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均雄水彩作品

冯均雄

<p class="ql-block">冯均雄艺术简历</p><p class="ql-block">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油画学会副秘书长;重庆市雕塑学会会员,1963年生于四川;199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90年至2005年在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任教;2005年成立艺术工作室,从事景观及公共艺术,绘画创作。现工作生活于重庆。</p><p class="ql-block">获奖情况:</p><p class="ql-block">1992年荣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览”优秀作品奖;(中国美术家协会)</p><p class="ql-block">1993年荣获福建省美术创作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p><p class="ql-block">1996年荣获厦门市文艺奖—新人新作奖;(厦门市政府)</p><p class="ql-block">2005年城市雕塑作品《大渡口》荣获“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奖”;(中国建设部城市雕塑委员会)</p><p class="ql-block">主要展览:</p><p class="ql-block">1992年作品《水边小镇•船》入选“第二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览”;(中国北京)</p><p class="ql-block">1993年作品《黑云》参加第一届“中国厦门—日本佐世堡市友好城市文化交流展览”; (中国厦门、日本佐世保)</p><p class="ql-block">1994年作品《衬布上的橘子》入选“中国首届静物油画展”(中国北京)</p><p class="ql-block">1995年作品《生命》入选“中国首届风景油画展”;(中国北京)</p><p class="ql-block">1995年作品《绿色的音符》参加中国油画学会厦门分会第一界学会展。(中国厦门)</p><p class="ql-block">1996年作品《大风景》入选“第三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览”;(中国北京)</p><p class="ql-block">1996年作品《山坳里的回音》参加中国油画学会厦门分会第二界学会展。(中国厦门)</p><p class="ql-block">1997年作品《绿草地》入选“福建省油画大展”; (中国福州)</p><p class="ql-block">1998年作品《斜阳》参加第三届“中国厦门—日本佐世堡市友好城市文化交流展览”; (中国厦门、日本佐世保)</p><p class="ql-block">1999年作品《逆光》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南京)</p><p class="ql-block">2001年入选首届福建省高等艺术院校教师艺术展;(中国福州)</p><p class="ql-block">2003年应邀参加国家大剧院艺术中心举办的“经典与风范—当代当代值得关注的艺术家邀请展”;</p><p class="ql-block">2014年参加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重庆海外交流协会主办,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8+1中法艺术家油画展”。(中国重庆)</p><p class="ql-block">2014年参加“图色异像”当代艺术展。(中国重庆)</p><p class="ql-block">2014年赴法国参加由法国圣康旦市、马提斯故居博物馆举办的 “中法艺术家油画作品展”(法国圣康旦)</p><p class="ql-block">2014-2015参加首届“重庆-四川当代艺术跨年展”(中国重庆)</p><p class="ql-block">2015年第一期《重庆美术》介绍冯均雄油画作品</p><p class="ql-block">2016年参加“在路上--陕北印象油画写生展” (中国西安)</p><p class="ql-block">2016年油画作品《龙泉人家》入选“观澜山水.保利学院之星新锐艺术展”(中国深圳)</p><p class="ql-block">2016年赴法国参加由法国圣康旦市政府主办“中国艺术——当代影响的融合”当代美术作品展。(法国圣康旦)</p><p class="ql-block">2016年入选重庆市第六届美术作品展(中国重庆)</p><p class="ql-block">2017年参加献礼十九大——绝美山水 精彩重庆美术创作工程成果汇报展(中国重庆)</p><p class="ql-block">2017年参加重庆市小幅油画风景作品展(中国重庆)</p><p class="ql-block">2018年入选“第一届重庆油画双年展”。(中国重庆)</p><p class="ql-block">2019年入选“大象微至—重庆小幅油画作品展”(中国重庆)</p><p class="ql-block">2020年入选“绘画的真实—第二届重庆油画双年展”(中国重庆)</p><p class="ql-block">2020年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重庆)</p> <p class="ql-block">冯均雄:行走的风景</p><p class="ql-block">在冯均雄的大量作品中,我们常常见到生趣盎然的风景及风情画,作为创作的主体,这些作品从简约的意象中透露出画家内心的温柔的情怀,以及对社会的关爱和认知,对美好世界的憧憬之情。