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学时光(十六)齐河老城看排冰

秋实.高德贵

<p class="ql-block"><b>  我的中学时光(十六)齐河老城看排冰</b></p><p class="ql-block"> 1967年的寒冬。我接到齐河县红卫兵造反总部的通知,要我参加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同时要求每一位演员要自带乐器。于是,我就在田松堂老师处。借到了学校唯一的一架76贝司的手风琴。匆匆赶奔位于黄河之滨的齐河老城。</p><p class="ql-block"> 自从“二、三”夺权以来。山东各地的领导权。大部分都让造反派所控制。像我们齐河县,县委和县政府大门两旁也换成了“齐河县革命委员会”的牌子。齐河三中的红卫兵头头当上了“革委会”的“瓢把子”。</p><p class="ql-block"> 全县各学校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政”令不通,人心涣散。演员很难凑齐。几天后,又来了齐河三中初中部的一位女同学,名字叫戎玉芙。另外还有两位工作人员。一位是齐河一中的王俊华,另一位是齐河三中的窦永水。</p><p class="ql-block"> 出于对文艺演出的爱好,抱着一线希望,我还是住了下来。—— 我被安排在一座小楼上。小楼的外面,<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石灰勾缝的青砖外墙,房顶是镶嵌的灰色小瓦。原来的木板门换成了现在的玻璃门扇,而窗户则是老式的雕花镂空的棱形格式的。不过在里面镶上了玻璃。反倒与这古色古香的传统式小楼显得极不协调。很显然,这个小楼解放前是马家财主的房子。解放后,是“县政协”的办公场所。今逢乱世,这里成了红卫兵总部。沿着室外的木质楼梯上到二楼。站在二楼的阳台上。俯瞰齐河城,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进得门来,就是一个不到十几平方米的独立房间。房</span>间里堆满了传单和成捆的八开白纸。案板上也平铺着一摞整张的白纸。墙角的矮桌上,放着一台手动油印机。靠窗户的桌子上,有一台用蜡纸刻字的钢板。靠西墙有一张小床。我把行李放在床上,就算安营扎寨了。</p><p class="ql-block"> 演员做不成,那就干文印吧。我就被吩咐刻钢板印传单。</p><p class="ql-block"> 我从学写仿宋字开始。刚开始刻板的时候用力不匀。不是把蜡纸划破,就是铁笔划得太轻,印出来的文件黑一块白一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一张蜡纸从只能印百来份到几百份。版面上的字体也更加匀称隽美。有些文件印刷量大,而且还要装钉。总部就派我去县印刷厂。用打字机打印蜡纸,用机器印刷。再用手工装订。由此,我了解到了一本小册子从打印蜡纸到成书的全过程。并且跟工人师傅学会了捻纸、花纸、整纸以及装订技术。</p><p class="ql-block"> 生活也不错,我们的办公楼前边儿不远就是县委招待所。那里是一片平房。在我们住的楼上。一眼就可以看到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和笼屉里冒出的蒸气。甚至连炒菜的味道都能闻得见。我们的生活是吃攴券。一日三餐,每餐一张餐券儿。你想,一个穷学生。能在县委招待所就餐。那是何等的享受。时间久啦,我还真有点儿“乐不思蜀”。</p><p class="ql-block"> 齐河老城建在黄河坝跟上。倚坡就势南高北低。一条南北大道从城中穿过,直通黄河坝顶。在大道西侧堤坝的北坡上。并排斜躺着四根直径有七八十公分的“虹吸管”。农田灌溉,只需要把虹吸管里注满水,把管子底部的阀门打开。黄河水就能利用虹吸的作用自动流出。这是黄河享有地“天河”美称的最好见证。就是站在齐河老城最高的楼顶上,也不过才和黄河的槽底一样高。</p><p class="ql-block"> 最繁华的是位于县城中间的东西大街。从最西端的 “马家祠堂”,都是纯木质的古老建筑。整个建筑材料都是选用上乘的木料。从房梁到檩子椽子都是卯榫结构雕梁画柱、飞檐走壁。顶上挂的是反正咬合的琉璃瓷瓦。是县文化馆的驻地。室内的琴棋书画艺舞弦歌与这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浑然一体。县百货公司就设在十子街口。整个县城独此一家,算是一花独秀了。再往东 ,路南是县法院、县文工团,还有一家国营的“工农兵照相馆”我初中时期唯一的一张照片就是在那儿拍的。路北是公安局和县委大院儿。靠近东边的河坝,是一很大的水塘。当地人称它叫河东淀子。沿着堤坝的陡坡到了坝顶。一眼就可以看见铺设在黄河水面上的浮桥。这是当年齐河县与济南市和长清县的唯一通道。</p><p class="ql-block"> 县城到底是个大地方。大街上每天的新闻不断。随着“运动”深入。各部门各单位都有“靶子”。在本单位内部批斗动静太小,非得弄到大街上去。今天一个书记,明天一个局长。锣鼓阵阵口号声声。两派红卫兵也各设擂台。你说我“保皇”,我反击你是“老保”。