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春的记忆</p><p class="ql-block">作者:崔玉芹(中国知青网注册会员)</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战友们我们都曾经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辽西区域~锦县大有垦区和一望无际的盐碱滩,那里曾经是我们七十年代,几千知青大军奔赴广阔天地,献出青春美好时光的地方。那里曾经是我们七十年代知青人的第二故乡,那里就是每年鸿雁队队排成行飞往南,北歇息的必由之路。因为,那里有广阔的天地,有一望无际,诗情画意一样漂亮的盐碱滩和芦苇荡,在那片土地上,还有我们这一代知青人,永远也讲不完的过去,过去那些年的故事和回忆。</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时光叫岁月,有一种年华叫青春,时光伴随着岁月,年华伴随着青春,我们都不知不觉的走过了人生的四十年,在人生风风雨雨的五十年岁月里,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都有着很多很多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谁都在留意那失去的青春岁月,因为,我们谁都难忘在那特殊的年代,曾经走过的那段历史长河,在那青春的岁月里,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都有着那一首首难忘的歌。</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年青人,我想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伴随着时代的潮流,在我们的一生中,永远!永远都有不会忘记的那一天,那一刻,和那些年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前的今天,我们的同学,一部分参加了工作,一部同学服从祖国的分配,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我们那个年代最响亮的口号,那就是上山下乡,十六,七岁的我们,打起了行装,告别了那风景如画的美丽家乡,煤都一一南票!</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记得,那是2月27日那一天,也许这一天是我们所有去大有农场人,终生都不会忘记的那一天,那一刻,我们离开了多年熟悉群山环绕的百里矿山,离开了我们多年在一起学习,劳动的同学,离开了多年抚育我们成长的亲人,离开了多年教育我们怎样去做人的老师,从那一天,我们就跟同学们分别各在一方,一生中在也没有机会,我们还象从前那样,同在一个校园里,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什么叫人间正道是沧桑。</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是我们知青人迈向社会舞台,漫漫人生路的第一天,那一天,那一刻的泪水,不知不觉的往下淌,心里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即难过,又兴奋的心情,因为,我们长大了,就要奔向那新的成长地方。</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是一个晴朗的天空,但天气很冷很冷,同学们爬上了绿色的解放牌大汽车,打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红旗,和车下的亲人们告别。我们哭,家长们来送我们也哭,都紧紧的拉着父母把我们领着长大的这双手,久久的,久久的舍不得放开。随着汽车的发动声音,渐渐的离亲人们远去。顺着呼啸的大北风,一路向南渐渐的驶出了家乡这片土地。在车上同学们即使心情难过,也都兴奋的高唱着“青年人,爱农村,广阔的天地属于我们“热情洋溢的歌曲,伴随着一路的高歌,一路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汽车经过了三,四个小时的一路奔波,我们来到了辽西渤海湾的南大荒。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碱滩,寥寥无几的几户农家,人烟稀少、寒冷、凄凉、杂草丛生。青年点只有一个灰暗的路灯,八栋土坯房,关不严的门窗,里面掉土,四面漏风是正常现象,眼前的一切一切,都出乎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知青岁月,我们的青春美好时光,都即将在这里度过。比我们早来的,还有实验中学的,铁中的,尽管我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方,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名字也都一样,因为,在那特殊的历史年代,历史也都给我们每一位下乡的同学,一个骄傲和自豪的名字,那就是~知青!</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春天来了,尉蓝色的天空中飞往南方过冬的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地飞回来了。大地也渐渐地披上了一层碧绿的地毯,树枝也吐出了嫩绿的树芽。虽然已经是阳春三月,可是春风里还是带着几分寒意。初春的寒潮季节,我们个个都穿着薄底的插秧靴子,跳进了还带有冰芷,没完全融化的地里干活,平整土地,修整苗床,育苗,插秧。