冯均雄用画笔呈现出一幅幅大千世界的小情小景,在画布上留住那些似水流年,唤起曾经美好的种种情感。</p><p class="ql-block">近日,记者专访冯均雄先生与其进行了一次长谈,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了他的创作和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对风景的痴迷缘于没有约束</p><p class="ql-block">记者:每个人一生中要走很多地方见到不同的风景,这些风景也许就是这个社会和时代的一个缩影,我理解冯均雄先生笔下的风景,并不局限于小情小景本身,呈现给人的是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p><p class="ql-block">冯均雄:风景油画的创作相比较写实人物油画的完成,少了些许在造型上的严谨细微以及对技法水准的探索。但是,正是这种不过于强调对真实精确再现的特征,往往能够最大程度的体现艺术家本人最真实与个性化的艺术感悟力。我曾经有一幅画名叫《行走的风景》大概也是我对过中风景的一种诠释吧。大概这十年间,更多的可能是在画风景的不同变化。尤其是户外写生时,每当面对一个场景,初始阶段整个脑子总是一片茫然,不是说想画什么一开始就成竹在胸,恰恰是每一次创作都觉得有新的一种东西在冲击,才有创作的动力,所以每次要画的时候,直到动手才知道最后想怎么去完成这幅画。曾经有评论家讲:“读冯均雄的作品,最初留下的印象是跳跃而多变,即使是相近年份的创作,在面貌上也呈现出丰富的特质,在看惯了太多艺术家对于作品形式及风格的不断重复之后,这种跳跃多变反而更能调动起观者的兴致。或许在他的骨子里就一直存在着反叛的因子,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画下去。”我画里并没有特定的所谓风格,但是把所有的作品展开来看,脉络还是比较清晰,更多的是我的思维轨迹。我很赞同早成晚熟,成及用思想去画而非单纯的技法,熟及风格的形成,当然,无论是用笔画,还是用刀刮,这仅仅是表现手法的不同,更深层的东西,是画面对现实不同情境的一种认识。</p><p class="ql-block">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看到你大量的风景作品,《水边小镇、船》(1992年)还获得了第二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优秀奖,《行走的风景》可以理解为风景在行走,风格也在画面上行走,是一种整体互动。</p><p class="ql-block">冯均雄:行走的风景,还可以说是风景在内心的行走,20多年前可能我对风景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多年来一直在风景中行走,观察不同的风景,描绘不同的感受,探索不同的表现,大概也就是中国画所讲的寄情山水吧。</p><p class="ql-block">记者:风景不仅仅是我们经历看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能够从每一处风景体会到不同的意境和美感,通过画面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情感,一幅好的作品,往往都是艺术家看到的和呈现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一种至臻境界。</p><p class="ql-block">冯均雄:风景与人物,技法上没有难易之分。我对风景着迷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画风景可以自由想象和即兴的挥写以及鲜明的表现个性,更容易形成自己的语境。在绘画语言和样式不居于理论上所谓的概念去界定。可以说带有印象、意象、抽象的成分。画面中笔触的大胆挥洒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隐喻性的因素,在形式上是外放的,但情感是内敛的。我画风景也并不是针对特定的哪个对象,而是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情感,包括对生命的认识,对历程的诠释。或许,绘画更像是个人生命情感的迹化和沉淀,这种沉淀,依靠的是光阴岁月的叠加,也加着艺术观念的转变。</p><p class="ql-block">传承与融合</p><p class="ql-block">记者:艺术作品只有表达了个人的独特情感,作品才具有生命力,对吗?</p><p class="ql-block">冯均雄:以画人物为例,如果仅仅只是以画的像与不像作为评判标准,那只是一种初级审美,甚至会误导。在印象派之前的绘画及雕塑,我们暂且称为古典艺术,是以传统的审美来评判作品的优劣的,之前有个共通之处都是订单作品,画什么,怎么画总是给雇主有个交代。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以及后来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宫廷画,以及学院派等各流派,在审美上相对比较单一。照相机的发明,代替了很多之前绘画的功能。到了印象派以后,艺术家的创作完全是自我行为,更加自由当然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尤其后期印象派之后,更多注入了表现及观念。