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寒,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生活恰如一个通融的圆晴雨霜雪,春夏秋冬至此,走到了即将结束的时候最寒冷的日子已在小寒捱过此时寒气彻彻底底、全部释放到地表像一次辽阔悠长的深呼吸一口气,呵出全部的冰天与雪地留下的,是最坚韧的生命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 今年冬天,似乎格外寒冷。湖面冻成冰霜久久不化,厚实坚硬在这一年最冷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 拂去恼人的烦忧,踏平起伏的积雪唯有兴趣盎然的事和想念已久的人才会长居心头暖意融融温养着我们的生命 。</p> <p class="ql-block"> 【赏雪·听竹】“但有岁寒心,听雪落空山” 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雪洒竹叶,如同一片玉碎发出的清翠,尤其在山河孤寂季节,安静地听天地的声音,听惊竹的声音,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欢喜。</p><p class="ql-block"> 白居易的庭院里的松树,伴他度过春夏秋冬。他形容岁暮大雪过后的松树,是“压枝玉皑皑”。 </p> <p class="ql-block"> 清 石涛《寒山隐居图》局部</p><p class="ql-block"> 【暖屋·读书】“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p><p class="ql-block"> 大寒时节,寒气逆极,悲风鸣树,水泽腹坚,从水面到水底就都冻住了,所以称为“腹坚”,“腹”就是指内部。</p><p class="ql-block"> 河流湖泊都冰封了,砚台里的墨汁也凝成了冰,灯芯余烬结出的灯花也越来越多,但也没能妨碍人们享受冬夜。</p><p class="ql-block"> 宋代诗人文同说:这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恰是最好的读书时光,裹着旧衣袍,沉浸在书堆里,哪怕窗外风骤雪狂,屋内烛光黯淡,只要翻开那些或薄或厚、或古或今的书册,心中便有安宁,身周便有暖意。</p><p class="ql-block"> 诗人刘长卿曾写过:“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p><p class="ql-block"> 起初读来觉得诗人真奇怪,风雪寒天匆匆赶着回去,但是他的家是屋贫,柴门,与犬吠。朴素而简单至极,屋内是否有暖炉也并未可知。</p><p class="ql-block"> 年长方才读懂,且备受触动:原来,让风雪中埋头赶路的人高兴的,是路的尽头,有一个避雪的地方。千里万里,雪落归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易经》中说,临者,大也对于即将来临的东西诚心正意地敞开接待,故称之为大是大方的大,也是博大的大大寒是最枯寂的日子但转眼将是熙暖的春节人生最难的事往往不是怎么度过寒冷与艰难而是等到美好来临时我们能否看得见抓得住。</span></p> <p class="ql-block">清寒之中,年味渐浓。</p><p class="ql-block"> 每每年节又至,辞旧迎新的心情催促着我们归家的脚步。年尾牙祭,挂晒腊肉,除尘纳新……所有对『年』的期待,都不会落空。正是这些习俗和仪式,对团圆的美好期盼,汇成千里归乡人心中最深的羁绊。</p><p class="ql-block"> 在这万家迎年的热闹中,想起几百年前的诗人陆游。有一年大寒,冰雪未消,他却骑马出城。愁云暗淡,千里雪封,狐兔在深林里穿梭,牛羊在村落中散落着。</p> <p class="ql-block"> 山川如此清寒,只想一头扎进人间烟火,可仍有一些游子,不能回家团聚,孤单人影。于是在这归途中,突然明白,越是寒冷,越要为生活注入温柔,不辞奔波。</p> <p class="ql-block"> “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今日大寒,愿你青青像乔松一样,不亢不卑忍受风雪,享受日光春天开它的花,秋天结它的果本固枝荣,既无所夸张,也无所愧恧在寒冷的日子里大雪纷纷落下,拂过世间一切而雪落松枝,只是更美了而已。</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不仅是春夏秋冬,更是二十四个感知自然细微的时刻岁月轮回。从喧闹到清净,愿冬雪晴好,你安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