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书法用字探索

胡天成快乐甲骨文

<p class="ql-block"> 甲骨文书法用字探索</p><p class="ql-block">摘要:甲骨文书法用字,一直是困惑甲骨文书法的难题之一。百余年来,前辈学者、书家在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时,基本上都着眼于从甲骨文出发,以古寻古,以字找字,以字造字。后学者们又以误传误,致使甲骨文书法用字乱象环生,甲骨文书法也因此进入“瓶颈”区。如何统一、规范甲骨文书法用字,本文从中华历史学、人文学、诗词学结合甲骨文,综合探索解决甲骨文书法用字这一现实难题。</p><p class="ql-block">关键词:诗词;书法;甲骨文</p><p class="ql-block"> 120年前,国学大师罗振玉先生率先以小篆笔意将甲骨文引入书法实践,首开甲骨文书法先河。甲骨文书法也成为传承和发展殷商文化的理想途径。百余年来,前辈学者、书家为探索甲骨文书法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和奉献,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由于时代的局限和时势的更新,前辈们在甲骨文书法用字方面留给我们的部分经验已严重阻碍了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究其原因:</p><p class="ql-block">一、甲骨文字典不统一</p><p class="ql-block">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由国家官方机构和学界专家编著出版的甲骨文字典类书籍先后有 : 《甲骨文编》《甲骨文字诂林》《甲骨文字典》《甲骨文字编》《甲骨文可释之形总表》《新甲骨文编》《实用甲骨文字典》《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等。上述典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的甲骨文字标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才队伍的扩大,考古、考释条件和技术的提升,甲骨文字的刷新也逐渐加速。专家之间关于甲骨文字考释的诸多分歧依然存在,至今未能形成统一标准。民间加之海外学者编辑、出版的甲骨文字典类书籍有数十种之多。更有学者滥用通假字、拼造字,将甲骨文编成数千字甚至近万字的“巨典”,其内容虽有些许可取之处,但总体是危害性的。</p><p class="ql-block">二、前人经验造成的困惑</p><p class="ql-block"> 由于已释的甲骨文单字仅1500字左右,除去冷僻字和争议字可用于甲骨文书法创作的常用字则更少,这样就给甲骨文书法创作(尤其是书写古人诗词)带来巨大障碍。前辈书家解决方法是:</p><p class="ql-block"> 1.甲骨文没有的字在金文找,金文没有在小篆找,再以甲骨笔意书之即可。</p><p class="ql-block"> 2.甲骨文、金文、小篆都没有的字,则用通假字代替。</p><p class="ql-block"> 3.上述途径皆不通,则根据甲骨文造字原理自主拼、造甲骨文字。</p><p class="ql-block">三、通假字引发的混乱</p><p class="ql-block"> 通假字在甲骨文里已有萌芽,其大量出现则是在两周至秦的一千多年时间里。总体上是由政权割据、民族分裂、信息闭塞等因素导致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统一的结果。通假字相当于今天的错别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些通假字逐渐被后人接受并通用。因此,适当地使用通假字,对甲骨文书法用字确可起到了一定的弥补作用,也是前辈书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后来书家则滥用通假字、拼造字书写《论语》《佛经》《千字文》《唐诗宋词》等比比皆是。如果我们不加克制和慎重地使用通假字,必定会将甲骨文书法引向更加混乱的地步。</p><p class="ql-block">四、拼造字造成的混乱</p><p class="ql-block"> 前辈书家在探索甲骨文书法用字的过程中,既有受到时代的限制,也有自身迷茫所致,于是首开为甲骨文书法造字先例,引得资浅书家纷纷效仿。遗憾的是,至今还有一些“名家”动辄拼造甲骨文字题写字、词,发表作品,给甲骨文书法带来的误导是巨大的。</p><p class="ql-block">五、“甲骨文专家”和“甲骨文书法家”概念混乱</p><p class="ql-block"> 甲骨文专家和甲骨文书法家虽有许多通同之处,但其核心研究方向是完全不同的。甲骨文书法是中国书法的一部分,甲骨文书法家首先是中华传统书法家。甲骨文书法从篆刻到笔墨技法再到章法布局,都离不开传统书法营养的滋润,是需要书法家毕生研究和探索的。甲骨文专家所致力的甲骨文历史研究,甲骨文字考古、考释、编纂整理等工作,更是所有书法家不可追攀的。甲骨文专家涉足甲骨文书法,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支持的;甲骨文书法家学习甲骨文基本知识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甲骨文专家不能规范地书写甲骨文字,甲骨文书法家不能严谨地发表甲骨文言论,结果必然导致学界的双混乱。</p><p class="ql-block">解决办法:</p><p class="ql-block">一、统一甲骨文字典</p><p class="ql-block"> 1.国家社科院牵头组织全国及海外甲骨文专学者家成立“甲骨文标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对现有已释的甲骨文字进行全面梳理探讨。以投票选举的方式,将公认无异议的甲骨文字列入“通用区”,将尚存争议的甲骨文字列入“参考区”,将一家之言的甲骨文字列入“待考区”,利用互联网适时发布甲骨文字最新标准。这项工作可每年进行一次以上。 </p><p class="ql-block"> 2.“委员会”作为国际甲骨学权威机构,对未来的甲骨文字标准拥有最终解释权。</p><p class="ql-block"> 3.严格限制甲骨文字典类书籍出版。因为字典更新速度永远跟不上网络。 </p><p class="ql-block"> 4.甲骨文书法一律按照“委员会”发布的标准用字。</p><p class="ql-block"> 5.甲骨文书法展、赛活动一律参照“委员会”标准评字。</p><p class="ql-block"> 6.甲骨文学界专家、学者有义务推动“甲骨文字统一标准”这项大计。</p><p class="ql-block">二、前人经验要慎取</p><p class="ql-block"> 由于甲骨文字数有限,用甲骨文书写古人诗文绝大部分是行不通的,前人的部分经验更是不可取的。</p><p class="ql-block">建议甲骨文书友:</p><p class="ql-block"> 1.学习创作甲骨文诗词。</p><p class="ql-block"> 甲骨文书法内容,惯以传统诗词为优。甲骨文书友们要练成用甲骨文字创作甲骨文诗词的本领和习惯,也只有自主创作甲骨文诗词,方可最大程度地化解甲骨文书法用字障碍。网络化的今天,学习和掌握传统诗词创作的基本技法已经非常便利,正常一至二周即可掌握,再逐步巩固。</p><p class="ql-block"> 2.挖掘、选用近义词以及所写事物的别称、雅称用词。创作甲骨文诗词仍然会遇到许多用字障碍,可选用上述方法“绕道解决”。</p><p class="ql-block">如: “奋发”同“振发” , </p><p class="ql-block">“怀念”同“回念” ,</p><p class="ql-block"> “书法”同“书艺、书道”,</p><p class="ql-block">“读书”同“念书” ,</p><p class="ql-block"> “遥望”同“劳望” , </p><p class="ql-block">“玫瑰”同“斗雪红”,</p><p class="ql-block">“梅花”同“冰魂、寒英、暗香” ,</p><p class="ql-block"> “兰花”同“国香、服媚”,</p><p class="ql-block">“桃花”同“武陵色” ,</p><p class="ql-block">“碧水蓝天”同“水天一色”等以此类推。</p><p class="ql-block"> 3.刻苦学习识、写甲骨文字。</p><p class="ql-block"> 结合权威专家《字典》,选取1000个以上安全可靠的甲骨文单字(5000--6000字形),用时半年左右,逐字、形练写百遍以上,加之平常创作甲骨文诗词文联,虽不能“通吃”甲骨文,但绝大部分“可靠”的甲骨文字都能够“铭记”在学习者心中,在未来对所遇甲骨文字都能“心中有数”。在甲骨文字的书写规律方面亦会别有心得。</p><p class="ql-block">三、通假字须慎用</p><p class="ql-block"> 王海根先生编纂的《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中,有近5000个通假字。也就是说我们常用的汉字多半有“单通”、“被通”、“互通”、“通同”的情况。有的一字可通假十几字甚至几十字之多。笔者曾将《现代汉语词典》与《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逐字对照,发现能够用于甲骨文书法的通假字只有极少部分。</p><p class="ql-block">建议如下方法:</p><p class="ql-block"> 1.甲骨文已有的通假字可以使用,如“才”通“在”,“易”通“赐”,“匕”通“妣”,卜通“外”等。</p><p class="ql-block"> 2.周以后的通假字务必斟酌使用,如“丁宁”通“叮咛”,“见”通“现”,“乎”通“呼”等。</p><p class="ql-block"> 3.甲骨文已有的字就不要再使用通假字。 </p><p class="ql-block"> 4.避免采用工具书中字义过于偏离的通假字,如“祭”通“察”,“土”通“地”,“竹”通“笃”,“河”通“贺”等。通假字如何应用于甲骨文书法,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书家们在自我学习和选择的同时,还需要未来的“委员会”作专题研究,形成统一标准。</p><p class="ql-block">四、拼造甲骨文字应杜绝。</p><p class="ql-block"> 拼造甲骨文字是我们当代人对甲骨文所犯的错误,可以理解也可以谅解,但必须立即止步,否则对历史和后人都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可谅解的。甲骨文书法展、赛中,对于拼造甲骨文字的书品应坚决拒绝。</p><p class="ql-block">五、甲骨文专家和甲骨文书法家既要“血肉相连”又须“泾渭分明”。</p><p class="ql-block"> 甲骨文书法是以“美”的形式将甲骨文的文学成份艺术成份同时加以继承和发展。甲骨文书法的基础是甲骨文字,甲骨文字是甲骨文专家考释的成果。甲骨文专家肩负着甲骨文历史研究和甲骨文化传承的双重责任。</p><p class="ql-block">建议甲骨文书友们:</p><p class="ql-block"> 1.不拼造甲骨文字书写作品。</p><p class="ql-block"> 2.具备多家权威甲骨文、商金文类《字典》,综合比较、分析选择用字。</p><p class="ql-block"> 3.务必学会创作甲骨文诗词,研究遣词造句,这是目前避免甲骨文书法用字障碍最见成效的手段。</p><p class="ql-block"> 4.识、写1000个以上的甲骨文单字,5000个以上的甲骨文字形。</p><p class="ql-block"> 5.及时指导身边甲骨文书法爱好者规范用字。</p><p class="ql-block"> 6.不曲解甲骨文字义。</p><p class="ql-block"> 7.密切关注甲骨文字最新考释成果。</p><p class="ql-block">谨以拙文,盼为甲骨文书法研究抛砖引玉。 </p><p class="ql-block"> 胡天成2020年春于扬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