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改革者格拉古兄弟的悲剧(中)

路上老僧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天地有正气,慨然发悲歌(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古罗马改革先驱格拉古兄弟的悲剧</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nbsp;</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三、贵族殉道者的成长之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nbsp;</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nbsp;</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ed;">格拉古兄弟的母亲科尔内利亚·西庇阿妮丝·阿非利卡娜是罗马战胜迦太基的英雄、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罗马统帅大西庇阿的第二个女儿。她被视为“罗马妇女的完美典范”:她教育出来的两个儿子,格拉古兄弟非常有名,他俩先后担任罗马保民官并都被杀身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nbsp;</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提比略和盖约是一对有着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一致的亲兄弟,他们出生于罗马的名门望族。父亲提比略·塞普洛尼·格拉古是贵族,曾任过共和国的两任执政官、保民官。因为赫赫战功,共和国曾经为他举办过两次战胜归来的凯旋仪式。执政官是共和国的国家行政首脑,但是老格拉古不居功自傲,一生谨言慎行,淡泊自守,注重道德修养,因而在罗马人心目享有美德者的崇高威望。用现代语言来说格拉古兄弟,是名副其实的权贵子弟太子党。母亲科内利亚美丽娴雅,清高脱俗,一心教育子女,服侍丈夫。她是当时罗马最著名的军事统帅老西庇阿的女儿。西庇阿元帅曾经率领罗马军团一路所向披靡远征非洲,是打败过当时地中海的强国迦太基汉尼拔的英雄,在罗马享有很高的声望。在罗马腐败成风,浊流遍地的情况下,这样脱俗高雅的家庭实在难能可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格拉古和科内利亚共生有子女12人只存活二子一女,即长子提比略·格拉古和次子盖约·格拉古以及后来嫁给小西庇阿的女儿姗普洛尼亚。老格拉古英年早逝,丧偶后的科内利亚静心守寡,面对埃及托密勒国王的求婚,她毫不动心,一门心思抚养自己可爱的儿女,把他们调养得勇敢、自制、慷慨、雄辩、高尚、学识渊博、嫉恶如仇,总之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点、美德她都尽可能地教给了他们,她自己也在子女教育中在精神上得到升华。而这些优点和美德正是格拉古兄弟日后不避生死投身轰轰烈烈改革的主观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庇阿虽然是军事将领,但是思想开明,深受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他曾经聘请希腊人波里比阿为他孙子小西庇阿的家庭教师。格拉古兄弟深受波里比阿的影响。波氏曾经是</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D%97%E9%A9%AC"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0px;">罗马</a><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人在第三次战胜</span><a h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9%AC%E5%85%B6%E9%A1%BF/417760"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20px;">马其顿</a><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之后,作为希腊阿卡亚联盟1000个贵族人质之一带到罗马,受到西庇阿的礼遇,曾经担任他的随员远征过非洲。 后来著有《罗马史》。波里比亚《罗马史》的一大特色是夹叙夹议,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波氏穿插于许多对于罗马政制提纲挈领的深刻见解,发挥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理论。波里比阿把政府分为三个要素:人民(或人民代表会议)、元老院和执政官。