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麦田里的丝柏树 名画赏析

祎雯

<p>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晴</p><p><br></p><p> </p><p> 这次我用了一周的时间,临摹了梵高的作品-麦田里的丝柏树,其它译名:麦田里的柏树。原尺寸:73 × 93.4 (cm)。创作时间:1889年。现存于: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City。</p><p><br></p><p> 梵高共画了两张很相似麦田里的柏树。他曾这样写道:“脑子里始终浮现着柏树,很想把它画成像向日葵那样的作品。但是很奇怪,何以没有人画得像我所看到的一般。柏树的线条与比例确实很美,宛如埃及的宫女。”这一张画同圣-雷米时期的许多风景画一样,完全没有直线的笔触。所有的物体都卷曲着,泉涌着,柏树像一团黑色的火焰,不停地向天空喷吐着。虽然一切都在起伏摇动,但整个画面看来,却有一种古典式的明朗与均衡感。暖色与冷色的微妙对比,轻重与形状的比例,这些不但形成结实的构图,而且统一着整个画面。 《麦田里的丝柏树》主要采用黄色和绿色,黄色是一望无际的麦田,绿色是麦田周围的树木,天空是由蓝色和白色组成的,只是它组成的天空看起来和我们现实中的天空不一样,看起来很是变幻莫测。在整幅油画中最突出的就是那两颗一大一小的丝柏树,它们的颜色是墨绿色的,大的丝柏树看起来是那么的高大,比整幅油画中的任何东西都高大。 在圣雷米时期的梵高,将创作的重心转移到形体的表现上。本幅画没有鲜明色彩的对比,取而代之的是曲线所构成的扭动形体。丝柏就是他所钟情的主题之一,在他的眼中,丝柏树具有“天生的表现力”。他将丝柏树神秘的暗色当成是音乐中的一个个音符,是绘画与音乐这两门艺术之间相通的神秘之门,使他为此着迷。丝柏树常常使梵高联想到埃及的方尖碑。在他的心目中,常与神秘和死亡相联系的丝柏树与象征幸福与富裕的向日葵成为鲜明的对比,具有等同的地位。(转载)</p> <p>  我是油画达人-祎雯,也是日记星球第52期写作蜕变之旅3111号星宝宝,喜欢画画,尤其是油画,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爱好,可以加我微信,也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