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朝歌镇卫生院 应对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演练总结

每天

<p class="ql-block">  淇县朝歌镇卫生院为进一步加强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防控长效机制;规范、有效地应对冬春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朝歌镇卫生院于2021年1月18日下午开展了预检分诊点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应急预案演练。</p><p class="ql-block">本次演练安排:</p><p class="ql-block">1、总指挥: 王利军 院长</p><p class="ql-block">2、后勤指挥:李军生 支书</p><p class="ql-block">3、疫情指导:王海涛 副院长</p><p class="ql-block">4、医护指导: 王 灿 副院长</p><p class="ql-block">5、感控办: 张国华</p><p class="ql-block">6、拟患者: 杨 磊</p><p class="ql-block">7、预检分诊: 岳小凤 姜 颖</p><p class="ql-block">8、发热哨点: 王海鹏 徐 超</p><p class="ql-block">9、消杀人员: 王伟鹏</p><p class="ql-block">10、转运司机:马 强</p><p class="ql-block">场景一:预检分诊。</p><p class="ql-block"> 一名男性患者到我院就诊,经过预检分诊处,红外线体温监测仪监测到患者体温37.5℃,预检分诊工作人员为患者消毒双手(对患者双手喷洒75%酒精,嘱其进行揉搓),嘱其戴好口罩。</p> 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询问患者病史和一般情况,姓名、年龄、工作、住址、接触史、外出情况等做好登记,按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哨点诊室就诊。 发热哨点接诊<br>  发热哨点护士对该患者进行体温复测,记录两次最高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患者自述是从北京回来有两天了,有发热、胸闷伴气促,偶有咳嗽症状),并做好记录。<br>接诊医生再次询问流行病学史,患者两天前去北京顺义区走访亲戚,否认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以及发热患者,初步诊断患者是高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后,安排患者至隔离留观室并做好记录。 处置<br>发热哨点医生:因您现在有发热症状,并且去过中风险疫区,所以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车或打的,我院将专车护送您到淇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在转送你之前先到隔离间来等候,并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工作,立即通知主管传染病的王海涛副院长,报告发现一例发热患者,体温37.5℃,并且2天前去过中风险地区,无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史,并上报疾病预防控制科。 <p class="ql-block">王海涛副院长:立即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应急组组长王利军院长,并联系120司机和首诊医生护送患者转诊。</p> 疾病预防控制科:立即上报县疾控中心。<br>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应急组组长王利军院长:上报淇县卫健委主管新冠疫情指挥部。 升级防护:首诊医生和司机执行二级防护(戴防护口罩、戴工作圆帽、穿防护服、戴护目镜、乳胶手套、穿鞋套)护送患者按指定路线到淇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感控科:指导消杀队伍对预检分诊和发热哨点进行终末消毒,做好室内物表、空气的消毒工作,并做好登记。 患者转运后,120救护车司机和首诊医生将患者接触过的凳子、桌面一次性垫单(放入黄色垃圾桶),参照《环境物表表面清洁消毒流程》落实相关消毒工作,做好救护车内物表、空气的消毒工作,并做好登记。 总结: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规范有效,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演练任务。王利军院长以及主管传染病王海涛副院长分别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点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完善院感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确保达到预检分诊“零漏诊”、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通过本次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优化我院发热哨点诊室病人处置流程,完善应急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在保证医护人员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有效应对疫情防控的医疗救治,为接下来继续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发挥出积极作用,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p class="ql-block"> 淇县朝歌镇卫生院</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18日</p>

患者

发热

肺炎

哨点

防控

演练

淇县

冠状病毒

预检分

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