,对历史事件不熟悉,从而造成大面积失分。</p><p> 5.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基础,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p><p> 三、解决对策</p><p> 1.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p><p> 2.认真抓好学习困难生的帮扶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p><p> 3.加强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强化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把握。</p><p> 4.增加学生对历史课本的熟悉,传授学生自主整理课本目录的习惯。</p><p> 5.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另外,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如分点书写,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p> 生物 <p> 符武江老师,针对本次测试进行分析,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出整改措施:</p><p> 1.让针对性强、与教材知识联系紧密、具有生活气息、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融入课堂。</p><p> 2.尽可能多关注学困生。</p><p> 3.加强作业的批改。</p><p> 4.教师个人要多看书、多思考、提高个人业务水平。</p> 地理 <p> 邱华南老师针对本次考试找出存在的问题:</p><p> 1.对地图不熟悉,做不到心中有图。例如:综合题的36题,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地图上相应位置。</p><p> 2.读图、识图基本技能较差,不能把学到的知识和图中信息对应起来。例如:综合题的37题。</p><p> 3.记忆不牢固、不准确,答题审题不清。</p><p> 4.非知识性错误。例如:错别字、不会写字。</p><p> 5.学习态度不太积极,上课走神、发呆。</p><p> 今后教学措施 :</p><p> 1.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通过合理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注意分层教学。尽可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p><p> 2.加强读图训练,培养读图能力,一方面把所获得的知识落在地图上,另一方面要培养读图及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 3.立足课本,学好基础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联系实际。</p><p> 4.对后进生进一步加强监督,实施一帮一的教学策略</p><p> 5.以小组的形式相互督促背诵记忆,课间抽查知识点记忆情况以及不断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p> <p> 年级主任郑远龙老师总结存在问题:</p><p> 学生方面:</p><p> 1.有些班级学习氛围不浓;</p><p> 2.学习态度不太积极,上课走神、发呆;</p><p> 3.学生审题不严谨,没有检查的习惯。</p><p> 教师方面:</p><p> 1.追赶进度,忽视基本功训练;</p><p> 2.急功近利,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p><p> 3.教师本身教学要求不严格,课堂上不够关注学生,教学效率偏低 ;</p><p> 4.课后抓落实做的不扎实,甚至根本没抓;</p><p> 5.课后作业落实不到位。</p><p> 主任给老师们提出了希望和建议:</p><p> 1.抓严抓实各项常规工作</p><p> (1)严抓各科教学计划的落实;</p><p> (2)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检查制度;</p><p> (3)抓实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逐步提高;</p><p> a.先认真备好课,再认真上好课;</p><p> b.设计好作业并认真批改作业;</p><p> c.利用每周的周清,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彻底的解决;</p><p> d.复习阶段,认真抓好复习(准备好复习用的测试题、做好复习测试的过关工作)。</p><p> 2.班主任搞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抓好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p> <p> 最后孟校长给老师们殷切的期望并提出今后工作要求:</p><p> 班主任:</p><p> 1.管控好自己的班级,抓好班风学风建设。</p><p> 2.与科任老师协调好,使学生成绩全面提高。</p><p> 3.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到既是严师,又是慈母,更是朋友。</p><p> 科任老师:</p><p> 1.管控好自己的课堂,达到高效。</p><p> 2.提升各人的专业技能。</p> <p>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本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不仅是对工作的总结,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使大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统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我们将继续摸索提高教学质量之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