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点亮智慧 用好书浸润心灵 ——乐亭三中七年级语文组寒假读书分享

邵老师

<h3></h3>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丰富教师的寒假生活,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七年级语文组按照县局和学校的要求,在假期开展读书活动,老师们选择好了各种教育教学类的书籍,翻越书山,遨游书海,漫步书林,轻嗅书香。<br>  茶能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寒假已至,我们一起开启这段芳香之旅,用阅读去点亮智慧,让好书浸润心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做不抱怨的教师》读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主任 王海滨</p><p class="ql-block"> 寒假已至,我初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向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我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p><p class="ql-block">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创新思维,以德治教</b><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读书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七年级副主任 颜广侠</p><p class="ql-block"> 细细品读魏书生先生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我的困惑便弥散在这飘散的墨香里,幻化成明朗、振奋,开启了智慧的源泉,感受到精神的丰盈。这本书风格平实,言词恳切,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叙说了作者独具一格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p><p class="ql-block"> 我且读且思,被魏老师的创新思维、以德治教、智慧管理所浸染着。他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启迪我智慧育桃李。与好书为伴,与名师同行,魏书生先生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读《爱心与教育》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七年级语文教师 李艳萍</span></p><p class="ql-block"> 牵着时光的衣襟,假期悄然而至。寒假期间开始阅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不由得为李老师的教育行为所感动。作为教师,他不但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追求,而且也勇于做一个独立思考的教育者。在这个本书中他记录了教学生涯中的一些教育小故事,也是记录下了他自己感动的每一个瞬间,他真正做到了善于创新,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践行着一个教育者的爱心之旅,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体会</b><br><div style=";">七年级语文教师 张红梅</div></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由于研究课题的缘故,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乏,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搁置很久的读书习惯最近不得不捡起来了,诚然,虽然是抱着完任务的目的,但是,无形中也一直暗暗鞭策自己,约束自己。</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曾经是学校主厅的标语,所以刚踏入工作岗位陶行知先生这句话就鞭策着我,让我深受启发,因而在看到《陶行知教育文集》这本书的书名时,着实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也暗暗希望通过拜读它能打开思维,为课题研究指出一条明路,对今后的教学也能有所裨益。</h3> <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爱的教育》读书笔记</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语文教师 杨丽君<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爱的教育》是一本值得父母和孩子一齐细细品味的名著。我看了这些故事深深感到其中的爱!书中有关于孩子、家长、老师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给我和孩子留下深刻印象。让我们和孩子一齐共同学习和成长。</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它以日记的形式,透过看似平凡的人和事。作为一名家长,当我看到父亲教育儿子的细节,我常常想,生活中的我好象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宽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励,多了些批评……自己期望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下成长又期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孩子原本是可爱的,在其成长的路上真的需要爱的精神,爱的教育,教会孩子学习,让她拥有爱心,让她懂得做人。</span></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b><br>七年级语文教师 梁秀岩<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慢慢合上书本,我还在揣摩刚才拂过眼帘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然而最让我震惊的是,一位盲人眼中的世界似乎比正常人还要丰富。我们曾经错过了多少有趣的事物啊!海伦•凯勒,著名的美国女作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作为一位盲聋人,她在历史上创造了奇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便是她最杰出的一部作品。</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初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感受到了海伦对于光明的向往,对这个世界的向往和热爱。然而她却只能在自己的幻想中勾勒出这个五彩的世界。我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一位盲人,最希望看到的会是什么呢?有可能是金碧辉煌的皇宫,或是沙鸥点点的海面?结果出人意料,是他们的家人,朋友,路边的小狗,树上的鸟儿,地毯,图画……全是一些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东西,竟然让他们如此激动万分。作为健全的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说这个世界枯燥无比呢?</span></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繁星春水》读书随笔</b><br>七年级语文教师 李平<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今天,我翻开了躺在书架最后一排的冰心诗集《繁星春水》。那是几年前就买了的,但是没空将它翻开看看。久而久之就遗忘了。</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书很薄,我一会儿便读完了,这里面凝聚了冰心老人对静谧的生活的追求,歌颂了母爱的伟大。</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记得有篇叫《假如我是个作家》。里面是这样讲的:“假如我是个作家,我只愿我的作品,在世界中无有声息,没有人批评,更没有人注意。”</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现在的冰心老人,确实成了一个作家,但是她的作品并非无有声息,没有人批评,却有人赞颂,并非是因为她学识渊博,诗意高超,是因为她,是因为她诗中的丰富内涵,这首《假如我是个作家》更是字字扣人心扉,看得出来冰心老人的谦逊。有些文人以为自己的文章作品被世人所传颂,被人铭记,就算很成功,就很满足,但冰心老人却将读者对她的不予以任何批评,这样她就很满足了。</span></div></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心得体会</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语文教师 李慧</div><br>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育人先育心。”“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这些教育名言,让我认识了苏联的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但从没完整地拜读过他的某一本著作。这些天,一直在品读他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第一次深刻地领悟到这样一个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如此精辟的教育思想,对教育事业及其孩子如此深沉的爱。<br> 苏霍姆林斯基让我切身体会到了教育事业是需要用爱浇灌才会结出累累硕果的事业。《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几章用了不少笔墨写了每个孩子的情况,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位大师不会对每个孩子有那么详尽的了解;没有他对孩子的深入了解,他就无法走进那些孩子们的内心。正如他的著作的名称,他是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献给了他投身的教育事业,所以他收获了孩子的心,走近了孩子的心灵世界,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心得体会</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语文教师 刘惠杰</div>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虽然是教育类书籍,却不同于以往我们常见的那种书卷气,案例分析式讲评,几乎可以涵盖一线老师平时教育中的所有常见问题,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我一种思想的启迪:教师在教育中出了问题是因为没有寻根求源,而当了情绪的奴隶,使自己的工作陷入非智慧的体力化;学生出了问题,也是因为教师不够了解孩子的原因,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成长史、家庭教育,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害怕什么;师生关系是最为微妙的,远近皆有度,远近皆因情绪而产生不同的学问;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在现实并不理想,这就指导我们有很大的必要性要花精力指导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源头疏堵漏洞,这是使自己的工作趋于轻松的必由之路;管理孩子不如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b>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七年级语文教师 刘旭</p><p class="ql-block"> 假期已至,闲来无事,我开始阅读教育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边看边与平时教育相比较,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本书在教我们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p><p class="ql-block">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教师,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读《我的理想教育》有感</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七年级语文教师</span><b style="color: inherit;"> </b><span style="color: inherit;">邵永栋</span></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从教二十八年,一直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初读《我的理想教育》这本书,我被深深吸引,我懂得了,教育不光是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理想的教育中,应该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的顽皮淘气,教师宽容笑对,节之有法;应该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贪玩懒散,教师坚持笑对,培养习惯;应该有这样一些画面:学生心灵受伤,教师真诚笑对,平等交流,抚平创伤,点燃信心,托起希望……学生年龄虽小,内心却也是丰富、敏感的。他们更需要教师的赞美,需要教师发自肺腑的真诚赞美,愿学生在教师们的赞美中长大,愿老师们在赞美之中成熟、优秀。</div></div></div></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审稿】 郭建军</p><p class="ql-block"><br></p>

教师

教育

七年级

孩子

语文

智慧

心灵

本书

假如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