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史上最奇葩的谈判——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一)

火枪手一海龙

<p>  昨天晚上,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放了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31集,表现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开始的一些情况。有老战友询问为什么停战谈判代表韩国1人,中国2人,朝鲜3人,美国4人呢?这事不是一句话能解释清的,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历时两年,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期间怪事奇事频出,应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奇葩的谈判,让我分几个部分慢慢道来。</p><p><br></p> <p> <b>(一)奇怪的代表人数</b></p> <p>  1951年7月10日上午,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第一次会议在中朝军队控制区内的开城来凤庄举行。开城是朝鲜高丽王朝的古都,位于三八线南侧,靠近西海岸。来凤庄是开城近郊一所既有东方建筑风格的古朴典雅、又有西式建筑因素的庭院,它是朝鲜商人李贤在的住宅,“有凤来仪”这个成语朝鲜人用得十分巧妙。</p> 停战谈判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为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南日大将(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长,共和国副首相,毕业于中国东北的满州大学,留过苏,通晓朝鲜语、汉语和俄语,时年37岁),代表为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后任志愿军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志愿军参谋长解方(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参加中国东北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中央军委情报部局长,四野12兵团参谋长,战后任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人民军总司令部侦察局局长李相朝(年青时在中国太行山的朝鲜义勇队队员,从事独立运动,后任驻苏大使)、人民军第1军团参谋长张平山(曾在中国任八路军的团长)。 停战谈判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是美国远东海军司令特纳•乔埃中将(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沙场老将,炸药研究狂,他把非战斗职务的时间都用于研究炸药,他认为打击敌人的最佳方式是摧毁敌人)有人还评价乔埃说:“他能够一连坐上6个小时,既不眨眼,也不想抽空解小便。”中国人对乔埃的评价是“谈判场上表现得非常沉着老练,在谈判的技巧上给中朝方面许多谈判新手留下了深刻印象。”乔埃接受担任首席代表后,即遴选另外4位代表。乔埃推荐他的副参谋长奥尔林•勃克少将为谈判代表;另外,美国远东空军司令推荐他的副司令劳伦斯•克雷奇少将,美第8集团军范佛里特推荐他的副参谋长亨利•霍治少将和韩国第1军团军团长白善烨少将为代表。 这样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代表就形成了韩国1人,中国2人,朝鲜3人,美国4人,这种1、2、3、4的布局。这种布局的背后反映的是当时谈判的历史背景和战争态度。 关于中朝方面谈判的方针、目标、方法等,毛泽东在北京会见了金日成,并安排高岗和金日成于6月10日乘由斯大林派来的飞机,前往莫斯科。斯大林对毛泽东与金日成对形势的分析,以及中共中央对战争指导方针的意见十分赞同。6月13日,他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指出:“关于停战,我们认为,现在停战是件好事。”这样,中国、朝鲜、苏联三国领导人就谈判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div>  对于谈判的具体组织,毛泽东与金日成、彭德怀通过电商,就谈判人选及谈判的组织领导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中国方面选派李克农和乔冠华组成一个工作班子。李克农时任中国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兼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人称“红色谍报之王”,曾协助周恩来、叶剑英与国民党和美国人进行过多年谈判,具有宝贵的对敌斗争经验和非凡的应变能力;乔冠华当时任中国外交部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兼国际新闻局局长,对国际问题颇有研究。