人民大会是罗马共和国的主要国家权力机构之一,罗马的公民们参加大会,就会议所讨论的问题集体投票议决。但是由于居民流动,战事频繁,能够参加大会的人很少,实际权力被元老院和执政官、保民官所架空。人民大会的所掌握的重要权力,是对官吏的升迁、赏罚之权被元老院实际控制,同时拥有国家财政权力,这样人事任命和经济大权均落入元老院贵族集团之手。执政官在武备、战争和国家日常事务中的权力实际上漫无边际。那么这一制度中,留给人民哪些权利呢?波里比阿指出:“只有人民才操有赏罚之权,而赏罚之权,正是一切王国,一切国家,或者干脆地说,一切人类社会,所赖以维系的纲纪”。从法律上讲,人民和人民大会拥有立法权、最终刑事审判权和选举官吏的权力,并决定官员任期的权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但是,在罗马共和国后期,共和制进入表面的虚假繁荣,战乱频乃,土地扩张,国内贫富悬殊,矛盾激化,贫民抗争,奴隶起义不断爆发。贵族把持的元老院大权独揽,统治集团内部缺少有效监督,贪污腐化蔓延,贵族统治千疮百孔,共和制度已经形同虚设。扩张后的罗马大贵族奴隶主阶层,伙同战争中暴发户——金融高利贷贵族,借助连年的战争和兵役负担对小农进行的打击,大肆兼并罗马农民的土地;借助权势大量侵吞掠夺来的被占土地;他们位于中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的自己的土地上建起大批奴隶制庄园,成为古代世界奴役奴隶最多、最广泛的奴隶主阶级;他们利用担任国家和军队高级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他们放高利贷,承包国家税收、矿产、公共工程、公有土地大发横财,尤其是包税简直是一本万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富有的罗马奴隶主阶级有权、有钱、有地、有大量的奴隶劳动力作为仆役,财富的累积以几何等级暴增,于是开始模仿起东方美索米亚达和古埃及人的豪华奢侈生活。富人们围着伯拉丁芬山大修豪华住宅。这些住宅仿照希腊样式,有柱廊、花园、住室、浴室、贵重的大理石和壁画浮雕装饰的墙壁、精致的地板等等。有了好房子还要有好饭菜、好首饰、众多奴婢的服侍,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人欲横流在娱乐消遣中醉生梦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权贵们在享受特权的奢侈豪华中塑造了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过去严肃呆板的聚餐为挥霍无度的狂饮暴食所取代,简朴外罩内衣为华美的服饰所取代。富人家的妇女精心装饰自己,烫怪诞的法式,涂抹用鹿膏、熊脂、羊脂制成的发油,以及口红、脂粉、眉黛、佩戴精致的耳环、项链、戒指、首饰、手镯。上流社会妇女婚姻相当自由,婚姻次数增多。人们醉心于举办各种公共娱乐活动,如歌舞、斗兽、角斗等。这种奢靡之风反过来刺激人们去追逐新的财富。上层元老、骑士贪污受贿、兼并土地、放高利贷、搜刮地方财富的行为越演越烈。那位后来遭到西塞罗所痛斥的西西里总督瓦莱士,在任三年,贪污公款、收受贿赂、敲诈勒索,离任时竟积累起4000万塞斯退斯(罗马银币单位)的巨额资产,珍奇古玩还不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时虽然不乏一些严于律己、为官清正的元老,但总体上腐败之风已弥漫于罗马官场和社会当中。著名元老贵族家庭出身的政治家盖约·格拉古去萨丁尼亚岛当了两年财务官,返回罗马的同批人中只有他是带着满袋银币而去,两袖清风而归,其他人都是赴任时带的是葡萄酒桶,回家时桶里装满金银财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而公民大会、行政官、保民官提出的一些改革措施,尤其是牵动削弱贵族特权集团的制度,往往遭到体制内顽固派的群起抵制,甚至不惜制造血案,以镇压持不同政见者,体制内改革和反改革的势力此消彼长,你死我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作为共和体制的维护者,从统治秩序稳定的根本利益出发,格拉古兄弟提出的改革举措,实乃是从缓解阶级矛盾,消除贫富差别,稳定社会秩序所提出的土地改革向贫民倾斜的方案,实在是思虑缜密的改良国政及社会的作法,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维护共和体制长治久安,延缓体制瓦解的补天之举。然而,整个体制已经病入膏肓,不堪救药了。天穹已阙,完全难以修复,共和国体制的坍塌,仅仅是时间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格拉古兄弟曾经深受到他们的老师波里比亚古希腊平等自由思想的影响。提比略和盖约曾经前后担任罗马共和国的保民官。提出对于共和国土地进行再分配的改革方案,规定一人或一家拥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多余土地分给无地农民。