</p><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稻田地里,双脚泡在冰冷的水里,有的人一不小心靴子被扎漏了,冰凉的水慢慢的浸透到靴子里,我们都默默地忍受着,这冰冷的水侵入,只有自己用体温的温度来慢慢的温暖着。即使就是这样,我们也从来没有人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用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的坚强,这就是我们知青人的亲身经历。</p><p class="ql-block"> 插秧大会战的季节,繁重的体力劳动,是对我们更严骏的考验,凭着当年我们幼小的年龄,受弱的身体,男同学们挑着沉重的秧苗,迈着青年人的朝气蓬勃的骄健步伐,行走在田埂上。女同学们站在水深到脚面的稻田地里插秧,腰累疼了就站起来直一直,摔倒了再爬起来。从我们知青大军的身上,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希望。在那上千万的这个知青特殊的群体,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知青大军们在给祖国希望的田野上,默默无闻地贡献着自己的美好青春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几千名知青大军身影的出现,从此,给大有这片沉睡了多少年,寂静,荒凉的盐碱滩,带来了生机,希望。用知青的汗水,智慧,辛勤的劳动,让这片杂草丛生的土地,焕发了青春,披上了绿装。形成了一块块的稻田,一片片绿油油的秧苗画面,让人放眼望去,就象你来到了江南水乡一样的美,一样的自豪。这就是我们知青大军人,在用他们的蹉跎岁月,留下的汗水,泪水,用青春美好的时光,在改变着大有,建设着大有。</p><p class="ql-block"> 渐渐的夏天到了,青蛙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冬眠,开始渐渐的苏醒了,成群的野鸭在芦苇荡里自由的飞翔,知青们在稻田地里放水,站岗。不知有多少个昼夜,雷鸣电闪闪的过后,就是倾盆大雨,大雨就是命令,在队长的带领下,大家拿起干活的工具,消失在暴风雨中,抢修大堤决口。战友们个个都奋不顾身的跑进冰冷的水里,搭建成人墙,用我们自己的身体来挡住洪水冲进地里,然后用沙袋把决口堵上,当战友们把决口堵上时,天色已经渐渐的发亮,战友们为了保护秋后的丰收。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他们就象边防战士一样,保护着地里的秧苗成活率。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都同样的在巡视地里水的情况,随时都在保护秧苗的生命和成长。</p><p class="ql-block"> 劳累了一天的战友们,吃罢晚饭后,也忘不了排练节目,跳舞和歌唱,政治学习,男,女同学们三个一群,俩个一伙的迎着夕阳西下的晚霞,漫步在这一望无际的盐碱滩上,他们在谈情说爱,他们在探讨着人生的未来和远大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夜晚,当我们疲倦地躺下时,还在望着窗外明亮胶洁的月光,照在我们身上,数着天上的繁星点点,听着窗外芦苇荡里青蛙们彼此起伏的哇,哇欢叫声,足够的汇成了优美动听的交响乐章。叫声让我们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微风透过窗户,一阵阵飘进来的大自然新鲜空气和泥土散发的芳香,让我们感到清心悦耳。在这广阔的天地里,连这夜晚的星空和芦苇荡里的青蛙叫声,都是这么的美好,构成了这么漂亮的一幅夜景画,青蛙的叫声,把我们都渐渐的带进了甜美的梦香。</p><p class="ql-block"> 清晨,当灿烂的朝霞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一阵阵清脆的哨声,把我们从熟睡中唤起,知青们个个都以军事化的速度,整装到操场集合,立正,稍息,跑步,知青们的生活,新的一天又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碱滩和芦苇荡,这就是我们知青人的天和地。这里就是我们凣十万知青大军人,大有作为的课堂,在带有泥土芳香的这块土地上,我们每个知青人都在发挥着自己的智慧,能量与理想。</p><p class="ql-block"> 时间真快,不知不觉的秋天来了,树叶和芦苇荡开始渐渐地发黄,大雁排成了队伍,又飞回了南方。当我们再站到高高的田埂上,放眼望去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金黄色的稻穗,被秋风一吹,就象大海的波浪,景色美极了。秋高气爽,尉蓝色的天空中,不时的飘过来几朵白云,鸟儿在空中飞舞,人在画中游,迷人的景色,赛上江南看不够,时光的岁月,让我们知青人渐渐地爱上大有这片芦苇荡。</p><p class="ql-block"> 盐碱滩收割的季节,是我们知青人挥洒汗水的操场,滚一身泥巴,磨一手老茧。知青大军们在稻田地里,挥舞着手里的镰刀,割的割,捆的捆,装车的装车,好热闹的一片大丰收景象。我们一边收割着稻子,一边高唱着”青年人,爱农村,广阔的天地属于我们“的歌曲,热闹的劳动场面,让我们都忘记了一天的疲劳。更让我们每个知青都终生难忘那火热的青春岁月,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们苦中也有乐,累中也有甜,收割着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p><p class="ql-block"> 喜看稻熟千层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知青大军们在这广阔的天地里,用他们的力量,辛勤的汗水,青春的岁月,把昔日荒凉的盐碱滩,装扮成了今天的绿洲和鱼米之乡。