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田爽

<h3>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h3>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百年来中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伟大目标。中国梦在不同时代展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是本质追求没有变。这个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56个民族共同的团结奋斗、离不开祖国的繁荣稳定富强。 1月17日,我校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示范性种子教师”线上培训活动’,伴随线上培训开班仪式的舒缓节奏,培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黄雅丽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占峰主持开班仪式。我们低段的语文教师都积极参与了学习,并扎实做好了笔记。 我们深刻领悟到:鲜花的娇艳离不开阳光,树木的繁茂离不开雨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及其领导集体,而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至今,就一直在承担着这样领导者的角色。如果没有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就不会有今天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1月17日下午胡教授对《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专题讲座。 1月18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对《一体化背景下的国家统编教材建设》进行专题讲座。他从“立德树人,统筹衔接;聚焦德育,协同发力;关键课程,理直气壮;一体思维,整体推进”这四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李晓东教授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宣传部等五个部门下发的文件,从四个方面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为我们解读和分析了国家统编教材建设的历史背景,现实因素,总体思路,具体措施和实践路径,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尺寸教材,悠悠国事,为谁建设教材,建设什么样的教材,怎样建设教材事关下一代学生学什么,记什么,干什么,攸关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增续发现,所以我们必须从党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国家统编教材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战略意义。 1月18日下午,英君教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行了深刻的解读<br><br><br>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想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做好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的长久之策,固本之举。”<br>  <br>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将有力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发展科学文化、提高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增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p class="ql-block">  通过两天的线上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梦是56 个民族共同的梦,而民族团结则是成就梦想的有力保障。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把它看作是“天地之常理、古今之通义”。要实现中国梦,56个民族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共同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汇聚起13亿人民的磅礴力量,让中国梦更快更好走进现实,让各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圆好自己的梦。</p><p class="ql-block"> “路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刻肩负祖国的使命,我们要把爱国教育、爱党情怀、民族团结教育深深融入课堂。我坚信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定能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同心协力,共筑中国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