限制贵族统治集团对于土地兼并和垄断的特权进行有限制约,并启动对于贫民或者奴隶的土地进行再分配,但是这一举措因为触动贵族的奶酪,先后引来杀身之祸,改良失败,专制回归,帝国将在军事独裁者的怀抱中酝酿着,只待时机成熟呱呱坠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格拉古兄弟早年丧父,兄弟姐妹全靠母亲抚养成人。由于家庭和社会地位以及优越的生活条件,两兄弟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当时罗马势力已经已经深入到希腊地区,希腊文化已经为罗马上层普遍接受,格拉古兄弟曾经在其外公西庇阿处受到希腊学者波里比阿的耳提面命,从小就受到希腊文化的熏陶,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及公民平等的思想对他们影响至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格拉古兄弟在青少年时期就很关心政治,积极投身罗马的政治活动。当时罗马人很重视演讲,一个人如果要投身于政界,想在社会上获得声望,必须经常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在公共场所发表演说,对社会问题发表政治见解。青年时代的格拉古兄弟都是一流的演说家,他们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演说,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问题提出个人见解,获得了罗马广大平民和中小奴隶主阶层的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兄弟俩的体型面貌相似,宽阔的肩膀,浓密的卷发,身材魁梧壮实,神采奕奕,淡蓝色的眼睛,双目炯炯有神,使人感到具有一种健壮的阳刚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相同的体貌特征,相同的价值追求,而在性格上却差异很大。哥哥提比略为人朴实,沉着文雅,平易近人,演讲时站着不动,安详和蔼,说话有条有理,娓娓动听。弟弟盖约的脾气暴躁,性急如火,演讲时在台上走来走去,一刻也不能安静,有时慷慨激昂,甚至破口大骂。据说,为了克服自己爆烈的性格,他让仆人跟在身边,手里拿着一把琴,每当他演讲嗓音变得粗暴时。仆人就拨动一下琴弦,发出柔和的音响,让他的语调变得柔和一些。当然这种办法也不是永远都奏效的。琴弦的柔音往往压不住内心的激动,有时仆人即使弹了琴,他的怒气还是缓和不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兄弟俩不同的性格,直到成年以后,依然秉性难改。不过两人不同性格最终归宿于他们的共同理想信念,也即共同的价值追求。比如兄弟俩都非常勇敢豪放,为人正直,能够主持公道,嫉恶如仇,面对邪恶毫不畏惧。在个人生活上不贪图享乐,不追求安逸,有着某种为理想献身的洁身自好和壮烈毅勇的殉道精神。这些品格在罗马贵族青年中是出类拔萃而难能可贵的凤毛麟角。也即出身豪门,突破既得利益的眼界局限和利益束缚,能够站在弱势群体的一边为他们争取平等自由的权益,这就是贵族知识分子良知的价值体现。而一般贵族豪门子弟均为安享富贵荣华坐吃山空,甚至是坚决维护特权体制和既得利益最保守最凶恶的帮凶。提比略比弟弟盖约大九岁,在政治上更要成熟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按照罗马贵族的从政途径,子弟们必须先从担任神职和军职开始,打下基础后,再进入政坛,格拉古兄弟也不例外。提比略先当占卜官后到姐夫小西庇阿麾下服役。</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小西庇阿和其祖父一样是古罗马共和国一位名将。他最大的功绩是作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率领罗马军队消灭了罗马的宿敌迦太基。他第二大的功绩是征服西班牙,攻破其土著的首府努曼底亚。这两个荣耀为他带来了罗马元老院的荣誉称号“征服非洲的人”和“征服努曼底亚的人”。提比略在攻打迦太基的战斗中不求亲戚庇护,战时总是冲锋在前,平时严于律己赢得了士兵拥戴。</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为许多重要战役的参加者,途经意大利农村时,看到农民稀少,到处是奴隶制庄园的奴隶在从事劳动,开始萌发出改革现状,挽救小农经济的念头。然而,他没有死于战火硝烟中的对外扩张,却在政坛权力争斗的改革中,首先死于非命,不得不使人扼腕叹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外改革者的悲剧总是沿着“出头的椽子先烂”的定律,揭开血腥残酷的序幕。