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真不好当

尖斌卡引的人生

<p class="ql-block">基层领导真不好当</p><p class="ql-block"> 在基层呆了一多年,打交道的多是所谓的底层人物,要盘好这些人和事儿,真的是一项技术活儿!</p><p class="ql-block"> 在基层,管好下属不容易、不简单!管班子成员应该说好管,但是班子成员管下属,缺乏手段,缺乏办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时候还不少。怎么办?那要说,还得真的得哄的哄,骗的骗,将就的将就。其实这个说法真的道出了基层干部管理的真相。</p><p class="ql-block"> 基层的领导干部,管理下属难在什么地方呢?不能随意扣工资、奖金不能滥发,经费不能决定升迁,对于提拔的只有反映情况,虽然一把手这一票很关键,但是起不到作用是经常的。但是基层有那么多事情要做,靠个人肯定是不行的,那么要如何更好的管理下属呢? </p><p class="ql-block"> 一、向上借权,在上级的领导心目中建设好自己的地位。这就是原来很多领导干部一到周末,不是陪家人而是要陪领导的原因。当然,不是陪就关系好了,位置上升了,但是不去混个脸熟甚至造成一定的印象,在很多工作中是要受到影响的。这些印象,都会或多或少的传递到所在的单位,而且通过一两个具体事情就可以检验。就是这个领导能不能够办成一点事情。其实能办事有时不是简单的能力问题,有时是一种隐形的权力。这样,在基层的下属就会对他们有所忌讳,在管理方面就方便多了。班子成员也是如此。一把手向上借权,班子成员向一把手借权,中层向分管借权。实质是:他或者她,背后站着的是谁?</p><p class="ql-block"> 二、向下施“恩”,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打打感情牌,关心下属的各个方面,或者有空吃吃饭,拉近感情等。尤其是在下属有具体的困难时,给予援助。那些下属才不会记得这个人是什么领导,只会记得在困难的时候,谁帮了他,而且会记忆很久。这些受“恩”的人多了,久而久之,会变成基层领导的力量。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些单位的人树大根深,就是这些原因。干部也是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的,士为知己者死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p><p class="ql-block"> 三、关键时刻能“有魄力”,这个“有魄力”不是简单的霸道,而是在关键时刻,能够展现出能力的一面。一个队伍最好的建设是什么?有人说是钱,有人说是环境。其实都不是,最好的团队建设是“胜利”。在关键时候,关键事情上你领导你的团队取得了胜利,那是一种无形的免死金牌。</p><p class="ql-block"> 四、不断培养推荐干部,优秀的基层领导都是长期到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把自己认为好的干部,好的领导,细数其优点,不断的推荐,找寻机会。使自己的下级得到提拔,这等于是为干部的进步主动去打开缺口,不断的导流,后续的干部就看到了希望,这样的领导不让人跟随还有谁呢?</p><p class="ql-block"> 当然还有其他的,如工作能力,处事方式等,不过这些是最基本的。所以说,在基层,当领导不容易:有的是焦头烂额,有的是见招拆招,用我们基层干部的话讲就是"膏药是一张,看你怎样“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