然而我可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都没有牵动我的神经。</p><p class="ql-block"> 只有那黄河齐河段的凌汛(俗称排冰),却真的让我惊心动魄啦!</p><p class="ql-block"> 关于凌汛,先贤刘鄂早在他的《老残游记》里有过精彩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黄河从那西南上下来,到时却正是个湾子,过此便向正东去了。河面不甚宽。两岸相距不到二里。若以此刻河水而论,也不过百八丈宽的光景。只是前面的冰插的重重叠叠的。高出水面七八寸厚。在往上游了一二百步,只见那上流的冰还一块一块慢慢价来到此地。被前头的阑住站住了。那后来的冰赶上他,只挤得嗤嗤价响。后冰被这溜水逼的紧了。就窜到前冰上头去……”</p><p class="ql-block"> 不过刘鄂先生描述的是每年一度的黄河冰封,渡船停航过河受阻。而一九六七年的气候有些反常。冬天温度低,河冰冻的厚,开春回暖快。大量的浮冰在河道里倾泻而下。大的浮冰有十几平方米,小的也有几平方米。来到齐河县城的东南河道的拐弯处。由于河道狭窄就被卡住。水滑冰走,冰阻水流。一层摞一层,形成“冰坝”。相当于堰坝。齐河浮桥拆了,洛口浮桥撤了,都无济于事。浮冰直冲洛口大桥,在大桥的迎水面形成了冰坝。《老残游记》记得水面有百八丈宽。我见到的凌汛水面足有二里地宽。那大大小小的冰块竖着的斜着的,挨挨挤挤。黄河槽里的水面不断的爬升。脑残先生提到的那些柳树。那冰面已经爬上了他们的枝杈。我当时还曾听到传言。说是部队已经调用了大炮。为了保住省府和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万不得已必须炸毁大桥泄“凌”。</p><p class="ql-block"> 一时间,冰凌闹的一城皆惊,人心惶惶。然而,城里的政治气候却比这“排冰”更是冷峻!</p><p class="ql-block"> 因为学校和县剧团同属于文教系统。红卫兵总部就指派我去齐河县京剧团做观察员。调查和了解京剧团文化大革命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齐河县京剧团在我住的政协小楼后街。往西有二百未左右的光景。进了角门,就是南北两排相对的平房。阳面是演职员的宿舍,南屋是办公室和仓库。与它一墙之隔的是大礼堂。是京剧团演出和平时练功的地方。现如今,这儿早已是偃旗息马放南山了。三间房子的仓库里面,堆满了龙衣、蟒袍、凤冠、朝靴……不用问这是破四旧的“成果”!京剧团多年的经营和积攒的家当如今不仅成了拉圾,而且成了“封资修”的有力罪证。</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齐河县京剧团,不仅在本县赫赫有名,就是在“京剧圣地”的天津市也小有名气。天津市的市委书记万晓堂,是我们齐河县大黄乡生官屯人。作为市长的家乡剧团,齐河县京剧团唱红了整个天津市。奖状、锦旗、牌匾挂满了整个办公室。京剧团群英荟萃人才济济。杨元树的“胡生”王大昌的“花脸”赵勇的“武生”,王韵声的“老旦”,袁荣华的“青衣”,李玉英的“花旦”(旦角里分武旦即刀马旦),他们在舞台上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深受观众喜爱。“丑角”马瑞奇演技高超,上海京剧团曾几次调他入沪,而他却始终不为心动……</p><p class="ql-block"> 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京剧团是重点整治单位,因而也是“重灾区”。你演过《四郎探母》,你就是卖国主义;你演过《西厢记》、《锁麟囊》,你就是才子佳人;你演过《霸王别姬》、《龙凤呈祥》,你就是宣扬帝王将相……</p><p class="ql-block"> 我国的京剧形成有几百年的历史。传统的优秀剧目也有几百个。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在世界四大剧目中名列前茅。可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他们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却遭受打击,他们弘扬国粹却成了罪人!</p><p class="ql-block"> 在齐河老城的日子里,我经历过一生中未曾经历过的事情。也见过许多的名人、能人、艺人,他们都是我的榜样和老师。一个具有好奇心和好学精神的人。用不着“韦编三绝”,也无勿“悬梁刺股”,只有好学,身边都是你的老师。文化大革命使我荒废了学业,但他却使我变成了一个“杂家”。</p><p class="ql-block"> 末了,还是以蹩脚的小诗结束吧。</p><p class="ql-block"> 齐河老城看排冰,侪身梨园伴名伶。</p><p class="ql-block"> 观花不成反栽柳,半点才艺益终生!</p><p class="ql-block"> (2 0 2 1 年 1 月 2 3 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