改革的先行者必然首先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无情打击,成为改革路上铺路石和牺牲品,他的血首先染红了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文明之路,紧接着他的弟弟盖约·格拉古前仆后继又踏上了他所开拓出的改革之路,然而又重复了其兄改革者悲剧性的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四、前仆后继改革功败垂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盖约· 格拉古和他哥哥提比略一样,在政治上是一个早熟的青年,很早就受到改革派的思想影响。在他哥哥从事改革时,盖约正在军队服役。哥哥遇害以后,他回到了罗马,悄无声息地待在家中。表面上,他对政治一无所求,既没有参加政治活动,也不去为哥哥申辩,似乎已经置身于政局之外。事实上盖约是一个有着非凡抱负的青年。他的隐忍不发,韬晦的目的是为了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也就是依法按照程序进入权力中枢,去践行哥哥未竟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前126年,盖约当选为财务官,这年他27岁。财务官的任务是管理财政收支,职务不高,但岗位重要。元老院杀害他哥哥的凶手们对他心存忌惮,不敢让他留在罗马,而将他外派到萨丁尼亚省(今萨丁岛)管理财务。在元老院看来将他远放海岛是为了防止他在罗马制造麻烦。而盖约的愉快履任却是暂避敌人锋芒的好办法。在萨丁任职期间,他工作勤恳,办事公道,深得同事和当地百姓的信任。两年后他返回罗马。当时罗马形势非常紧张,平民要求土地的运动日趋高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盖约·格拉古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便积极投身群众运动,在群众中赢得很高的威望。公元前124年,也即是提比略死后的第十年,盖约在群众支持下,当选保民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盖约在品德上和哥哥一样公正无私,充满浩然正气。但在行为方式上有明显区别。提比略温文尔雅、严肃理智,盖约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提比略演讲时风格纯正、娓娓动听,盖约演讲时激情洋溢、辞藻华丽。他是罗马人中第一个在讲坛上脱掉长袍、仅穿短衫短裤并且在说到动情之处拍打着大腿助兴的人。因此,他的激情澎湃和动作幅度很大的演讲对民众有更大吸引力,对保守的元老派贵族更具威胁和危险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果然盖约就职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法案:对于粮食价格进行国家限制,防止贵族哄抬粮价,稳定市民生活;对审判制度进行改革,把审判权从元老院手中夺回,交给骑士阶层,制约政治腐败,官员贪赃枉法,削弱元老院权力;在军事改革上设立兵役法,禁止征召十七岁以下男性公民服兵役,并规定由国家供给战士服装,保障战争中兵员的充足;在交通筑路方面,盖约亲自主持,在意大利境内修建了许多公路,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为商品流通,物资转运提供了方便,大大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同时也为平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面对领土的不断扩张,提出行省法,法令规定:亚细亚省的收税权包给骑士阶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盖约的改革法案,获得了平民和骑士阶层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公民大会上顺利通过,并成立了一个以他为首的三人委员会负责法案的实施。三人委员会在平民的支持下,冲破各种阻力,积极落实各项法令,获得显著成效。盖约是个实干家,他精力充沛,办事认真热情,所有改革项目他都亲自过问,甚至制定计划,负责监督落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前123年秋,在城乡平民和骑士阶层的支持下,盖约再次当选为公元前122年的保民官。这时,盖约大权在握,踌躇满志,威望空前高涨,连任之后,继续推行土地改革政策。面对意大利境内土地分配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平民需求的现状,他将目光投向了罗马海外领地,这时移民法,应运而出。将无地贫民迁移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地方。为解决土地不足的矛盾盖约提出了建立三处移民点的计划,两处在意大利境内,一处在非洲迦太基。按照罗马法律规定,海外领地只有元老院才有权处理,但是在平民运动高涨的压力下,元老院已经无权阻止盖约的改革举措的实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然而,盖约权势的增长,却使得贵族既得利益者们内心十分恐惧和忌惮。