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8.1.19 ,正值隆冬,大雪纷飞,安阳己是零下5度,我特意赶来观看袁世凯墓与殷墟。</p><p class="ql-block">在国人眼中,袁世凯是一个十足的负面人物。窃国大盗,窃取中华民国总统职位;卖国贼,签暑辱国丧权的21条;复辟狂,推倒民国,恢复帝制,登基皇帝。可谓十恶不赦,罪该万死。但是袁世凯的陵墓却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即使是在疯狂的“文革”时期,也无人染指触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p><p class="ql-block">我对袁世凯感兴趣,还缘于我与袁世凯之孙袁家政的一面之缘。袁家政是袁世凯第8子袁克轸之子,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文革中68年分配到四川省西昌地区益门煤矿当工人。益门煤矿是地方国营,年产煤30万吨,职工3000余人,在当时地方上也算是大企业了,文革中分配来几十个北京、上海、四川、重庆等地的大学生。益门煤矿座落在大山之中,通公路,距会理县城有28公里,孤零零的。大学生多数单身,未成家,下班后,没什么去处,常聚在一起聊天。我当时出差益门煤矿,参加了几次聚会,有幸认识袁家政。他中学在香港读书,见多识广,记忆力好,又能说会道,最受欢迎,每次聚会大家都起哄要他讲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电影东方谍战,二战时双重间谍佐格尔与川島芳子在夏威夷、东京、香港搞情报活动的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目不转盯。大家都未见过袁世凯的照片,问他袁世凯什么样子,他说“就象我这祥,圆脸,五短身材”。1973年夏在西昌一家小吃店,我俩都来店吃水饺,不期而遇,又见了一面,他小声告诉我,他哥嫂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袁家镏吴健雄夫妇来中国访问,点名要见他,他有可能调回天津。不久,他果然回了天津。文革后又去了美国,定居洛杉矶,己于2020年去世。由于结识袁家政的缘故,我一直比较关心有关袁世凯的资料和消息。</p><p class="ql-block">进入八十年代,历史学界对袁世凯有了更多的研究,披露出许多不为人知的史料,有了新的认识。袁世凯有负的一面,也有正的一面。袁世凯支持办洋务,支持变法维新,创办新式军校-保定军校,创办新式警察机构-天津警察局,威迫清廷退位,兵不血刄,实现政权的和平更替,出任民国首位大总统。他的这些行为对中国社会文明进步有积极作用。当然,他利令智昏,复辟皇权,自封洪宪皇帝,是历史大倒退。但当他的复辟行为遭到全国上下的普遍反对时,他尚能自行退位,取消帝制,恢复民国体制,也属明智之举。关于“二十一条”,袁世凯软拖硬磨,以小的让步換取删除第五条,避免了主权损害,用胡适的话说“是弱国外交的胜利”。</p><p class="ql-block">总之,书写中国历史,袁世凯是个绕不开的人物。随着社会譽論环境的宽松,有关袁世凯陵墓“完整保存下来”的报道见著报端,这激起我极大的好奇和兴趣,早想寻访,一睹为快,现在终于如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乘坐高铁,成都到安阳只需7小时,上午9时成都东出发,下午4点即到安阳。图为安阳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出火车站,乘出租,直接抵达旅店。住市区一经济型连锁旅店,140元/天,公交很方便。询问前台,袁林在市郊,不远,公交车5站即可扺达。第二天清晨乘公交去袁林,公交车到袁林站,即可看见路边有一醒目的路牌“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墓-袁林”。</p> <p class="ql-block">下了公交车,尚需步行300米。路边有几家早餐小摊,虽天寒地冻,仍笑脸相迎,招揽顾客。我选了一家地方小吃摊,小米粥+煎蛋饼,十分可口暖和,15元/份,也很便宜。</p> <p class="ql-block">这是袁林总示意图。袁林于1916.6开工,到1918.6竣工,历时两年,耗资72万元,占地9万平方米。袁林由玉带桥、牌楼、石象生、碑亭、景云里、及墓冢几部分组成,整体仿明清皇陵结构。袁世凯做过洪宪皇帝,长子袁克定也是按皇陵来设计的,但最终未称“袁陵”,而叫“袁林”。为什么?原来,时任总统徐世昌认为,袁世凯登基称帝是袁的人生败筆,招人唾骂,不宜声张。而作为袁世凯的旧部重臣,深受恩泽,又不好扫袁克定的面子,故而改“袁陵”为“袁林”,林与陵,谐音又替意,两全齐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玉带桥。桥前放置有石墩,车辆不得进入,必须下车步行。一拉圾箱搁置桥头,十分扎眼,很不协调。过了桥就是牌楼。照片后面就是牌楼。</p> <p class="ql-block">所谓玉带,即御河之意。现御河己经干涸,河道己淤满泥沙,杂草丛生。看来,已经很久没有疏浚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桥,就是牌楼。牌楼前修了一排铁栅栏,以示区隔,栅栏内才是袁林。栅栏上悬掛有铭牌“袁公林”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林”。栅栏边零散堆放些木板水泥沙石,像是正在修缮。</p> <p class="ql-block">进了栅栏门,就是牌楼。这个牌楼六柱五框,绿琉璃瓦顶,是典型的中华牌楼。与通常木石结构不同,这个牌楼是用日本进口的水泥和德国进口的钢筋筑成。