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勺子的故事---2021年勺嘴鹬越冬同步调查

金莹深圳大鱼

<p class="ql-block">勺嘴鹬,因为它的那把像小铁锹一样的黑嘴,被鸟友们爱称为:小勺子。为了区别小杓鹬的绰号“小木勺”,我们鸟友戏称勺嘴鹬为:小钢勺。大鱼我和小钢勺的故事很长很长,听我慢慢说来。</p><p class="ql-block">2016年10月15日 第一次见小钢勺在江苏如东条子泥。一个正在施工的大坝工地里的几个小水滩里,众多鹬鸻中,它显得特别忙碌,一刻不停地用小黑勺子点戳水面方式觅食。 当时我们菜鸟小分队5位成员发现它的觅食的动作和边上其他小型滨鹬完全不同,在一堆小型鹬鸻里一下就认出它 。第二天在退潮后的条子泥滩涂上,只要你站着不动,忘我觅食的它曾经离我们40米左右的距离。那次如东之行两天内, 我们总共见到8只小钢勺,把我们5个菜鸟童鞋乐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21日,听说汕头也来了小钢勺,周六约了鸟友黄磊大哥和变形一起去汕头找小钢勺。当时没买单筒望远镜,靠着双筒望远镜,在几千只红颈滨鹬里面找小钢勺,难度真心大啊。两天里把眼都看瞎了,还没找出一只。回深圳后,果断拔草,买了单筒望远镜,没想新到手的莱卡单筒开光鸟竟然还是小钢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次见小钢勺是在2017年5月20号在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 每年春天,都会有1-2只小钢勺来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看到香港鸟友拍的照片,它在长满绿苔的泥摊上觅食, 当时还很疑惑:这小钢勺在绿苔地上怎么觅食? 没有水啊,这和如东有水的泥摊不同啊,它在如东的觅食招牌动作在绿苔地上如何表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搭讪成功的香港鸟友大方将手机里前2天录制的小钢勺觅食视频拿给我们看。一看才知道,原来小钢勺在没有水的绿苔泥摊上, 也可以在和小型滨鹬们一样“鸡啄米”。 当天看到的小钢勺应该是吃饱了,站在一堆小型鹬鸻中间休息, 将头低下,用那把有特色的黑色勺子在胸口左右摆动,梳理自己的羽毛。 单筒里面看到它胖胖的白肚子和黑色的勺子嘴,对比特别鲜明。可惜当时距离实在太远,一转头,想让同行的鸟友半按留下记录照, 再看单筒里,它已经不知去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7号,在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的浮桥观鸟屋里,鸟友半按拍到了疑似勺子的照片,可惜很快被否定了。当天中午12:43 跟着其他团队进浮桥的佛山鸟友也拍到了浮桥观鸟屋里的小勺子(这是后来才得知的消息),加上4月9号香港鸟友Roger拍到清晰的小钢勺飞版,终于确定了它来香港米埔的消息了。在煎熬了半个月后,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4月21日再次进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的机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21号,我们提早办理了进入香港米埔的登记手续,在9点前直奔浮桥观鸟屋。9:30左右到达浮桥观鸟屋已经是我进入米埔记录中最早的一次了,可是香港鸟友比我们更早,观鸟屋里挤挤挨挨全部坐满了香港鸟友,后来的深圳鸟友们只能坐侧面和站第二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放下单筒,就开始和香港鸟友们沟通鸟况。当香港鸟友们告知前10分钟小钢勺刚刚离开,顿时心里拔凉拔凉的。 香港鸟友们都很nice,知道我们从深圳赶来米埔观鸟,还热心安慰我们说: 再等等,或许还会回来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道是香港鸟友的经验所致,还是他们的吉言给我们带来了好运。在10:00-10:30半小时内,小钢勺一次又一次来到浮桥观鸟屋,前后至少有3次, 而且还一次比一次近。和前两次见到不同,这次和小钢勺混群的红颈滨鹬数量并不大,至少不用在几千只里找它的踪迹。 而且这次见到小钢勺觅食的样子,不同于如东那会见到时的慌张。它非常淡定, 动作优雅。