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梗子树

复老头

<p class="ql-block"> 2010年金报刊登一条消息震惊了人们:“8月18日,兰溪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最终通过一项议案,同意取消乌桕为兰溪市市树命名,但仍然保留樟树为市树。”</p><p class="ql-block"> 1960年7月我随父母单位搬迁到金华,8月的一天单位组织到双龙游玩。让我第一次见识到路旁的行道树一一那是南方特有的梗子树,那个季节的树上已经结起青青的梗子果实。</p> <p class="ql-block"> 后来,才知道梗子树早先在金华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树种,金华人称之为梗子树的,其实大名叫“乌桕树”(以下也称为梗子树)。那时在金华农村梗子树是最多最普通的树种,漫山遍野都能见到它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据说,早在唐代建县之初,地处浙中金衢盆地腹地的兰溪就开始了种植乌桕。鼎盛时期,兰溪的乌桕种植面积达12.66万亩,乌桕籽总产量居全国各县(市)第五位,堪称“乌桕之乡”。</p> <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后插队到了农村,梗子树真正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田头地角到处都有乌桕树,而长在田梗上的乌桕树都有盆口粗,估计都有几十年的树龄,乡友告诉我长在田畈原先还有樟树,可惜大办钢铁时砍了,全村只剩下村北佛殿知青屋和公社门前两株。</p><p class="ql-block"> 麦收季节,小麦收尽割大麦,收割的大麦有的就近就便挂在梗子树杈上,远远望去像是一个个身穿簔衣战士,守望着家乡的大地。待到晴好农闲时再挑到晒场上用连枷拍打。打大麦是个苦差事,社员全副武装长衣长裤戴上帽子围脖,以防麦芒钻入。即便如此,活计干完仍是全身奇痒无比,分外难受。</p> <p class="ql-block"> 陆游有诗云:“乌桕阴中把酒杯,山园处处熟杨梅。”是啊,家乡梗子树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时时呵护着我们一一春雨袭来时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暂且栖身;夏天撑起繁枝茂叶伞状浓荫,为我们遮阳挡雨;秋天化为斑斓迷彩树叶装点此江山,今朝更好看;初冬农闲时,梗子树露出满树白白梗子,让我们擎着长长的钩刀大显身手。</p><p class="ql-block"> 要说梗子展现最美的一刻,正是秋叶经霜时。梗子树叶似黄似红,如火如荼,田野里,山坡上,小溪边,团团簇簇,层层叠叠,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美丽的梗子树,堪比北方的红枫,有“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之赞誉。宋代林和清也有诗赞其曰:“巾子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已先红。”</p> <p class="ql-block"> 令人难忘的是1968年,我和另外几个知青养蜂的那段经历:5月当我们蜂移师到肉联厂过去铁道边的乾西寺园村采梗子树蜜的时候,蜂箱摆在一家农户院里,寺园村是位于婺江北岸金华铁路桥东侧不到百米的小村庄,其周围遍布着碗口大小的梗子树,五六月份正是梗子开花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梗子花香。</p><p class="ql-block"> 每天一大早我们便来到寺园这家农家院内,观看蜂情,满树挂满毛茸茸松鼠尾巴似梗子花序间,蜜蜂穿梭往来采花酿蜜。梗子蜜呈琥珀色,属三级蜜,据安徽农业大学对600多种植物所做研究表明,梗子蜜在清除自由基,抗辐射、抗氧化、防衰老方面仅次于杜英蜜。</p>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以后参加工作后才知道成熟后的桕子,是广泛用于香皂、蜡纸、蜡烛、油漆、油墨等相关行业,是制造化工的原料——外层白白的腊状桕子是兰溪化工厂制造肥皂的主要原料桕油,而中心的核仁榨出的油就是我厂造漆用途极广泛的青油,化学名叫梓油。乌桕产业在兰溪的蓬勃发展,乌桕一度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他们甚至把乌桕籽叫作“金籽”。七十年代以后,兰溪大力发展乌桕,还成立了“乌桕研究所”“乌桕林场”等官方机构,并实行种植补贴,乌桕就成了兰溪的市树。</p><p class="ql-block"> 那时,计划经济时代,梓油作为单位大宗原料而采购,我在采购油脂岗位上整整干了十三年。每天随车在金华地区十几个县市粮油站和榨油厂穿梭运油,当然由地区粮食局分配计划量最多的当数兰溪,兰溪的梗子树为单位的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p> <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制皂可选原料也越来越多了。九十年代后,兰溪“凤凰”腾飞了,可乌桕却从此渐渐地淡出舞台。那时起,棕榈油不断地从东南亚国家涌入中国市场且其价格远远低于桕油,同样,制造油漆使用梓油替代品越来越多,加之市场上以梓油为原料的低档漆用量也在大幅度降低。后来兰溪市里就不再给种植乌桕农户补贴了。乌桕籽从那个时候起,逐年剧减,到了2010年,也不再是市树了。</p> <p class="ql-block"> 梗子树从辉煌到没落再到难觅踪影,不能不让人感到无限惆怅和遗憾!是啊,一生默默无闻无所求、却给人带来无穷乐趣和勇于奉献的梗子树的离我而去,颇像是位多年相濡与共的老朋友走了,与其一同消失的还有那道家乡一年四季美丽风景线和让人一生难忘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红叶清溪水急流,兰江风物最宜秋”郁达夫笔下的梗子树,我今后只能在梦中去追寻你那伟岸英姿和美丽倩影,并在心中默默地为你祈祷祝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0年5月15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