</p> <p class="ql-block">过了牌楼,就是神道。中间空旷,青砖彻地,两边竖立石像,左右对称。石像生由望柱、石马、石虎、石獅、武官和文官组成,均为青白石雕,仪态丰满,线条明快,神态生动。其武官石像颇似袁世凯夲人形象。</p><p class="ql-block">这是右侧的石像生。</p> <p class="ql-block">这是左侧的石像生。</p> <p class="ql-block">神道的尽头是碑亭。单檐歇山,红墙,绿琉璃瓦顶,四面间通,面宽和进深均为6.66米。</p> <p class="ql-block">亭内有贔屃一统,重20余吨,龙头、龟身、鹰瓜、蛇尾,由青白石雕刻而成,臥于青石水盘之上。碑正面碑文“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为袁之好友、时任民国总统徐世昌所书。碑背面没有象通常那样记述袁世凯的生平业绩,而是无字碑。当时为北洋统治时期,实行共和制度,多党林立,言论自由,思想开放,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袁氏复辟行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在这种情势下,袁克定颂也不是,贬也不是,左右为难,故而不置一词,无字处之。贔屃(bi xi),又称霸下,古代传说中的神曽,寓意吉祥长寿,旧时石碑的碑座多雕其形。</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碑亭前的留影。当天零下5度,北风凛冽,寒冷刺骨。我全付武装,滑雪衫外套羽绒长大衣,仍觉冷飕飕的。园内空空荡荡,只有我一名游客,另有两个工人在维修房屋。我请工人给我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从碑亭再往里走,就是堂院。照片我身后是堂院大门。大门有三间,三门皆开,又称三进门。</p> <p class="ql-block">跨过“三进门”,进入堂院。堂院正中,中轴线上,有一风磨铜鼎炉。炉高2.24米,炉肚经0.8米,两翅宽1.27米,炉身纹饰祥云。该炉为祭祀活动的法器。</p> <p class="ql-block">堂院的两侧为东西厢房,用于放置祭祀器物和供宾客休憇。</p><p class="ql-block">西厢房门前有幅对联:“小窗有朋使我久坐,入门有喜与君笈言”。</p> <p class="ql-block">该对联系袁世凯二公子袁克文篡文书写。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聪慧灵性,又自小顽劣;擅长诗文书法,票友昆曲,喜好收藏,又寻花问柳,放荡不羁,挥金如土;无心政治,反对称帝,又混迹江湖,青帮老大,系“民国四大公子”之首。袁克文与热衷政治怂恿称帝的大哥袁克定向来不和,互相瞧不起。袁克定主持袁林修建,怎么会把袁克文篡书的对联掛在西厢房?令人费解。不管怎样,袁克文也算书法名家,能在这里看到他的作品,也属幸运。总的感觉,对联工稳,有情趣有水平,书法则一般般。</p> <p class="ql-block">堂院正北为景仁堂,是祭祀袁世凯的地方。景仁堂面阔七间,歇山琉璃瓦顶,堂前后竖立十二根金柱,地墁青灰大方砖。堂前有三出青石台阶,堂后、两侧各有一出台阶。屋内有供桌、祭器和袁世凯生前的衣冠剑带。</p><p class="ql-block">北洋政府执政时期,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祭祀仪式,軍乐、仪仗一应俱全,政府要员致词祭奠。</p> <p class="ql-block">穿过景云堂,走下后门台阶,即到墓庐。墓庐的铁门与廊柱均为欧式风格。</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系景云堂后门台阶。1952.11.1毛泽东视察安阳,特意参观袁林。参观完毕,毛泽东在此台阶上坐下小憇,一边抽烟,一边与陪同的安阳地委领导聊天。毛问:“袁世凯祖上在项城,他为什么要选择洹上作墓呢?”地委领导曹幼民回答说:“安阳是商殷古都,洹水环绕,他认为风水好嘛。”毛泽东笑而未语。毛泽东当然知道原由,这是故意考考地方官。地方官回答南辕北辙不着调,知道不是可以深谈之人,故笑而未语。未几,地委领导提出要求坼掉袁林建办公楼,毛泽东立即明确表示:“不要平嘛,要保护起来,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后人”。就因为这一句话,保护袁林几十年安然无恙,即令是最疯狂的文革时期,也无人敢骚扰袁林。这句话也解开了谜底,消除了我的困惑,故而特意留下此照。</p><p class="ql-block">请注意,照片显示景云堂后门被砖封彻,说明袁林对外开放才不久,这些人为的损害尚待消除。</p> <p class="ql-block">迈进墓庐铁门,即是青白石五供桌。五供桌由三块巨石雕成,刻有嘉禾、缠枝西莲等浮雕。上面摆放有一个香炉、一对花瓶、一对蜡烛台,称为五供;香炉居中,花瓶、烛台依次分列两旁。现在,五供桌巳用铁栏围护。五供为皇陵祭祀器物,是典型的中式传统风格。</p> <p class="ql-block">五供桌后面,即是墓冢。不同与传统的挖穴作墓,袁世凯墓冢为平地庐墓,即在平地上起墓。墓冢圆形,直径20米,总高8.72米,其中青石墙高4米,上植草皮。墓室两间,放置袁世凯及夫人于氏灵柩,墓室由钢筋混凝土封护。围绕陵墓,转了一圈。一百多年过去了,袁世凯夫妇仍静卧墓中,比起孔子掘土起坟,暴晒尸骨,袁氏夫妇真是幸运太多。</p><p class="ql-block">整个庐墓设计,中西合壁,造型独特,是我国陵墓建筑的创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