他们施展种种阴谋诡计,笼络平民,破坏改革。他们寻求代理人提出更为激进然而根本无法落实的改革计划,比如利用大部分平民不想背井离乡远去非洲的心理,提出在意大利本土建立十二个移民点的计划,而实际情况是意大利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闲置国有土地分配给平民,这些承诺只是达到分散盖约选票的目的。为了争取群众,盖约提出授予其他意大利人为罗马公民的权力。这一法案的提出,引起了罗马平民和骑士阶层的不满,平民不满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新公民分享国有土地和廉价粮食,骑士不满是因为害怕意大利商人的竞争。这样盖约渐渐失去人民支持而陷于孤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前122年秋季,盖约面临第三次竞选保民官,而在此关键时刻盖约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选举之前他不在首都罗马,却跑到了远在非洲的殖民地去筹建迦太基海外移民点,一直忙活了七十多天,移民城区才确定下来。而这一空间给了贵族中的保守派有了大量的活动时间,对他发动疯狂反击。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盖约剥夺人民的自由权力,滥用职权,独断专行,谣言如同苍蝇在传播着瘟疫,到处流窜的谣言,无形中损害着盖约的声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盖约返回罗马即与元老院和执政官发生公开冲突。他要召开公民大会,允许意大利人参加,元老院则支持执政官发令,禁止非罗马人在大会召开前后进入罗马。有一次官方举行奴隶角斗士表演,大多数官员都借职权之便,在角斗场周围安放座椅出租赚钱。盖约看了气恼,命人把座椅全部撤走,以供贫民大众随便观看。于是几乎所有高级官员都反对他,在他争取连任保民官的选举时就串通起来给他小鞋穿,伪造监票报告,结果盖约竟在得到多数选票的情况下落选。元老贵族们额首相庆。然而,在着手取消盖约立法时矛盾空前尖锐起来,双方摩拳擦掌,内战一触即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贵族中的既得利益捍卫者们对于改革派的反击和清算是十分残酷而充满血腥的,因而无论古今统治集团中企图打破旧集团既有统治秩序的改革家下场都很悲惨。一场针对有预谋的大屠杀正在酝酿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选举后的第二天清晨,元老派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全城戒严,任命执政官奥庇木为独裁官,并授予最高权力,负责共和国安全。表明他们已决心动用武力镇压改革运动。奥庇木组织武装党徒和贵族占领了卡皮托利亚山。改革派洞察保守派的图谋,组织平民反抗力量占领亚芬丁山冈,盖约拒绝以武装抗暴,但是无法控制少数支持者的激情。他为大批支持者因为风云突变的形势明哲保身而痛心疾首,而其兄长提比略身居高位却被打死却沉冤十年,一直难以昭雪,他对世道感到绝望了,企图自杀,被他的奴隶菲克拉特制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保守派部分骑士和士兵包围了亚芬丁山冈,以弓箭、标枪进行猛烈射击。由于改革派准备不足,又缺乏弓箭等武器装备,改革派死伤惨重,因寡不敌众,山冈惨遭攻陷。盖约带着仆人菲克拉特逃到台伯河右岸的丛林中,面对追兵迫近,菲克拉特按照盖约的命令,割断他的喉咙,然后持刀自刎。卧在主人身边。此次内战盖约支持者被杀害三千多人,死者尸体被抛进台伯河,他们的财产被没收,妻子不准服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场平民争取土地和民主权益前后长达十二年的改革运动,就这样被贵族保守派以血腥手段残酷镇压。从提比略及其追随者的血溅广场到盖约的伏尸丛林,改革先行者的人生悲剧升华了改革者为真理而殉道的精神。历史上的殉道者大都是高尚的人,这高尚是由于他们卓越不凡的品格和特立独行面向黑暗的勇气,殉道者超越阶层既得利益之局限,汲取天地之英华,吞吐浩然之正气,绝不屈服于邪恶权势之高压,而舍生取义,慷慨成仁,为捍卫真理献身,九死不悔,不屈不挠。 他们的不朽业绩记入史册。格拉古兄弟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半身大理石雕像</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至今矗立在</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在罗马广场上,每天都有许多人在雕像前祭奠。兄弟俩殉难的地方也成了罗马的两处圣地,那儿常常摆放着鲜花和鲜果</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ed; font-size: 20px;">&nbsp;</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