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核雕名家之——胡小兰核雕

未初

<h3>核雕大师胡小兰,1976年生于四川,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核雕专业委员会成员,苏州核雕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舟山核雕行业协会副会长,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作品《双面“十八罗汉”手串》获“2010中国(合肥)工艺美术精品展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十八罗汉核舟》获2011年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中艺杯“优秀工艺美术作品评比金奖;《观音》获2011年第九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中艺杯”金奖,《钟馗》、《九龙戏珠》获2013年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h3></br><h3> 胡小兰大师作品-十分开心</h3></br><h3>作为一名核雕大师,胡小兰大师对自己手中的原料了如指掌,眼一看、手一掂每一颗橄榄核的品质、年份、厚薄、韧性等天然属性便了然于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粒橄榄核的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从画样到成型,从开脸到抛光,每一道工序都要靠手感和经验判断分寸她将自己对核雕艺术精髓的理解,注入每一颗核雕的创作当中,使其每件作品,都能达到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浮雕、圆雕、镂雕得心应手。该留的一丝不去,该去的一丝不留。较之古人所言,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有过之而无不及。</h3></br><h3> 胡小兰大师作品-十分开心</h3></br><h3>2000年,为了让自己的核雕佛教人物刻画的更加细致传神,胡小兰大师在印度生活了五年多的时间,对印度佛教造像的精妙表现手法,做过无数次的研习对艺术这一执拗的个性特质,也决定了她在浮躁的市场潮流中,不为所动,每一刀都必须坚持亲自手工雕刻。因为与工业化批量生产相比,手工的核雕艺术,会倾注更多的人文思考和感知。由于坚持纯手工雕刻,所以她每年创作的核雕作品非常有限,可谓一件难求,经常定制一个手串,最少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h3></br><h3> 胡小兰大师作品-十八罗汉</h3></br><h3>胡小兰的核雕作品,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不仅有她自身的辛苦付出,还源于她师出名门,她的师傅就是中国核雕代表性传承人,世界民间艺术工艺美术大师——宋水官。宋水官是核雕界无人不知的重量级人物,他对核雕艺术精髓的理解和实践,在胡小兰一代核雕继承人的身上,得到了系统的传承和发扬。</h3></br><h3> 胡小兰大师作品-十八罗汉</h3></br><h3>对于传承,胡小兰大师有着自己几乎偏执的理解,她认为只有纯手工雕刻,才是雕刻艺术生命力的源泉,其不可复制性与创作过程中独有的美感,给人以独特的身心愉悦。</h3></br><h3> 胡小兰大师作品-十二生肖</h3></br><h3>对于真正的核雕爱好者来说,机雕或者电脑雕刻的作品,缺乏灵气、了无趣味,而手工雕刻的精品,在把玩时,才能让人们体会到核雕是一种需要极其强大的耐性和执着,才能完成的艺术创作,从而更珍惜核雕手艺人们用匠心所营造出来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境界。</h3></br><h3> 胡小兰大师作品-十二生肖</h3></br><h3>方寸咫尺,百匠之心,汇集原创手作为本,展现百匠艺术风采,诀意源远流长,只为传世珍藏</h3></br> <a href="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474768017447556802%22%7D&isBdboxFrom=1&pageType=1&rs=1826694904&ruk=yMj1LhHAESFJ45XqYSXvG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mbd.baid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