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历史】画报里的领袖潜影和中国记忆

福全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50年《人民画报》创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刊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他的形象首次出现在《人民画报》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之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毛泽东主席的形象曾多次出现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不同时期的画报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并有30多次成为《人民画报》的封面人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人民画报》创刊号封面。</span></p>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期《人民画报》封面:领袖潜影——共和国缔造者鲜为人知的影像记忆。</p> <p class="ql-block">▼1967年10期《人民画报》封面: 毛主席在长征胜利后到达陕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8年9期《人民画报》封面:毛主席去安源(油画)。</p> <p class="ql-block">▼1976年3期《人民画报》封面:毛主席重上井冈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03年12期《人民画报》封面:我镜头中的伟人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期《人民画报》封面:领袖潜影——共和国缔造者鲜为人知的影像记忆。</p><p class="ql-block">“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p><p class="ql-block">“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p><p class="ql-block">“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诗词名句,</p><p class="ql-block">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p><p class="ql-block">▼1938年,毛主席在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本刊资料图</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本刊资料图</p> <p class="ql-block">▼1950年,毛主席主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本刊资料图</p> <p class="ql-block">▼1951年,毛主席和女儿李讷一起在香山翻看影集。摄影 侯波</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主席和北京八一小学学生在一起。摄影 吕厚民</p> <p class="ql-block">▼1954年12月1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首次访华的缅甸总理吴努。摄影 张韫磊/人民画报</p> <p class="ql-block">▼1955年6月25日,毛主席等人到机场欢迎到访的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摄影 蔡尚雄/人民画报</p> <p class="ql-block">▼1955年,毛主席参观全国美术展览。 摄影 吕厚民</p> <p class="ql-block">▼1956年,毛主席接受少数民族代表献礼。摄影 吕厚民</p> <p class="ql-block">▼1958年,毛主席参观中国科学院科研成果展览。摄影 侯波</p> <p class="ql-block">▼1959年,毛主席同韶山学校的师生们在一起。摄影 徐肖冰、侯波</p> <p class="ql-block">▼1961年,毛主席在庐山散步。摄影 吕厚民</p> <p class="ql-block">▼1961年,毛主席在杭州。摄影 吕厚民</p> <p class="ql-block">▼1962年,毛主席在上海打乒乓球。 摄影 吕厚民</p> <p class="ql-block">▼1964年,毛主席和朱德观看豫剧《朝阳沟》后和演员们在一起。摄影 吕厚民</p> <p class="ql-block">▼《人民画报》1977年1月专辑封面。1977年1月,《人民画报》以专辑形式刊发了周恩来同志生平事迹的多幅珍贵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任党中央的代表,长期驻在国民党政府所在地重庆。这是周恩来同志在重庆曾家岩50号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49年3月,周恩来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span></p> <p class="ql-block">▼1954年9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p> <p class="ql-block">▼1963年3月5日,周总理在中国外文局与《人民画报》专家魏路丝谈话时的音容笑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陪同下访问了阿尔巴尼亚以及非洲十个国家、亚洲三个国家,周恩来总理结束访问回到北京时,受到首都群众的热烈欢迎。</span></p> <p class="ql-block">▼1964年11月,周恩来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7周年庆祝活动。这是周恩来同志从莫斯科回到北京时,受到毛主席、朱德委员长及首都人民的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石油战线先进单位代表时,同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亲切握手。</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与各族青年一起高歌。</p> <p class="ql-block">▼1974年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的盛大招待会上致祝酒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封面人物</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136, 15, 0); 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246, 193);">▼1976年《人民画报》第12期封面:华国锋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封面标题:热烈庆祝华国锋同志为我党领袖。</span></p> <p class="ql-block">解放军画报里的伟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里的中国</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里的中国</b>🇨🇳</p> <p class="ql-block">人民画报里的中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里的中国</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里的中国</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里的中国</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里的中国</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封面上的电影记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白杨,原名杨成芳,早期以在电影《十字街头》《中华儿女》《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中饰演的人物红遍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主演了《团结起来到明天》《为了和平》《祝福》等电影。