在潮水开始上涨的最后一次, 它竟然边吃边走,距离我们只有20多米。观鸟屋里,除了一阵阵大炮快门扫射声外,还有就是我们控制激动的心情,将提示队友的说话声压低到最低最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21号,第三次见小钢勺,而且第一次那么近距离见带有繁殖羽的小钢勺,我想我一定是遇到了千载难逢的狗屎运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见过了“白勺”,也见过了“红勺”,2018年12月29号我们几个鸟友决定结伴去广东阳西溪头镇找小钢勺,听说那里有小钢勺过冬,找小钢勺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我这个见过小钢勺次数最多的人头上。</p><p class="ql-block">参加过勺嘴鹬调查的资深调查员老简大哥带着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我们向海边走去。那天刚好降温,海边风大又下雨,身形单薄的大鱼差点被吹走。虽然是冷风凄雨,凭着团队中见小钢勺最多次数的运气,我们竟然在当天同一地点同时见到9只小钢勺,而且还幸运地遇到了大鱼人生第一只带有身份证的小钢勺“HU”。</p> <p class="ql-block">年年都见小钢勺,因为对它的喜欢,也对它有了更多的关注。</p><p class="ql-block">小钢勺是地球上最濒危和稀少的鸟类之一,世界保护联盟(IUCN)2014年评估全球可繁殖的勺嘴鹬数量约为210-228对。它在全球种群数量远低于大熊猫全球种群数量,且每年以26.4%的速率减少。2008年IUCN红色名录将其保护现状由濒危(EN)提升到最高濒危等级-极危(CR)。</p><p class="ql-block">小钢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尤其是滨海湿地的旗舰物种,具有重大保护和象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对小钢勺的保护,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和红树林基金会联合启动“拯救勺嘴鹬”项目,并推动各个相关方成立勺嘴鹬保护联盟,联合各方力量,加强勺嘴鹬的保护工作。2019年4月,34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亚洲第一个勺嘴鹬保护联盟,并在条子泥落地秘书处。</p> <p class="ql-block">转眼到了2021年1月,勺嘴鹬保护联盟主办的2021勺嘴鹬越冬同步调查活动揭开序幕。当深圳鸟会调查员群里发出"阳西勺嘴鹬调查活动"招募调查员信息时,我第一个举手报名。</p> <p class="ql-block">遇见了那么多次小钢勺,第一次以调查员身份去和它会面,有那么一丝丝激动,也有那么一丝丝自豪,当然,我也有一丝丝小私心:我期待能再见我曾经遇到的那个“麻将~糊”的HU。</p><p class="ql-block">(MJ勺嘴鹬图片作者:钱锋,HU 勺嘴鹬图片作者:李东明)</p> 第四次来溪头镇散头咀,风景依旧。 退潮后裸露的沙滩和滩涂,给在散头咀过冬的鸟儿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p class="ql-block">溪头镇不少地点都当地政府划为保护地段。(照片作者:曾开心)</p> 调查员们正在搜索小钢勺。 沙滩上到处可见小蟹居住的小洞洞。 是谁拿着美妙的画笔,在沙滩上作画?<div>一条条蜿蜒曲折的“轨迹”,是某种螺的“杰作”。</div> <p class="ql-block">沙画一样的飞鱼和鸟又是谁的手笔?</p> 成群结队的蓝色短趾和尚蟹在退潮的沙滩上觅食。 这些和尚蟹和其他横着走路的螃蟹不同,它们可以直线往前。 无论是稍大一点的蓝色和尚蟹兵团,还是小到只有小手指甲盖大小的小蟹们,都是鸟儿们喜欢的食物。 看了鸟儿们的食物,再来认识一下小钢勺的伙伴们吧。<div>这次调查中翘嘴鹬的个数不算太多。</div> 环颈鸻(可能是白脸鸻)撅着pp一溜小跑。 <p class="ql-block">不过它们习惯跑一段路后会停下歇息,标准站姿一亮,原来也是一只有“身份证”的家伙。上白下黄是香港的环志,环志号:7C。 </p> 别以为歪着脑袋就是卖萌,其实鸟类歪脑袋是为了更好的视角看清楚周围的环境。 有繁殖羽的环颈鸻(会是白脸鸻么?) 经常和勺嘴鹬混群的红颈滨鹬。 三趾滨鹬颜值特别高,深得鸟友们喜爱。 在一堆混群的鹬鸻中,羽色偏白的三趾滨鹬特别瞩目。 