李克农、乔冠华受命后,先后在北京及平壤接受了毛泽东、周恩来和金日成的指示,并和朝鲜方面的代表接洽,共同筹组工作班子,7月7日到达开城。根据中朝两党中央协议,朝中方面谈判代表团的工作由李克农(代号“李队长”)主持,乔冠华(代号“乔指导员”)协助,并确定了五位谈判代表。<br></div> 为了对停战谈判实施有力领导和与敌人斗争,朝中方面建立了三线班子。第一线班子,是朝中方面谈判代表团,在谈判桌上与“联合国军”代表团进行面对面的唇枪舌战;第二线班子,是停战谈判的前方指挥部,由李克农直接与毛泽东和金日成、彭德怀联系,报告谈判情况,获得有关指示,并根据这些指示制定代表团在谈判桌上的谈判方案;第三线班子,是最高决策层,由毛泽东、周恩来与金日成协商,并征求斯大林、彭德怀的意见,确定谈判的总体方案、方针和原则,根据谈判具体进展情况及时发出指示。最高决策层的工作,毛泽东主要是把握大局,基本上是委托周恩来进行具体操作的,特别是有关谈判问题以毛泽东名义发给金日成、斯大林征求意见的电报,及发给李克农的指示,基本上是由周恩来起草或由周恩来主持起草的。 这样,中朝方面在谈判上是以中国为主,征求苏联和朝鲜的意见,并尊重朝鲜,由朝鲜任首席代表并发言。人数上也尊重朝鲜,朝鲜3人,中国2人。 美韩方面,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于停战谈判也高度重视,严格限制条件,杜鲁门总统训令李奇微:“在谈判立场上要极其谨慎小心”,并告诫他,“停战协议应限于朝鲜问题,而且,严格地只限于其中的军事问题,不应该涉及任何政治或领土问题”,“你尤其不应进行关于最后解决朝鲜问题的谈判,或者考虑与朝鲜问题无关的问题,如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这些问题必须有政府处理”。同时,由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有关人员组成的文件起草小组,负责起草关于谈判的目的、内容和做法的指示,经参谋长联席会议、马歇尔、艾奇逊讨论修改,并征求了李奇微的意见后,由杜鲁门签发。有关这些情况通过美国驻韩国大使约翰•穆乔通知了韩国李承晚。 <p>  对朝鲜停战谈判韩国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早在6月5日韩国国会通过了反对停战的决议书;韩国政府及外交部长分别发表声明称:“韩国政府的唯一目的是统一国土,恢复鸭绿江、豆满江这一历史边境线。”“韩国国内认为停战意味着违反人道和正义,也意味着民主主义阵营的屈服!”报纸、市民中间的论调更是表示反对停战。“现在停战,对不起牺牲在炮火下的英灵,我们将会永久的在黑暗中哭泣。”</p><p>  6月25日,李承晚煽动韩国部分地区举行了“反共总动员大会”、给“联合国军”参战国元首、联合国秘书长和李奇微发了通电:“联合国绝对不可袖手旁观弱小民族为自由而进行的斗争,应当把危害联合国精神的苏联从联合国开除出去。”“事到如今战争将在三八线上结束,就像要松开拉住快要被淹死的孩子的手一样。”6月27日,李承晚质问那些采访停战谈判的记者:“你们是想惩罚侵略者,还是想要奖励他们?”。但是,李承晚的呼声和韩国议会的呼吁没有赢得一丝美国和联合国的回应。</p> <p>  双方谈判前的7月8日上午,韩国釜山景武台,李承晚接见了乘轻型飞机来汇报的白善烨,并强调:“中国百万大军压境,美国人却想停战,这说得过去吗?我是坚决反对的!”白善烨答道:“总统阁下,我是一名军人,虽说参谋长命令我去参加停战谈判,但如果您反对的话,我是不会去的。”李承晚心里明白,又缓了缓说:“美国人点名要你去,你不能不去啊。你还是去吧,就当是协助美国人工作。”</p> <p>  这样,联合国军方面就形成了美国4人,韩国1人,美国人为首席代表,韩国代表一言不发的局面。。</p> <p> <b>(二) 谈判场区枪击事件</b></p> 美方对停战谈判会议的会址选在朝中方面控制的开城始终耿耿于怀,这是美军在谈判前的一个失误。开城谈判伊始,李奇微利用“记者问题”提出所谓“中立区”的问题,逼朝中方面就范,7月15日双方同意确立开城为谈判期间的中立区,其后,中立区又发生了不少情况。朝中方面于7月17日和8月9日,指控美方武装人员向中立区内的板门店射击事和其飞机扫射朝中代表团车辆,并就此事提出抗议,要求美方保证今后不再发生违反中立区协议的事件。但美方对朝中方面所提抗议予以否认。 此时,发生了一个严重事件。8月19日上午5时55分,担任开城中立区警卫任务的志愿军第47军第139师军事警察9人,由排长姚庆祥率领,沿板门店西南之松谷里以北高地向东巡逻时,突然遭到非法进入中立区并事先埋伏在树林中的30余名韩军的开枪射击,排长姚庆祥、战士王仁元受重伤,继而韩军又向已负重伤的姚庆样前额连发两枪,致使姚庆祥当场牺牲。事件发生后,在朝中方面要求下,双方联络官当即对出事现场进行了调查,当地居民与朝中方面警察人员的人证以及出事地点的物证。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就此事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并坚决要求美方严惩枪杀姚庆祥及重伤王仁元的凶手;彻底保证不再发生违反中立区协议的任何事件,并给予朝中方面以满意的答复。