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能力》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灰埠大庄子幼儿园

梨花微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为了</span>进一步提升家园共育水平,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更多地家长认识自身职责、优化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15日,灰埠大庄子幼儿园组织家长观看俞敏洪老师的《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能力》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现将几位家长的优秀观后感进行展播。</p> <p class="ql-block">  中二班·李汶璐妈妈</p> <p class="ql-block">  观看了“俞”你有约,俞敏洪老师的《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能力》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以后,作为一个家长,我的感触非常深刻。 </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是牵扯到每一个人的教育,是一个全面的、全社会的教育。应该如何培养孩子,<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每一个家长。</span>看了此讲座以后,我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从小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让孩子只专注于知识的学习,这五方面的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是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健康心态的必要条件,只有孩子身心健康了,将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从小要给孩子定“规矩”。首先要让孩子懂礼貌,懂得尊重每一个人,懂得如何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去表达;其次,作为家长不要一味的惯孩子,不要孩子要什么就全部的给予,要让孩子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成就感;再次要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社会的培养,父母的养育,朋友的帮助等等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最后要培养孩子有一个乐观的心态,乐观心态是所有事物的一个好的开始,在积极乐观的心态下,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应对,而不会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p> <p class="ql-block">  做一个合格的父母。首先作为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母亲应该每时每刻要用一个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母亲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心情,应该多抱抱孩子,抚摸一下孩子头部,拍拍肩膀等,会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再次母亲要做到整洁、干净、勤快。而父亲要做到正直、开朗、开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行为将会是父母的折射。对孩子多点鼓励,多点陪伴,让孩子积极乐观的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多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任何情况下做父母的不要抱怨,要让孩子感觉到处处充满爱!</p><p class="ql-block"> 感谢俞老师的讲座,更感谢在辛勤岗位上传递给孩子知识和能量的老师们,愿我们家长和老师们团结起来,共同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把孩子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  小一班·代吉阳妈妈 </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期俞敏洪校长的讲座,身为第二个孩子的家长,内心的触动特别大,以前总是说孩子不够优秀,从来却不曾想过自己作为家长是否合格。</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期俞敏洪校长的讲座,使我明白了教育的核心是什么,主要培养孩子具备哪些方面能力,作为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的能力,培养他积极向上的心态,永远保持积极乐观,保持远大理想,培养品格,互帮互助,相互学习,要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孩子主动学习,培养孩子一辈子保持学习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小一班·袁卿航爸爸</p><p class="ql-block">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孩子的成长成功与父母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俞敏洪老师的主题讲座更是让身为父母的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思考。</p><p class="ql-block"> 成绩并不代表着一切,成绩好的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会成功,孩子全面发展的能力才是家长应该培养的。俞敏洪老师提到应重点培养四个方面的能力,即个性能力—成为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品德能力—做一个有底线的受人欢迎的人;学习能力—成为一个喜欢阅读和专研的人;团队能力—成为合群并善于和人合作的人。这四大能力是孩子为人的基础能力,也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为人父母,其实就是一场心胸与智慧的修行。什么样的父母才是好父母?如何成为一个好父母?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给孩子发展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我们需要以身作则,有心平气和的态度,有善于探索钻研的精神等等。俞敏洪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好父母的特征以及如何爱孩子等很多方面的内容,下面我想从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悟。</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身为父母的我们需要认识到孩子的独特性,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行为举动,不一味地去要求学习成绩,而是更多的关注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实时观察到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孩子进行有效畅通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的兴趣,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充满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喜悦。科学家培根曾说过:“好奇心是幼儿智慧的嫩芽”,对世界的认知就是从好奇开始的,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幼儿的求知欲,对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时期的孩子正是求知欲旺盛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和孩子共同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多带孩子去看一看广袤的世界,开阔孩子的视野和眼界,解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p><p class="ql-block">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给孩子提要求,定规矩,设目标。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能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通过设定目标,提出要求,孩子在完成的基础上提供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奖励。在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在孩子培养的大方向上一定要保持一致,不可分割。好的父母会共同制定孩子合理的成长计划,在成长中多陪伴,多沟通,与孩子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习惯成为本能。阅读是一件受益终生的事情,阅读能够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情禀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遇事能有良好的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让孩子在阅读中长大,让阅读成为习惯。最好的是父母能够和孩子共同建立读书的爱好,与孩子共同进步和成长。这不仅仅体现在在家中设立书柜,摆放书籍,还体现在旅行中的阅读、每天固定时间阅读等等。</p> <p class="ql-block">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以身作则,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父母培养孩子能力的过程,也是父母在不断学习的过程。</p>

孩子

培养

父母

家长

能力

俞敏洪

讲座

老师

家庭教育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