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己面前的大山

Ping心自在

<p class="ql-block">这学期中文班被学校从十年调到八年级。虽然是相差两个年级,但是八年级学生字还认不全,造句还不连贯,读书结结巴巴,语法也是问题,总是按英文的习惯把时间状语等修辞放到句子最后,读起来怪怪的。主要是我还不习惯他们的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花了很多时间在朗读和课文基本词汇的练习上,压根没想过要让这些连造句都困难的孩子写作文,实在对他们没有信心。他们能把课后练习做完了,生字多抄几遍,课文多读几次上传到Google classroom里,我就觉得很了不起了。直到校长有一次在微信里提醒我:可以教他们写作。</p> <p class="ql-block">在学期过半的时候,我开始让同学们学习写作,他们竟然用简单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一个女同学在写《一件难忘的事》,把她受到伤害后,变成伤害别人的人,但是发现伤害别人,自己更加孤单的觉醒,然后她转变了,虽然别人还不能接受她的转变,但她在文章中提醒自己要坚持,一个少年成长的烦恼跃然纸上。还有一位同学通过试尝不喜欢的蔬菜而打开自我局限的门,悟到“做事情要开放心态”。还有同学从偷拿家里糖果中学会自我约束;从学游泳被救中学会戒骄戒躁;从狗狗死亡的痛苦中学会放下;从手臂意外骨折中学会谨慎;从和父母的对抗中学会了独立;从勤奋努力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从与家人游玩中体验满足,以及从努力考私校却落选中学会面对人生的挫折...我被他们传递的信息所感动。思想无关文字,却在简单的表达中传递。</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随着写作的教学深入,孩子们更加自觉地完成课后练习,也许他们发现表达思想时,中文作为工具的需要更迫切一些,课后练习变得越来越有意义。交作业的同学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课上练习参与度和激情也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尤其在期末考试作文中,关于《愚公移山》读后感,让同学们当堂写作心得体会。有位同学写出了这样一段话:那个像大山一个挡住你的东西,就是你要努力超越的障碍...,他说出的意思我用中文做了进一步表述:只有在思想上战胜自己前面的畏难情绪这座大山,才能做到你想做的事情,就像愚公移山一样,被人们称之为奇迹。</p> <p class="ql-block">读了那么多次,耳熟能详的《愚公移山》,被一个从小在英文语境中长大的学中文的少年一语道破天机:我即愚公,我的思维局限就是那些障碍在我面前的重重大山。而往往就是这一念的信与不信之间。“那个像大山一样挡住你的东西,就是你要努力超越的障碍”。</p><p class="ql-block">明天是这学期最后一节课,坐在阳光洒满的小院,写下这学期我的心得体会:人生无处不在教育,常常学生亦师,师亦学生。感恩一切的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