白杨表演风格含蓄,尽显东方女性神韵,深受观众喜爱。摄影 郑光华/人民画报</span></p> <p class="ql-block">  ▼图为1963年,电影演员张瑞芳正在揣摩即将塑造的人物形象。张瑞芳曾是中国“四大名旦”之一,从舞台到大银幕,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20世纪60年代,张瑞芳为新中国电影奉献了经典的“李双双”形象,并因此荣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摄影 李兰英/人民画报</p> <p class="ql-block">  ▼ 图为1958年,著名电影演员王丹凤在上海北郊新桥农业社体验生活。在那里,勤劳淳朴的农村女性给予王丹凤许多表演上的启发。摄影 郑光华/人民画报</p> <p class="ql-block">▼1964年1月刊《人民画报》的封面是著名电影演员杨丽坤。杨丽坤在电影《阿诗玛》中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成为一代中国人的记忆,时任《人民画报》摄影记者、摄影家吴寅伯拍摄下了她的这一经典形象。摄影 吴寅伯/人民画报</p> <p class="ql-block">▼1962年3月刊《人民画报》的封面照片,是表演艺术家郑振瑶在话剧《桃花扇》中饰演的李香君。郑振瑶早年在话剧舞台塑造了几十个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深受观众喜爱。20世纪80年代,她开始参加电影故事片的拍摄,曾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摄影 吴寅伯/人民画报</p> <p class="ql-block">▼1961年,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在《打渔杀家》中扮演的渔家女形象被刊登在4月刊《人民画报》封面上。杜近芳师从京剧大师王瑶卿、梅兰芳,在继承的基础上精研各流派,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代表剧目有《白蛇传》《柳荫记》《桃花扇》《谢瑶环》《白毛女》等。摄影钱浩/人民画报</p> <p class="ql-block">▼电影演员张瑞芳(右)和缅甸著名演员钦友梅在仰光</p> <p class="ql-block">▼“高举红灯闪闪亮”——“铁梅”刘长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第一部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海港》中的方海珍(李丽芳饰演 )</span></p> <p class="ql-block">▼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p> <p class="ql-block">▼舞蹈《草原女民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文革经典电影——《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span></p> <p class="ql-block">▼《闪闪的红星》——儿童团员潘冬子</p> <p class="ql-block">▼现代舞剧《草原儿女》</p> <p class="ql-block">▼舞蹈《水乡送粮》</p> <p class="ql-block">▼当年一部《小花》,让年仅18岁的陈冲红遍全国,她梳着一根大辫子的清纯形象镌刻在无数人的心中,甚至凭借这部电影问鼎了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登上了画报的封面(1980年第9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1986年第8期《人民画报》张继青在影片《牡丹亭》中</span></p> <p class="ql-block">▼1993 年第1 期:巩俐——中国女星的国际代言人。</p> <p class="ql-block">郭兰英《小二黑结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7, 247, 247); color: rgb(62, 62, 62);">郭兰英塑造的许多形象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960年2月,在歌剧《小二黑结婚》剧中饰演小芹的郭兰英首次出现在《人民画报》封面上。 摄影 游振国/人民画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里的中国</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郭兰英唱《绣金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郭兰英演唱《绣金匾》。本刊资料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演出开始前,郭兰英叮嘱乐队说:“到了第三“绣”的时候,你们要把节奏慢下来。”在舞台上,唱到第三“绣”时,乐队的节奏慢了下来,郭兰英的感情爆发,字字如啼血地唱出了“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我们热爱您。”此时没有心理准备的乐队演员已经泪流满面,观众更是在这如泣如诉的演唱中激动得泪涌双眼。</span></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邓颖超接见郭兰英王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邓颖超观看《白毛女》后,与著名歌唱家王昆(左一)郭兰英(右一)合影。摄影 游振国/人民画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退场后,郭兰英因过度激动而晕倒了,两小时后才在医院的病床上睁开双眼。单位领导来看望她,转交给她一本用透明塑料纸包裹的《人民画报》,封面是郭兰英的剧照。画报封面下压有一张纸条,上面工整地写有“这是我们人民的歌唱家郭兰英 ”,背后有落款“鞍山钢铁厂一名工人”,没有姓名。这是来自鞍钢的一名普通清洁工人,文革期间,他在清扫街区时发现了这本被造反派丢弃在垃圾里的画报。郭兰英是他们全家人都非常喜爱的歌唱家,他就悄悄地把画报带回家,包裹好后藏在了屋顶的夹缝里。这一天他来看演出的一个心愿,就是想亲手把这本画报送给郭兰英本人。</p> <p class="ql-block">郭兰英《白毛女》</p><p class="ql-block">郭兰英饰演的喜儿登上《人民画报》的封面。摄影 李兰英/人民画报</p><p class="ql-block">1997年12月,郭兰英到北京参加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她见到《人民画报》的记者时,提起鞍钢那位工人,她对记者说: “他的心是最朴实的心,他的这种思想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谁教给他的。他都没有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也没有给我写过信。就我本人来讲,我是非常感激他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刘晓庆是一位优秀的女演员,她的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却靠超乎常人的努力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当年凭借电影《心灵深处》,她英姿飒爽的形象成为了那时各大报刊杂志的封面(1987年第9期)。