当代人具有各种各样的思维,绘画创作学习前辈是必然的,但必须尽可能走进自己内心,越是离群索居,可能更能表达个性,那么做出来的作品恐怕才能与众不同。艺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具有个性特色,“越像自己”,就越具有艺术生命力。</p><p class="ql-block">记者:不过当代艺术家离群索居乃至于独处一处还是很少的,跟时尚交流往往会有更多的一些机会,尤其艺术家彼此之间的交流,各种流派之间的相互借鉴,甚至取长补短,都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包括冯均雄先生的创作,也吸收了很多流派、艺术家的长处,但是先生在吸收别人东西的时候,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拿来之后要表达自己的意境和想法,为我服务。</p><p class="ql-block">冯均雄:我一直这样来理解,跟别人交流越多,恰恰可以把自己的东西思考得更充分,这需要一种坚守和自信,任何一个人都是在前人的肩膀上站起来的,就拿梵高来讲,可能是整个西方绘画史中性格个性最鲜明的艺术家,我仔细研究过他,看了他的很多的作品原作,包括阿姆斯特丹他最完整的美术馆,发现梵高画画总共有10年时间,这10年里前面的一半多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学习,他最喜欢的米勒——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差不多把米勒的作品临摹了一遍,但是梵高画米勒的作品,比如说《播种者》、《晚钟》,是用他梵高自己的语言在画,而不是把米勒的东西照搬下来,他临摩的同时也有新的探寻,做到一直都有他梵高的激情,同时也学莫奈、劳特瑞克等当时在巴黎同时代大师的东西,但学习的过程中他始终没有离开他梵高自己。</p><p class="ql-block">学习绘画是如此,始终想有自我的审美意识存在,这是有意识地学,骨子里或多或少存在的潜意识,所以我一直努力这样去做,画画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作品中也有很多前人的痕迹学来为我所用了,作品中总希望有自己的调调在里面。</p><p class="ql-block">记者: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把艺术创作当作一种快乐的生活,可能更能感受到艺术创作的乐趣。</p><p class="ql-block">冯均雄:艺术的创作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痛苦与蜕变的过程,快乐与痛苦相互相成构成了艺术历程也铸就了我的人生轨迹。</p><p class="ql-block">艺术追求一定是“自我”的</p><p class="ql-block">作品是生活态度的反映</p><p class="ql-block">记者:初看先生的作品,不是那种一眼就觉得有很强烈的冲击力,但如果细细品味,又有很深的一些东西把你吸引住,作品表现的更多是内敛而不是夸夸其谈。这也许跟先生自身的历练、教育背景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有关。</p><p class="ql-block">冯均雄:在我早期的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物画,比如《彝娃》(1991年)、《梳妆》(1996年)等,在创作中总是希望能表现出淳朴、静穆之美。此时的风景画创作也带有一种构成意味和极强的节奏韵律感。《逆光》(1997年)反映的是彝族凉山的人物风貌,画面上夕阳西沉,彝族阿咪子身处逆光之中,整个画面的背景与人物处于同一个环境,不是造景写景,而是自然而然的渲染。画面背景是一个有点理想化和象征性的场景,有云朵,有阴影,有起伏的山脉,想表达一种向往,以及对生命美好东西的渴求,带有理想主义色彩。</p><p class="ql-block">记者:那个时期先生的好多作品画面中的天际线都是带弧形的,比如说《大风景》(1996年)中的这个弧形,给人有大地浩瀚的感觉,气势磅礴,还有荒凉土地上闪烁的绿色点缀,这是流动的音符。</p><p class="ql-block">冯均雄:这幅《大风景》有点像画地球的那种概念,曾经有个飞行员朋友看了我的画,他说他的工作看到的就是天际线,看了我的画触动很大。那个时期画了很多这类似构图的东西,想追求一种浩瀚、飘渺、神秘主义。</p><p class="ql-block">“景为我用”更具生命力</p><p class="ql-block">记者:看到你的画,似乎更多的想象空间,比如《北方那个山》系列作品,表现美的极致当中有一种夸张和玄幻的色彩,刀痕和笔触的交融,变幻自由自在地在画面上飞翔,充满了神秘的美感,根本不是对景写生,而是“景为我用”。</p><p class="ql-block">冯均雄:的确这里面有我自己要表达的观念。陕北的苍凉也好,贫瘠也罢,这些都是表象,陕北精神层面的东西,才是我尽力要挖掘的创作元素。没有超越,就不可能出现好作品。从这个角度讲,作为中国人,再怎么学习西方技法,精神层面还是从小受到的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骨子里的东西是永远抹不掉的。要超越固定的思维和意识形态,我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是把西画的色彩发挥到极端,一是把中国传统的书画的元素潜移默化,从两条线内心的碰撞形成现在的作品构架。</p><p class="ql-block">记者:真希望冯均雄先生在今后的创作中,呈现更多的艺术精品。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