白腰杓鹬飞起来,显示了特有的白腰。 白腰杓鹬成了一大批白鹭的领跑鸟。 这些经常和小钢勺一起活动的小伙伴们,吃在一起,休息在一起,连洗澡都在一起。 看看沙滩的一角站着休息的小家伙都有哪些品种? 数数有几种鹬鸻? 黑腹滨鹬是这次在调查中数量最多的鸟种。 鹬鸻大部队整齐地朝着同一方向站立停息或者休息,都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 一旦有点风吹草动,集体起飞。 <p class="ql-block">要从这几千只小鹬鸻中找出个头矮小的小钢勺,说难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不,我们一到沙滩上,刚下车,一抬眼就看到水洼里停留一些小型鹬鸻。望远镜远远一看,小钢勺特有的吃饭方式立刻让我们发现了它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01-16上午,三只小钢勺同框啦。不久又来了戴有身份证1H的第四只,调查活动第一天,四只小钢勺同在一个区域,我们小组旗开得胜。</p> 这张图里有鸟么?别告诉我只有垃圾哦 目标正在垃圾丛林中穿梭。 照片放大后的小钢勺<div>现场的它,迈开黑色小腿奋力向前跑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div> 这只是有身份证的小钢勺1H。它的羽色相比于现场见到的其他几只小钢勺,会浅淡一点。 1H的父母均为“偷蛋计划”中的成员,爸爸是浅绿色27,妈妈是浅绿色31,勺嘴鹬1H是2016年7月6日孵化出来的,它是百分百“偷蛋”二代啦。 来看看1H出生后,都去了哪里? 还有一些最近两年的记录<div>December 01, 2019, Yangxi, Sherman Yeung<br>March 15, 2020, Yangxi, Jie Chen<br>March 27, 2020, Yangxi, Jie Chen<br>April 05, 2020, Yangxi, Jie Chen<br>May 03, 2020, Yangxi, Jie Chen<br>November 07, 2020, Yangxi, Jie Chen</div> 吃东西累了,就在沙滩上伸伸懒腰 嚯,这个瑜伽动作高难度啊。 吃饱喝足,就泡个澡放松一下吧。 正在泡海水浴的小钢勺们。 小钢勺独行侠 双勺之约 <p class="ql-block">不经意的三勺同框图。</p><p class="ql-block">这张集体合照拍回来,在电脑上放大才发现原来有三只小钢勺在里面,可惜当时有身份证的1H不知道躲哪里。</p> 三只小勺神同步 散头咀海滩上,人类留下的垃圾比前几年多了不少。 海滩上经常会有渔民走动,不少还用摩托车装载每天的渔获。 <p class="ql-block">尽管鸟儿们习惯了沙滩上来来往往走动的渔民,但天生敏感的它们在人类超过安全距离后还是会惊飞,这就是被渔民摩托车惊飞的场景。</p> 当然也有没有任何影响情况下突然起飞的情况,仿佛是集结号一吹响,刹那间万鸟齐飞。 2021-01-16溪头镇散头咀鸟种记录<br>勺嘴鹬4(其中一只环志1H)<br>黑腹滨鹬2500<br>环颈鸻100<br>铁嘴沙鸻500<br>红颈滨鹬50<br>三趾滨鹬50<br>蒙古沙鸻5<br>灰斑鸻10<br>苍鹭5<br>大白鹭4<br>白鹭150<br>白腰杓鹬12<br>青脚鹬5<br>翘嘴鹬3<br>阔嘴鹬4<br>大滨鹬50(珠海鸟友提供)<div><br></div><div>2021-01-17溪头镇散头咀鸟种记录<br></div><div>勺嘴鹬4(其中一只环志1H)<br>黑腹滨鹬3400<br>铁嘴沙鸻600<br>环颈鸻100<br>三趾滨鹬100<br>红颈滨鹬50<br>灰斑鸻2<br>白腰杓鹬3<br>青脚鹬1<br>红脚鹬1<br>矶鹬1<br>阔嘴鹬4<br>翘嘴鹬2<br>苍鹭4<br>大白鹭3<br>白鹭80<br></div> <p class="ql-block">感谢勺嘴鹬保护联盟主办2021年勺嘴鹬越冬调查活动,感谢MCF红树林基金会的邀请,感谢深圳鸟会的组织,感谢同行的PT老师,陈庆,老简,开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望这个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旗舰物种的小钢勺数量会越来越多,也希望它们每年顺利来我们的越冬地过冬。</p> 最后,来看一下小钢勺迷人的富有特色的吃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