<br>  然而,美方经过调查后,首席代表乔埃说:进行攻击的可能是和韩国军队关系密切的游击队,是和联合国军没有关系的一些人干的,美方不负责任;东京美军总部的广播说,这可能是***或者韩国非正规部队所为。<br> 对于美方的解释,朝中方面十分愤慨,8月20日下午,在开城南门里高丽小学残存的教室里召开了姚庆样烈士追悼大会。会前曾通知美方参加追悼会,但20日上午的谈判会议一结束,美方代表即匆忙乘机离开开城返回坟山。朝中代表李相朝、邓华和开城各界人士的代表分别在追悼会上讲了话,控诉美军和韩军破坏停战谈判,枪杀姚庆祥的罪行。邓华在讲话中说:“姚排长是为了和平事业,为了执行中立区的协议而牺牲的!他为朝鲜人民、中国人民、远东人民的和平事业而来,为了和平事业而殉职,他的死是光荣的。但是,我们生者想到他的死难情形,却感到十分悲痛与愤慨!……我发誓坚决秉承我的战友的遗志而奋斗。如果我们不能经过谈判而争得和平,那我们就必须继续用反侵略的斗争来赢得和平,以安慰死者的英魂”。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中方面报告,8月22日22时20分,一架美军飞机非法侵入开城中立区会址区上空,以朝中代表团住所为目标,施行轰炸扫射。为获取证据,李克农当即命令保护现场,并立即通知美方派员前来共同调查。22时35分,朝中方面联络官即用无线电话与美方代表团联系,双方通话后,美方联络官肯尼和穆莱携同翻译2名,于23日零时25分到达会场,与朝中方面联络官张春山及柴成文相会,开始共同调查。<br>  在调查过程中,肯尼和穆莱对调查发现的证据没有认可,同时,他们认为朝中方面有记者在场,要求终止调查,并提出由于天黑下雨光线不足,主张天亮后再来查看。调查至3时15分告一段落,调查发现:汽油弹4枚,落在朝中代表团住地周围几百米内;杀伤弹13枚,均落在朝中代表团住所北约200米一带;机枪子弹弹壳1枚落在朝中代表团住所北面附近山坡上。此后,美方联络官未再来调查。<br> 美方认为:凝固汽油弹应该有宽20-30米、长50-70米燃烧的痕迹,现场这样小的爆炸坑就是一个手榴弹也能够炸出来;在第二现场有一个坑附近撒落有被认为是混有少量凝固汽油的液体,面积约为1.5平方米,但看不出有燃烧的痕迹。美方研究认为从技术上看有很多疑点,弹痕明显是故意制造出来的。一名中国士兵是目击者,他说有一架机头闪着两个灯的飞机飞来扔下了数枚炸弹,并且机头灯“一直亮着”,而美军认为,美空军在轰炸友军势力圈以外的地方时机头是不亮标识灯的,那名中国士兵“完全是捏造!”因此,美军发表了一个自己认为真实的“调查报告”。 <p> <b>  (三)朝中方面宣布停会。</b></p> 鉴于美方在谈判中蛮横无理的态度,及在开城会场区接连制造挑衅事件,破坏停战谈判,且已严重威胁到朝中代表团人员人身安全。8月23日,毛泽东两次致电李克农并告金日成、彭德怀,指出:此次敌机夜袭,其意甚明,我必须不怕破裂,予以坚决回击。我方应于今日提出暂时停开谈判会议,以压敌人气焰。同时,“我们在军事上应加紧准备迎接敌人的可能进攻”。据此,朝中方面宣布,从8月23日起,谈判会议停开,要求美方对此事作出负责的处理。 8月24日晨,金日成、彭德怀发出了致李奇微的抗议书,对接连制造挑衅事件,提出了严重抗议,并指出:“诚然,我们的态度从来就是为谋取和平停战而持以极大忍耐的,但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而且我们更深知单是我们片面要求和平,和平总是不可得的。你们在会外既如此肆无忌惮地进行挑衅,在会内又一贯坚持你们把军事分界线推进到我方阵地之内的狂妄主张,以拖延谈判的进行,因而你方对于停战谈判的诚意如何,实己昭然若揭。我们是希望你我双方的停战谈判能够顺利进行,并获得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协议的,但你方于谋杀我方军事警察之后,竟又以我方代表团为目标施行有目的的谋杀轰炸,这样的希望如何能够实现呢?因此我方代表团不能不从8月23日起宣告停会,以等待你对于你方这一严重的挑衅事件作负责的处理。”<br>  其实,美方既不愿意长期战争,但又达不到其现实外交和内政的目的,因而,不愿使停战谈判迅速达成协议。对于朝中方面的严重抗议,美军总部说,事件是朝中方面“制造的”;杜鲁门亲自发表声明,认为:“究竟是否发生过任何轰炸也极可怀疑。”李奇微在25日复金日成、彭德怀的信函中,强调近期所发生的几次事件都是“完全没有事实根据的恶毒谎言”。<br>  此后,直至9月上旬,朝中方面认为,美方仍在开城中立区连续制造破坏事件。据统计,8月25至9月l日,“联合国军”武装人员即3次共30余人次侵入开城中立区,向朝中军事警察开枪射击,枪杀朝中军事警察2人、伤1人。8月29日2时4O分,美方1架飞机侵入开城中立区,在会址区附近投下照明弹1枚;9月l日零时零分,美方1架飞机侵入开城中立区,在距朝中首席代表南日住所五六百米处投下炸弹两枚。从9月l日至8日的8天中,美方飞机侵入开城中立区上空,就达139架次。<br>  对此,朝中方面通过报纸、电台等舆论工具,进行了抗议和揭露,把真相公之于世。战争双方的斗争从唇枪舌剑谈判的会场转到舆论和媒体战线,下一步将继续在战场上进行大炮、飞机的较量。<br>  美国人说,李奇微对谈判中断毫不介意,他的第8集团军在战场上继续取得良好进展,尽管它并未试图争取任何重大进展。最重要的进展是韩国军队在夏季大大增强了其战斗力。联合国军的炮兵逐步增强到使中国人的密集攻击变成密集自杀的程度。美国和韩国军队现在已是久经沙场,在中国人的进攻号音和哨音前不再惊慌失措。<br> <p>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