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流传了上千年。千百年来,春节的祥和热闹离不开放炮仗。</p><p class="ql-block">在农村过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不自觉的比较一下,今年彼此家里的收入情况,展示一下自己家一年的辛劳所得。而每当春节放炮仗的时候,人们通过判断谁家放的炮仗数量多,样式新,时间长,来衡量一个家庭过得是否富足红火。</p><p class="ql-block">“看大毛家,今年才放了两小串鞭炮,哎,日子过得紧巴呀!”“啊呀呀,看军军家这放炮仗估计得有一阵子了,又是礼花,有是冲天雷的,看看人家,咋咋!”发出一阵的赞叹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对每年买炮仗是极为上心的,他的骨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鞭炮声声香火旺”的意识。每年一到冬季粜了余粮,手头有了活钱,第一件事就是去买炮仗了。他不是一次就买够,而是每次去赶集都会买一点。临近年关集市多起来,他每次买的样式都不一样。有小孩儿放的穿天猴,有几百响的大地红,有能放出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礼花弹,还有响声震天的麻雷子等等,有的现在已经叫不上名来了。</p><p class="ql-block">母亲对这个做法是不赞成的。“有那钱,还不如买点吃的,多割二斤肉!”“你懂个啥”,父亲会闷声反驳一下。在他看来,过年放炮是最重要的事了。</p><p class="ql-block">农村过年放炮仗不是胡乱瞎放,有几个节点,是必须放的。年三十的晌午前,是俗称“上供”的时间。有句俗语是这样讲的,“人上供,你乱碰”。讲的就是在年三十的上供时候是不允许小孩乱跑的,老老实实的呆在自己家的院里。上供除了在自家庭园里摆上供桌,为先祖们呈上烧酒烟卷和各种点心外,就是要用放炮仗的方式来和各位先祖互通了。</p> <p class="ql-block">每每这时我会和母亲一样,不敢到院子里,而是躲在炕上,隔着玻璃,看父亲在那里大显神威了。父亲有他自己的盘算,白天是不会放烟花的,那样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看不出效果的。父亲在贴完对联贴上窗花福字后,赶紧得在院子晾衣服的铁丝上挂上几遍大地红,往窗台上放上几个拨开捻子的二响炮。一切就绪后先点大地红,随着“嗤------”的一声长响,“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就在整个的院子里响开了,因炸裂炮仗里的黑火药和纸皮而产生的烟雾和纸屑弥漫着整个院落,充斥着刺鼻的硝烟味,但却有了年的味道。</p><p class="ql-block">父亲放二踢脚是有把握的。他轻轻的用两手指拿捏住炮仗的上端,转身点燃一支烟,侧过身子,用忽明忽暗的烟火头猛的一戳捻子,“嗤-嘭-------”,二踢脚顺着手指的松开而滑落,炸响了第一声。而后忽的逆着向天际冲去,伴随着一声“啪--------”的撕裂空气的脆响。仰看着飘散在低空的纸屑和青烟,父亲宽慰的露出笑意。</p><p class="ql-block">放炮仗的重头戏是在初一的凌晨四五点钟。这是一个村子过年最辉煌的时刻,家家户户都会为这样的时刻而准备着,每一家的努力付出都会提升整个村子的欢乐气氛。</p><p class="ql-block">父亲从年三十下午就开始准备了。先备上生“旺火”的干柴,早早的就立在了院子的中央,,用红布条捆上,既为了防止散,又寓意来年红红火火。慢慢的把他每次赶集所买的烟花炮仗都摆了出来,放在通风的地方,去去潮气。准备在第二天的清晨好好热闹一下。</p><p class="ql-block">农村每年的“熬年”是比较有仪式感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或打扑克,或闲聊磕着瓜子,后来条件好了,家家户户买上了电视机,看上了春晚。“熬年”都要耗到后半夜,等着点旺火的开始。</p><p class="ql-block">随着春晚零点钟声的敲响,村里的炮仗声就不绝于耳了。“噼噼啪啪“滴滴当当”的响个不停,谁也没有了瞌睡的意思。父亲是一家中最在意熬年守岁的,一个晚上一刻不停地忙乎,一会拿出了糖果点心,一会儿又烧一壶开水,在里屋和堂屋间来回的转。</p> <p class="ql-block">到后半夜的时候,村里的炮声一下子密集了起来。父亲以炮声为令,赶紧的坐起来,嘴里喊着,“都快点起来,去生旺火响炮去”,自己倒先奔向院子去了。先随手扔出一鞭已点燃的大地红,几百响的大地红像一条游走于地头草丛中的蛇,带着火光,夹杂着“噼噼啪啪”的响声。</p><p class="ql-block">旺火也点着了。火苗吸吮着干冷的空气,呼呼的直往上串,映红了院的上空,也温暖了围着旺火转圈的每一个人的脸颊。旺火越烧越旺,父亲顺势往干柴里扔几个小的响炮。引燃了的小炮,也跟着响了起来,随着火势 在火堆中炸裂,“啪,啪”的声响被呼呼的火势吞噬。</p><p class="ql-block">父亲越发的兴奋起来了,赶紧进屋搬出了他花好几十块钱买的“大地春雷”,这可是今晚的重头戏。顾名思义,春雷,“平地一声春雷响”,寓示着春天的到来,有着美好的含义。这家伙价钱贵,体积大,往那里一墩,一看就是压轴的。</p> <p class="ql-block">父亲弯腰点着了礼花的捻子,随着“嗤嗤”的响声,礼花中间的部分开始喷出星星点点碎末般的火星,火星由小到大,由疏到密,由低到高。烟花向四周喷射,喷出一盆金菊,随后变成五颜六色的小球重叠在一起,五彩斑斓,闪闪发光,院子也成了光的国度。</p><p class="ql-block">猛的又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过了一会儿,又变成了颗颗宝石镶嵌在夜幕中,最后,渐渐变成一道道流星慢慢地坠落下来,漂亮极了。</p> <p class="ql-block">初五是放炮仗的收尾阶段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破五习俗主要是送穷,迎财神,所以初五放炮是必须的。父亲把从土炕上用笤帚扫来的尘土,用簸箕堆成一堆,然后把炮仗插入土里,这叫“炸穷土”,随着跑仗的炸裂,尘土飞扬,一家人的念想也会高高飘起。</p><p class="ql-block">近年国家加大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城市已经不放炮仗了,但在农村这样的习俗还延续着。我是大年初一回家过年的,已过响炮的点了。我问父亲,“今年这炮放的咋样?”父亲笑逐颜开,“今年收成不错,听村里响炮的这阵势就知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