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 脚踏实地 冲刺脱贫攻坚 ----记伽师县夏普吐勒镇阿热夏普吐勒村第一书记费越

美友19355027

费书记来了后,村里变化很大,村里的路加宽了,变得干净了,各项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了;村里的坏风气坏习惯少了,环境卫生也变得更好了,村容村貌改变了许多。农民口袋鼓起来了,村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面对这些变化,村民们都十分知足,村民们都纷纷说:“村里的经济发展,村里面貌的改善,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多亏了自治区派来的费书记!他真的很累了,他真的辛苦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改造后的村级道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商务超市一角</h3> 2018年1月,费越同志受自治区党委的选派到伽师县夏普吐勒镇阿热夏普吐勒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履职尽责以来,始终坚持以第一书记为纽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团结和带领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一班人,克难奋进,促使阿热夏普吐勒村的社会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严格按照一系列程序要求规定,2019年阿热夏普吐勒村退出深度贫困村序列,圆满地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从而赢得了村民的肯定和口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户走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户走访</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调查研究 理清思路</div> 费越同志个人经历非常丰富,对“三农”工作,特别是基层农村工作非常的熟悉,他来阿热夏普吐勒村之前曾挂过职、驻过村,多次带队赴各地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到村后的第一件事他就先入户走访,过年也没有闲着,为确保获得全面真实的村务资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一次又一次地用脚丈量着阿热夏普吐勒村的板块,走访全村349户村民,走遍5个村民小组的沟沟坎坎,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特别是119户436人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哪个是因病致贫、哪户是因学致贫、哪个享受五保、哪家享受低保、哪家住土房、哪家有几个人在外务工……一个个数据牢牢的记入了他的脑海里,为他下一步推进工作夯实了基础。他通过各种方式详细了解了阿热夏普吐勒村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发展阿热夏普吐勒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有效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抓党建促脱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入户走访</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措并举 夯实基础</div> 改善基础设施。近年来,因为党的好政策,党的惠民政策,各级政府投入到脱贫攻坚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力度不断加大,阿热夏普吐勒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人均农田少、资源匮乏等因素仍然制约着本村的发展和进步。面对这些难题,费越同志不等不靠,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多方奔走,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为本村争取项目,对下协调群众,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经过他的多方努力,三年以来,对村里200亩地进行了平整,整理农民家院后闲置土地350余亩,鼓励村民种植西梅500余亩。新修门前辅道2.4公里,建设拱棚100余座,通过申请项目以及自己购买扶贫羊300余只。鼓励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带动村民30余人就业。从单位申请资金200余万,重新修建了460㎡村办公场所,加宽村主道路并铺设路沿石,为村委会和村民服务中心架设了独立变压器,从而解决办公室、驻村工作队周转房的供暖问题,并大面积硬化了村民服务中心,加装了健身器材,打造了村民休闲和健身的场所。同时,他十分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村委班子建设,不断壮大村党组织队伍,大力吸收和发展村里年轻的、有文化、有潜力的青年入党,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调整,对不能胜任工作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不断优化了村两委班子的构成,改善村干部的年龄结构。他还鼓励大学生留村担任村干部,发挥其所长,促使其安心工作,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村里做了大量工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改善基础设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村民服务中心</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精准施策 精准扶贫</div> 走访入户常态。阿热夏普吐勒村有精准扶贫户119户436人,他主动包联最困难的贫困户。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他组织村“两委”班子以及驻村工作队员多次走访调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户而异,为每户制定了脱贫办法和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建成了长效实用的发展产业机制,确保了逐步增收,实现了脱贫致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作队与村两委研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访调研</h3> 改善人居环境。面对繁重复杂的扶贫工作,他找准切入点,先从人居环境入手,拆除了危旧土房300套,拆除土炕320多个,修建厨房和水冲式厕所,室内卫生间加装淋浴,鼓励村民购买沙发茶几饭桌等家具,自己出资为100余户贫困户购买了瓷砖,彻底改变了农民家中的面貌,又依据村民院内实际,实行三区分离,种植了蔬菜和果树,既干净又卫生。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后,全体村民家里的居住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新入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解决垃圾清理</h3> 发展西梅产业。按照伽师县的整体规划和农业发展方向,他积极选定了西梅产业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目前发展西梅种植1500余亩,基本实现一村一产业,一村一品。并组建了阿热夏普吐勒村林果技术服务合作社,按时组织参加伽师县、夏普吐勒镇果树技术培训会。2020年本村西梅产业收入近20余万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梅产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村一品西梅产业园</h3> 扶志与扶智。为提升村民的农业技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增加村民收入,努力使村民摆脱和克服“等靠要”思想,促使村民将精力和干劲放在发展生产和增收上,他每周都要到贫困户家中和他们拉家常,开导心智,帮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树立致富信心。通过夜校和“三结合”大宣讲,为农民讲解各类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不断拓展增收渠道。在发展西梅产业的同时,为了保障收入稳定,努力增加增收渠道,鼓励闲散劳动力发展养殖,鼓励有能力外出就业劳动力进行外出就业,申请公益岗位和政府购买服务60余名,解决了60余户贫户就业增收问题。同时,他鼓励和扶持村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要求每户有条件的村民都要发展业养殖,使养殖业成为村民一条确保增收的渠道,每户都有养羊或者牛,确保收入增加的多元化。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热夏普吐勒村卫星工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村民在本村卫星工厂就业</h3> 通过三年的驻村帮扶工作,他用自己的真情真心付出,换来了阿热夏普吐勒村贫困户的信任和认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他与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同心同力、共同筑路,与广大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村民走上了乡村振兴路、小康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