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接种《摩德纳》新冠疫苗纪实——Ksliu

Lily Chu 陳立

<p class="ql-block">我已经预约了本星期接种新冠疫苗,但是几天前挪威23人接种《辉瑞》疫苗致死的消息传来后,使我忧疑不定起来。有高龄朋友指出,美国的疫苗还是安全的,无须担心,对疫苗的副作用反应过度的,都是些有绝症或严重慢性病的病人...... 但是也有好心朋友劝告我,最好还是等一等,没有必要急着去打疫苗。</p><p class="ql-block">疫苗究竟是否安全?的确令人纠结。在目前疫情严重的情况下,虽然居家隔离可以保证安全,但是没有绝对的安全,因为难免与其它人接触,尤其是住在高层公寓大厦内,大家共用电梯,更何况每星期还有清洁工来打扫,有人来送货等等,我们自己也需要外出活动,不可能完全与人隔离,除非是住在深山老林内。</p><p class="ql-block">我自己估摸,打了疫苗因副作用致死的可能性大概是千万分之一,不打疫苗而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也许是十万分之一,比较下来,两者的概率相差100倍,我决定接种疫苗,尤其是好不容易预约了,不去就损失了机会,还是应该去,但是不妨拒绝接种《辉瑞》疫苗,只接受《摩德纳》疫苗。</p><p class="ql-block">还要感谢一位居住在新泽西州老人公寓中的同龄大学同学,她告诉我她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每日需要服药,她和公寓全体都已经打了《辉瑞》疫苗,5天下来后感觉就像是打流感疫苗那样,没有发现异常现象。她的身体情况和我很相似,她的信息使我信心倍增。</p><p class="ql-block">昨天早上九时许,一位高龄朋友来电话称,附近一个新设立的疫苗站接种《摩德纳》疫苗,凡70岁以上的都可以接种,无须预约,直接去就可以了,她本人已经驱车前往,建议我们也快快去。</p><p class="ql-block">我们闻讯后也立即赶去,并通知了其它朋友。疫苗站就设立在附近的一个体育馆内,负责营运的全部是年轻的美国陆军男女士兵,都穿着迷彩军服,身上挂着“美国陆军”US Army的牌子,这使我想起了去年纽约疫情高发期间,美国军人在纽约会展中心建“临时医院”的情景。</p><p class="ql-block">如今美国的疫苗供应速度已经超过了接种的速度,出现疫苗积压现象,政府出动军队协助接种疫苗,解决人力不足的困难,是个好办法。</p><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那里,已经是早上10点半,体育馆门外已经排起了200人的长队,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很多人还坐着轮椅,甚至带着氧气罐,但是大家都保持6英尺距离,美国人排队向来很有耐心,很少有人插队。我带了一个助行器,以便在排队等候期间可以随时坐下来休息,想不到这个助行器却帮我争取到“优先”的特权。</p><p class="ql-block">进入体育馆内,发现排放着大约300个折叠椅,椅子和椅子之间,都保持6英尺距离。进入体育馆后不久,每个人都被招呼在椅子上坐下,我以为这些椅子是招待大家坐下等候,后来才知道,大家无须起身离开座位,坐在那里就有人前来给你打疫苗。</p><p class="ql-block">在就座之前,每个人还需要填写一份登记表格,提供姓名、年龄、生日、住址、电话、电邮等信息,同时需要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有特殊情况,例如对药物敏感,需要去护士站进行资讯,进一步确定是否适合接种。</p><p class="ql-block">打完疫苗后,每人发给一张“Covid-19疫苗记录卡”,卡片上除了本人的姓名、生日等信息外,还有疫苗的名称、品牌(Morderna)、剂量(0.5mL)、本次接种日期、预定的第二次接种日期(2021-02-15)等,还盖上了医务单位(SNHD)的印章。</p><p class="ql-block">最后,每个人还需要留在自己座位上大约15分钟,看看有没有异常副作用和反应,15分钟后,大家陆续离座,座椅经消毒后,下一批人就开始入座了。</p><p class="ql-block">如此周而复始,排队入场的时间大约是一个小时,入座后等候和接种时间大约是半个小时,全程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了。</p><p class="ql-block">回家后,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现象。今天早上起床后,发现除了左臂打针处还有些酸痛外,没有任何其它副作用或反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