</span></p> <p class="ql-block">▼1982年1月,中日首次合拍,酝酿三年之久的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这张老照片是在苏州外景地拍摄的一个场面,这部电影极具意义,不仅表达了中日两国的友好,还铭记住过去发生过的战争与带来的伤害(1982年第9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里的中国</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人民画报里中国</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里的中国</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里的中国</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里的中国</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人民画报里的中国</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1, 241); font-size: 15px; color: rgb(190, 147, 5);">▼当日18时0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发射50余秒后,速度接近音速,箭体周围出现美丽的激波云。</b></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乌克兰安-225运输机准备降落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由于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严重,安-225飞机在长时间“蛰伏”后频繁飞抵中国,运送体积大但重量较轻的防疫物资。</p> <p class="ql-block">▼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正在装货的安-22运输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螺旋桨飞机,安-22运输机此次来华主要运输装有不可拆卸锂电池装置的医疗设备。</p> <p class="ql-block"><b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1, 241); font-size: 15px; color: rgb(190, 147, 5);">▼正在交付试飞的由中国商飞生产的ARJ-21型客机。国航、东航、南航在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接收各自的首架ARJ-21型客机,该国产机型正式进入中国主流民航市场。</b></p> <p class="ql-block">▼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的机务正在珠海九洲机场维护空中客车H225直升机。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2020年全年安全飞行近900小时,执行救助任务71起,救助遇险人员94名。</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镇的集市上买花的群众。</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理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正在采收辣椒。合作社2020年育苗350万株,为全乡2372亩川坝地供苗,产值35万余元;种植辣椒30亩,产值12万余元,利用温室种植反季节蔬菜,产值25万余元,种植花椒55亩,产值18万余元。</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洛峪镇,全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100多亩万寿菊迎来丰收。这家合作社是由四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合力创建的。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通过引进青岛佳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万寿菊种植、颗粒加工、叶黄素油膏提纯、叶黄素晶体加工等一条龙产业。</p> <p class="ql-block">▼太阳快要升起,南戴河的渔民已经开始工作了。</p> <p class="ql-block">▼大雨,行驶于武汉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雨后的阳光洒在宕昌县哈达铺镇拉路粱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上。</p> <p class="ql-block">▼武汉街头车水马龙,重新焕发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1, 241); font-size: 15px; color: rgb(190, 147, 5);">▼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是疫情过后全球首个正常开幕的A级车展。</b></p> <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10日至11月15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在故宫博物院举行。</p> <p class="ql-block">▼故宫午门,参观完“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的观众走下台阶,抬头这一看的景色,多少兴衰荣华。</p> <p class="ql-block">▼望京下了一场急急的夜雪,孩子们按捺不住,纷纷到操场上玩雪、滚雪球。</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卢氏县兴贤里易地搬迁社区,田喜会(左)与未婚妻郭留文前往婚庆用品店挑选婚礼需要的装饰品。田喜会于2018年10月搬进兴贤里社区,他们本就是老乡,都从事就业联络员的工作,为村民寻找就业机会,发布相关信息、组织技能培训、宣传相关政策。也正是这样的工作机会,二人在2019年3月相识。2020年春节前夕,二人在新社区举办了婚礼。</p> <p class="ql-block">▼湖北武汉东西湖区方舱医院,出舱的医护人员用午餐。2020年2月7日,东西湖区方舱医院开舱收治病人,截至2020年3月7日,东西湖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1760名,高峰时期在舱患者1434人,实现了“收治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的“五个零”成绩。3月8日,东西湖区方舱医院正式休舱。</p> <p class="ql-block">▼北京一座写字楼下,就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于女士(左)在室外对求职者进行面试,并自觉保持安全社交距离。</p> <p class="ql-block">▼北京市第十三中学考点,完成第一门考试的考生走出考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2020年高考推迟,严峻的防疫形势也让苦读备考的考生们历经考验。这也是北京迎来了“新高考”改革后的首考。</p> <p class="ql-block"><b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1, 241); color: rgb(1, 1, 1);">▼湖北武汉东湖,休闲游泳的市民。4月8日零时起,武汉正式“解封”,经过76天的坚守,江城迎来重启。</b></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暖阳照进什刹海金锭桥,居民驻足欣赏美景。北京的春天悄然而至,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复市。</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赛汗塔拉生态园在高楼大厦的掩映下,一片超过万亩的草原自然生态景区镶嵌在城市的中心。赛汗塔拉,蒙古语意为“美丽的草原”之意,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城中草原。它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草原风光为依托,将现代都市文化气息有机地融入其中,在充分展示自然之美的同时,实现都市人回归自然的纯朴愿望。</p> <p class="ql-block">▼(摄影 汪江波/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 )</p><p class="ql-block">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