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课本博物馆

Early Bird

<p class="ql-block">是不是因为当过教师才对课本情有独钟、念念不忘?但就一般人来说,课本也能唤起他们童年的时光、青春的梦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婆婆媳妇小姑两代三位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别教授数学、英语和历史)来到山东淄博的中国课本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原本以为只是各时期课本的陈列,其实还有许多图片和实物加上模拟场景,把中国从1860年开始创办的第一个班级授课的洋务学堂开始至今的教育用课本串联起来,立体地呈现出来,让人们看到了百余年来中国教育人所做出的努力和走过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我们所受的教育没有告诉我们武训是何人,我只隐约记得旧报纸上连篇的对于电影武训传和海瑞罢官的批判。至于为什么批,至今不懂。原来真正的武训是一个应该感动中国的人。</p> <p class="ql-block">从一工作进入教育界,耳边就充盈着教改一词,改什么,怎么改却好像一直在摸石头。而面对南洋公学编印的蒙学课本第一课的内容,我这个教了三十多年,也改了三十多年的教师竟有些汗颜。第一课是母鸡护雏。首先列出了要学的生词,然后是课文正文:某儿出游,见雏鸡独行。狸猝至,欲攫之。雏惊叫,母鸡闻声驰至,以喙啄狸,狸乃去。旁有老者,告儿曰“鸡之护其雏,犹母之护其子也。” 之后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信息查找题,也就是直接事实题:雏鸡因何遇险?第二个问题就是引发学生发散思维和深层思考了:母护其子,子当何如?我们可以想见课堂讨论之热烈,学生参与度之强了吧。再看今日之课堂,是不是走了一个圈,又回到原点了呢?能回来也不错了。印象最深的还是民国时期教育的厚重和认真,难怪大师纷呈,支撑起一片不一样的天空。那时的课本有趣且接地气,更重要的是课本编者都是大师啊。那些大学问家在一丝不苟地编写着小学生的课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华英初阶》是我国第一部英语课本,商务印书馆出品,以古文写就。This is my name. 译为此乃吾之名也。有趣。</p> <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的课本被围在一个大谷仓一样的造型中,还记得那时没有生物,叫农业基础知识;没有物理,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常识。</p><p class="ql-block">徜徉在课本的海洋中,嗅着历史的气息,有意无意地寻找着那些曾经装在自己书包里的课本。</p> <p class="ql-block">内容早已忘记,只是看到熟悉的封面就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临出门的时候买了一套民国老课本,打算回家后细细研读,也许从中能够解开为什么那时候能培养出来一众大家的疑问呢。</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我学过的和教过的从86年到2016年三十年间的全部英语课本,它们是不是也该进博物馆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