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 一次失眠时的思和想</p><p class="ql-block">凌晨,从梦中醒来,分明是醒着的,却仍然觉着在梦中,在水中,在一片恣意汪洋中。对,那是尼亚加拉大瀑布,光滑、厚实,如巨大的蓝色宝石滑向深渊,形成极自然的圆润的角。</p><p class="ql-block">一个多小时前,我们还在蓝宝石坠落的下方。那是一条白色的悬在空中的河流。弥漫在弯角处的水珠在阳光的折射下,一道道长虹骄傲地凸现腰肢。船上的我们,穿着雨披,仰视着,抢着镜头,不断地发出赞叹。游客的这种近似疯癫的举动,不分年龄,不分国度,也无关文化程度,没有刻意,无须矜持。</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尼亚加拉瀑布的顶端是蓝色的宝石,是沉稳的、圆润的水的贵族,那么,伊瓜苏瀑布的源头便是天然的、野性的热带雨林中的淼淼大水。我们先从阿根廷进入伊瓜苏,乘小火车入雨林,步行于钢架的步道上,在树林、水面中穿梭前行。远处,瀑布像画面一样,美丽而温和,如果从空中俯瞰,场面一定非常壮观。巨大的轰鸣声让我们很容易找到魔鬼咽喉。水从四面八方涌向到这块深不可测的巨洞,愤怒地咆哮着,义无反顾地坠落着。那是不可知的恐惧和不可回的断然决然。周围那么多的瀑布,脚下那么大片的水面,似乎都为了满足魔鬼咽喉的吞噬。</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终于从巴西进入到魔鬼咽喉的下方,那是绵延几公里的山谷和瀑布群。一年四季,不,是千千万万年,山顶上,千百条水流飞挂下来,奔腾下来,山谷间水珠飞溅,水雾迷漫,到处是、永远是湿漉漉的,游客头上身上也是湿漉漉的。同一个瀑布,在阿根廷看和在巴西看,感受完全不一样。大自然就是这样,以它的多姿多彩、变化无常显示它的魅力,博取人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世界三大瀑布,我们走了两个,另外一个,非洲的维多利亚大瀑布,正当我们准备前往时,一场世界性的灾难阻隔了游客的流动。对于这个团队中不少年过七旬的人来说,出境游也许就此止步了!侠龙团的十年旅游,值得回忆,值得总结,是为十年记或十年祭?</p><p class="ql-block">[二] 侠龙---Shalonm---和平</p><p class="ql-block">世纪初退休的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国人开始了境外的自由行走。在信息日益发达、交通日渐便利的今天,自由行无疑是所有旅行方式中行走最自在、印象最深刻、体会最全面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地中海游轮</p><p class="ql-block">自由行~2010.4.</p> <p class="ql-block">米兰大教堂屋顶</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圣彼得</p><p class="ql-block">大教堂广场</p> <p class="ql-block">罗马教皇</p> <p class="ql-block">但是,几年后,我却改变了旅游方式,选择了自己组团、自定线路、旅行社操作的团队游。十年的实践证明了这是最省心省钱、最愉快的适合老年人的旅游方式。侠龙团的我们,共同努力成就了一支教科书式的旅游团队。</p> <p class="ql-block">先从团名“侠龙”讲起。那是我们第一次组团出游。二十来人,虽说是同学、同事,但是相互间不认识的还是很多。年龄最大的一号家庭是国旅资深导游许佑瑾夫妇。许老师第一个在车上作自我介绍时,不仅介绍了在当导游时,如何以一曲希伯来语的“侠龙”歌化解了一场以色列游客之间的矛盾,而且当场一展歌喉,并且立即在车上教大家唱会了这首歌。我们的团队就在意为“和平”的侠龙声中拉开序幕。</p><p class="ql-block">资深导游许老师</p> <p class="ql-block">许老师抓住每一次机会教大家唱“侠龙团歌”</p> <p class="ql-block">东欧游~2012.7.</p> <p class="ql-block">澳新游~2012.11.</p> <p class="ql-block">北欧游~2013.6.</p> <p class="ql-block">山西运城游~2013.9.</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希腊游~2014.3.</p> <p class="ql-block">张掖行~2014.9.</p> <p class="ql-block">在祁连山海拔4120米处</p> <p class="ql-block">葡西法瑞游~2015.3.</p> <p class="ql-block">甘南川北游~2015.6.</p> <p class="ql-block">英爱游~2015.9.</p> <p class="ql-block">福建游~2015.12.</p> <p class="ql-block">踏春湘粤赣~2016.3.</p> <p class="ql-block">东北、贝加尔湖游</p><p class="ql-block">2016.10</p> <p class="ql-block">川西稻城亚丁游~</p><p class="ql-block">2016.10.</p> <p class="ql-block">巴尔干之春~2017.4.</p> <p class="ql-block">南疆探花~2017.6.</p> <p class="ql-block">西藏行~2017.9</p> <p class="ql-block">中东行~2017.10.</p> <p class="ql-block">云南、缅甸游2018.3.</p> <p class="ql-block">加国深度游~2018.9.</p> <p class="ql-block">逍遥南美游~2019.3.</p> <p class="ql-block">美国游~2019.9.</p> <p class="ql-block">尽管后来,我们听到过各种版本的侠龙歌,有的很抒情很优美,有的像流行歌曲,略带摇滚,但是在我们的口中,总是不知不觉地唱成了进行曲的模样,似乎这样才更方便大合唱。无论是北欧的火车上还是希腊的邮轮大厅,看到成团的游客团队,许老师都喜欢和他们交流,带着她的旅友们唱一曲侠龙,像是展示,也像PK。最让我们爽一把的,一次在海法的古剧场,和一队打着以色列六角旗的德国人一同唱起侠龙歌,另一次在耶路撒冷的圣安妮教堂,排着队上场演出式地唱了侠龙和友谊地久天长。</p> <p class="ql-block">以色列海法古罗马剧场</p> <p class="ql-block">在耶路撒冷圣安妮教堂唱响“侠龙”</p> <p class="ql-block">在空无一人的哈尔滨犹太人博物馆,我们全团三十多人静静地听完讲解员一个小时的介绍后,对着博物馆的结束语---一本打开的巨大的书唱起了“侠龙”。我们不仅感动了这位讶异的讲解员,更感动了自己。一首歌,居然把我们和一个民族联系到了一起,关注他们,并用这首歌的精神,带给了我们十年的旅游</p> <p class="ql-block">说完这首歌,当然还要说说许佑瑾许老师。这是一个完成了身份转换之后迟迟不肯完成角色转变的人。她,已然是团内年龄最大的游客之一,但是,只要她在,团队就永远是活跃的状态。在车上,唱歌、表演节目、讲笑话、学方言,导游没想到没做好的,她都认认真真地做在前头。每天早餐,只要有她在,一定吃的可心。因为她会一桌一桌地告知,什么是热牛奶,哪里有鹅肝酱。</p> <p class="ql-block">给许老师献上“哈达”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撰稿 肖雷</p><p class="ql-block">编辑 陆继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