</p><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四十年前的冬天,滴水成冰的严寒,天是那么的冷,冬闲时节,我们女同学留在农场里打草绳,男同学被分配到柳河沟山上打石头,虎口被震裂,手、脚、脸被冻伤、戴着棉帽子,周围挂满了白霜。在锦州的西大桥下面,小凌河畔,有我们的战友们顶着呼啸的北风,筛着河石留下的身影。在南票矿山的坑口旁,有我们战友捡煤矸石留下的画面。在黄甲通往三家子和邱皮沟的两条路上曾经留下过我们修路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在那狂风卷着黄沙,冬天白雪茫茫,夏天水汪汪的盐咸滩上,我们知青人喝着盐碱滩上苦涩的井水,挺着夏天的蚊虫叮咬,我们每天都是迎着朝霞走,伴着晚霞归,用我们的青春热血在改变着盐碱滩上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在这蹉跎的岁月里,时代让我们知青人在广阔的天地里锻炼成长。它不仅仅是锻炼了我们的体魄,在这艰苦难忘的知青岁月里,更让我们的意志成钢。历史能让我们这一生有机会站在这广阔的天地舞台,能更高,更远的展望。用我们知青人的诚信,用我们知青人的力量,在大有垦区,这片盐碱滩上,贡献出了我们这一代知青人的青春年华和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群特殊的群体,知青人,从当年的天真,单纯,狂热,盲目的青春时代,经过了艰苦岁月的沉淀,我们逐渐的开始冷静,理智,坚强。</p><p class="ql-block"> 列车在江山如画的原野上奔驰,知青大军们在给祖国的山山水水描绘着最新,最美的图画,用他们的智慧。在广阔的天地,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高科技成果,用他们的大无畏精神,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赞歌,用他们那年代的纯真感情,在盐碱滩上传颂着一件件的爱情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央的号令,知青的返城,我们结束了这一生最终生难忘的知青历程,再见了,大有垦区红星农场!再见了,盐碱滩,芦苇荡!再见了,我风雨同舟的兄弟姐妹们!我们这一生能有机会相聚一场。因为,是特殊的历史时代,它不仅仅的是让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永远的留下了当年创业的身影和脚印。而是在历史与时代的这篇乐章里,它将永远的记录着,这里是我们知青人曾经献过美好青春时光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我们知青人的第二故乡,而是因为,这里有我们七十年代知青人,战友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感情,爱情,和那青春岁月的时光。盐碱滩,芦苇荡,它是我们这一生,终生难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是知青的岁月,给我们今后的人生奠定了基石,让我们青春无悔的在广阔的天地里锻炼成长,当年,我们是青年人,爱农村,广阔的天地属于我们。从四面八方相聚在大有垦区这片盐碱滩上。今天,我的知青人,又象插上翅膀的雄鹰一样,从这里的地平线上飞翔。</p><p class="ql-block"> 悠悠岁月,时间就是这样的神奇,近半个世纪过去了,青春,美好的青春时代,它留给我们的是人生旅途中一段最美好的记忆。历史,它让我们一生有了这么一段骄傲的知青历程,知青岁月的艰苦,我们流汗,流泪,但我们青春无悔,因为,知青这个名字,在中国史前所未有,名垂青史。</p><p class="ql-block"> 知青人归来,青春已不在,伴随着历史的转折前进歌声,有的人被选送到高等学府清华校园,有的人被选送到各大中专院校。有的人成了中国的摄影协会作家,有的人走进了军营,穿上了橄榄绿色军装,有的人当上了人民警察,保卫着一方人民的安全。有的同学唱红了全球,成了男高音歌唱家,有的人走上了神圣的白衣天使岗位,日夜的奋战在临床一线。有的人从政,走进了市政府,有的人驾驶着火车,汽车,奔跑在祖国的田野,山川,有的人走向了平凡的岗位,我们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祖国各行各业中的一颗螺丝钉,我们都曾经在平凡的岗位默默无闻地闪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时间就是这样,转眼间四十年过去了,每当我回忆起知青岁月的往事时,同学们,战友们,那纯真年代的欢笑声和手风琴的伴奏歌声,都久久的,久久的在大有垦区,盐碱滩的上空回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作者:崔玉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 锦县大有农场红星青年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写于2017年12月25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发表于2021年1月21日。</span></p> <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24日红星青年群组织“重走知青路”活动。</p>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22日随红星知青群群主一行4人赴北京九华山庄参加“中国知青网纪念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